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0.(1)东船西舫悄无言 (2)地崩山摧壮士死 (3)海日生残夜 11.(1) D3分,B2分,A1分。(A “只为”这一说法稍微有些绝对;C老萧给老赵炒茶,主要是想让老赵喝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好茶,并不是想证明自己就是传说中的茶王;E写老萧住在鹰脖子上并无象征意义,此选项解释有些牵强) (2)故事的开端:镇上来了个有着一双奇特手的奇怪的人。 发展:老萧不满现在的茶,约老赵去他家。 高潮:老赵发现老萧就是传说中的茶王。 结局:老萧对传统手艺濒临失传的担忧。 (答出四点即得满分,少一点扣2分) (3)①手艺精湛,炒茶技艺高超②为人低调,不炫耀,深藏不漏③朴实,为人谦和热情④对传统技艺热爱和传承(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4)探究一:不可以替换。①因为从文章主人公来看,老萧就是主人公,并且他就是传说中的茶王;②从情节来看,文中写到茶王已经洗手不干了,但最后揭示出,老萧竟然是茶王;③从主题来看,茶王的手艺应该传承下去,可后代却无人愿意干,提出一个严肃的话题,那就是如何传承传统手艺或文化问题;④从创意角度来看,“茶王”更朴实,更厚重。所以不能替换(每点2分) 探究二:可以替换。①从人物来看,老萧有这样一双手,正符合茶王这一称号;②从情节来看,文章多次描写他焦黄的手,尤其开篇处,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从主题来看,焦黄的手是传统文化和手艺的象征;④从创意角度来看,“焦黄的手”比“茶王”更有新意。(每点2分) 12.答案:C 3分,A项2分,E项1分。 B项文中谈到“国家科委将‘国家发明奖’颁给青蒿素研究成果,其中屠呦呦为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但并未提及是否做到了国内知晓。D项原文中说“其原因还待更多史家细究”,说明原因尚未明确。同时后面又指出“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是”,说明“中国的有关部门”不是所有原因。E项原文说“与这种思维相似”,并非是说二人的观点完全一致。 (2)①由于保密性质,屠呦呦没有任何研究论文发表,外界对她所做的工作不得而知。②论文写作不及时,发表不规范,当年《中国建设》发表题为“一种新型抗疟药物”的文章,却没有写出这名研究员的名字。③中国的有关部门不确切地搞清楚各人的功劳,回避矛盾,而国外的科学家和医药界不可能搞清楚中国内部刊物和会议的记录。④中外学者对于屠呦呦的认定存在双重标准。西方人强调精英的作用,而中国学者更强调团队力量。⑤“文革“的阴影很明显,科技信息不能经常交流,论文多用集体署名。⑥屠呦呦个人性格的特点。 一点1分,共6分。 (3)国外学者观点:①外国学者注重知识产权的认证,关于青蒿素的发现权问题,不愿让历史重演,积极调查,不断寻找。 ②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然而“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 ③在评奖标准上强调主体位置,如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 项目组”,谁提取出有100% 抑制率的青蒿素,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④以现代科研的评价模式来衡量当时的科研活动,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他们看中的是想法来自屠呦呦。 中国学者观点:强调团队,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并不能归功于屠呦呦一人,屠呦呦只不过是冲刺者。 国外学者观点1点1分,共4分,国内学者2分。 (4)①强调团队力量的同时还应突出个人的主导地位,不能忽视精英的社会贡献,应予以肯定。②在评定人才的业绩问题上,不能拘泥旧法③不能仅因个人性格等问题埋没人才,对人才的认定要积极全面。④结合西方与我国双重标准,,要积极地与国际接轨。重新定位人才,尊重而不埋没人才。(每条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