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省资阳市高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24 17:20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解琬,魏州元城人也。少应幽素举,拜新政尉,累转成都丞。因奏事称旨,超迁监察御史,丁忧离职。则天以琬识练边事,起复旧官,令往西域安抚夷虏,抗疏固辞。则天嘉之,下敕曰:“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恳切固辞权夺之荣乞就终忧之典足可以激扬风俗敦奖名教宜遂雅怀允其所请仍令服阕后赴上。”
  圣历初,复迁侍御史,充使安抚乌质勒及十姓部落,咸得其便宜,蕃人大悦,以功擢拜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持节西域安抚使。琬素与郭元振同官相善,遂为宗楚客所毁,由是左迁沧州刺史。为政务存大体,甚得人和。景龙中,迁右台御史大夫,兼持节朔方行军大总管。琬前后在军二十余载,务农习战,多所利益,边境安之。
  景云二年,复为朔方军大总管。琬分遣随军要籍官河阳丞张冠宗、肥乡令韦景骏、普安令于处忠等校料三城兵募,于是减十万人,奏罢之。寻授右武卫大将军,兼检校晋州刺史,赐爵济南县男。以年老乞骸骨,拜表讫,不待报而去。优诏加金紫光禄大夫,听其意,其禄准品全给。寻降玺书劳之曰:“卿器局坚正,才识高远,公忠彰其立身,贞固足以干事。类张骞之出使,同魏绛之和戎。职绾文武,功申方面,勤于王家,是为国老。顷者,顾斯侧景,愿言勇退,深惜马援之能,未遂祁奚之请。然章疏频上,雅怀难夺。今知脱屣归闲,拂衣高谢,固可以激励颓俗,仪刑庶僚。永言终始,良可嘉尚。宜善摄养,以介期颐。”
未几,吐蕃寇边,复召拜左散骑常侍,令与吐蕃分定地界,兼处置十姓降户。琬言吐蕃必潜怀叛计,请预支兵十万于秦、渭等州严加防遏。其年冬,吐蕃果入寇,竟为支兵所击走之。俄又表请致仕,不许,迁太子宾客。开元五年,出为同州刺史。明年卒,年八十余。
(节选自《旧唐书•解琬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恳切固/辞权夺之荣乞/就终忧之典/足可以激扬风俗/敦奖名教/宜遂雅怀/允其所请/仍令服阕后赴上
    B.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恳切固/辞权夺之荣/乞就终忧之典/足可以激扬风俗/敦奖名教/宜遂雅怀/允其所请/仍令服阕后赴上
    C.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恳切/固辞权夺之荣/乞就终忧之典/足可以激扬风俗/敦奖名教/宜遂雅怀/允其所请/仍令服阕后赴上
D.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恳切/固辞权夺之荣乞/就终忧之典/足可以激扬风俗敦奖/名教宜遂/雅怀允其所请/仍令服阕后赴上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即“遭逢居丧”之意,是古代的一种礼制,多指官员为父母居丧守制。
B.“圣历”是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纪年方法。
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自请退职的一种委婉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D.“致仕”是“致仕官”的简称。“致”是“到任”的意思,“致仕”指官员上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琬屡受重用,多次请辞。他屡次受到皇帝的重用,也多次上疏皇帝请求退休,但他的请求一直都没有得到允许。
B.解琬善于治边,功劳显著。他受命处理边境事务,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习练军备,让边境地区保持了安宁的局面。
    C.解琬尊重客观,实事求是。他办事不主观臆断,曾经命令多位部下实地调研地方的募兵实况,然后才上奏裁军。
D.解琬精于预测,善于谋划。面对吐蕃入侵、分界的现状,他大胆预测这背后藏着巨大阴谋,提醒皇帝要积极应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琬素与郭元振同官相善,遂为宗楚客所毁,由是左迁沧州刺史。(5分
(2)琬言吐蕃必潜怀叛计,请预支兵十万于秦、渭等州严加防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后庭宴
无名氏
千里故乡,十里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①知我销香玉。   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断歌零舞,遗恨清江曲②。万树绿低迷,一庭红扑簌。
    注:①菱花:指镜子,因古代铜镜背面花纹多作菱形。②清江曲:指清江之曲折处,即故乡所在地。
    8.词的下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赏析。(5分)
    9.全词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              ,                 ”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2)杜甫《春望》中“                ,                ”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地表现出作者感时伤事的悲伤与惊骇。
    (3)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表露出往事已逝,无穷怅恨早已产生的感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