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陕西西安铁一中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8)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09 09:50
13.【答案】A  
【解析】(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都是用来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各抒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趋炎附势: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阿谀奉承:指用好听的话讨好别人;拍马溜须:比喻谄媚奉承。讷言敏行:讷,(说话)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
14.【答案】B
【解析】(A语序不当,改为“十月的王顺山” C遭受灾难不搭配,把“灾难”改为“侵扰”“侵袭”等;D句式杂糅或成分残缺,去掉“采取了”或者在句尾添加“做法”)
15.【答案】C
【解析】⑥先宽泛地谈“每年的双十一”现象,②接着用具体数据表明刚过去的“双十一”的交易额,①“这一数据”与②句“912亿”承接,进行议论,⑤承接①由宏观到具体说明不同人的表现,是过渡句。④解释“不少人说根本就没参与”的原因,③是结论性的总结,放在最后。
16.【参考答案】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合乎逻辑、修辞准确即可,
示例:(1)“读薄”偏重于求深度(2)“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3)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评分细则:答对一项1分,两项3分,三项5分。
17.【考点解析】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一般说来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主语必须存在且要准确。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参考答案】正:跨越甲子的会面(3分)   副: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握手(3分)
【评分标准】跨越(1分)  甲子(1分)   会面(1分)
        习近平、马英九(1分)历史性(1分)握手(1分)
18.【考点解析】材料的关键点在于“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
(1)明确目的、树立目标和信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做事不能盲目、随时变动,否则一事无成。 
(2)规划人生。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在于规划。 
(3)明确立场,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明确自己的所需,不可随便改变自己的原则。 
(4)诱惑。人生有许多诱惑,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