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6届高三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2-18 22:02

语文附加题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自仲尼以上尚书则阙略无年次百国春秋之志复散乱不循凡例又亦藏之故府不下庶人国亡则人与事偕绝。太史公云:“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此其效也。是故本之吉甫①、史籀②,纪岁时月日,以更尚书。传之其人,令与诗、书、礼、乐等治,以异百国春秋。然后东周之事,粲然著明。令仲尼不次春秋,今虽欲观定、哀之世,求五伯之迹,故荒忽如草昧。 
(选自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
【注】① 吉甫:周宣王的贤臣,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② 史籀:周宣王的史官。
21. 文中提到的诗、书、礼、乐、春秋与________合称为“六经”。(1分)
22.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在著史方面的功绩。(3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三国演义》中曹操率四十万大军进攻逍遥津,遥望东吴军营,战船罗列,军容严整,不由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B. 《边城》错综有致地展现了茶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习,它不仅作为翠翠与傩送、天保爱情故事的背景,本身也是小说着力描述的重点和中心。 
C. 《茶馆》分别截取清末戊戌变法后、民初军阀混战和抗战结束三个历史断面,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展现茶馆的变迁和人物的悲剧命运。 
D. 《欧也妮·葛朗台》中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这位庞大家私的继承人,彼此猜忌诋毁,随着夏尔的到来,他们只得偃旗息鼓。 
E.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对亡妻念念不忘,小心地珍藏着她的遗物和照片;他对马诺林怀有慈父般的感情,带他出海,教他捕鱼。
24. 简答题。(10分) 
(1)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这段话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说的?她为什么这么说?(5分) 
(2)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经受了哪些人生悲苦?(5分)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我读了不少论小说的专著。总的来说,这些专著的作者不愿把小说看作一种消遣方式。他们一致同意,小说中的故事无关紧要。实际上,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故事是阅读小说时的一种障碍,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忽视了小说中他们认为的那些重要因素。看来他们好像并不懂得,故事其实是小说家为拉住读者而扔出的一根性命悠关的救生绳索。他们认为,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是小说的庸俗化表现。我觉得这观点太奇怪了。因为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有史以来人们就一直聚集在篝火旁或者市井处相互听讲故事。当今侦探故事的泛滥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虽然把小说家仅仅看作故事员是对他的轻视和侮辱,但小说家要讲故事仍是事实。当然,我敢说没有人是这么看待小说家的。小说家通过自己所讲述的事件、选择的人物以及对他们的态度,为你提供一种对生活的批判。这种批判也许既不新颖也不深刻,但它已在那里了;其结果是,尽管他自己都没注意到,他已经通过他这种简单的方式成了一个道德家。 
目前,小说有一种倾向,就是注重刻画人物而不注重讲述故事。当然,刻画人物很重要;因为只有当你熟悉了小说中的人物并对他们产生了同情之后,你才会关心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但是,倾全力于人物刻画而不注重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这只是小说的一种写法。另一种写法则是单纯讲述故事,其间对人物的刻画很马虎或者很粗略,像这样的写法也同样有权存在。 
(节选自《毛姆读书随笔》)
25. “故事其实是小说家为拉住读者而扔出的一根性命悠关的救生绳索”,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26. 根据材料,概括毛姆关于小说的主要观点。(6分)
27. 现代小说观念认为小说怎样讲故事更重要。请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或《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谈你的理解。(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