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杜鹃啼血猿哀鸣 1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应是6处点扣,还有姑娘进出电话亭的两次“寒气”滑进来的描写和小伙子映着雪光看姑娘侧影的描写;B项“侧面表现了姑娘的美丽动人”错,应是对每周六必来的姑娘的期待;C项正面描写方法中还有更重要的方法——语言描写,通过大量“独白”式的语言来刻画姑娘的内心世界。 答案: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2.(6分) 答案:①小伙子的拨号音是六声,而姑娘的拨号音只有五声,与结尾老者的解释呼应。②老者对姑娘的到来满心期待,姑娘打电话时他又不动声色,姑娘离开后他一声长叹,表明老者习以为常了。③姑娘离开交费时,“略低着头”“匆匆”付钱,走入严寒,红头巾却“披在肩头”,没了之前的优雅从容,或是心虚的表现。④姑娘打电话的内容透露出她家境极为优越,而在下雪的傍晚那么冷还出来打公用电话聊天,其言行的矛盾可见其所言未必属实。(每点2分,答对三处即可) 3.(6分) 答案:①“小伙子”形象特点:浅薄,世俗。小伙子打电话要舞票时的语言,看到姑娘的容貌和听到姑娘谈到虚构的家境时的神态和动作变化表现了他的浅薄和世俗。(3分,特点2分,分析1分) ②“小伙子”的作用是侧面烘托“姑娘”形象。小说通过小伙子“眼睛渐渐睁大了”、“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等一系列反应,侧面烘托出姑娘的外貌和内在的吸引力。(或答:小伙子对姑娘起到了陪衬的作用。小伙子与姑娘貌似追求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浅薄之人,只是一个直露,一个伪装,构成陪衬关系。)(3分,作用2分,分析1分) 4.答案:观点一:姑娘是个有理想、有内涵的人,是作者赞美的对象。(2分)①姑娘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对美的深刻感悟。从她对瑞士饭店塞沃伊气质的评价,她对颜色的审美见解,对别林斯基的理解,对莎士比亚的感悟,可以看出她有不俗的内涵与修养。(3分)②姑娘对梦想的追求是执着坚定的。自己考试失败,姑娘坦然面对,“成败无所谓”,“来年么,还要考,还要!”“人生,人生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可我,还是得一天一天地这么过。”这些语言表现了姑娘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3分) 观点二:姑娘是个虚荣浅薄的人,是作者批判的对象。(2分)①姑娘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喜欢炫耀卖弄。她例举北京有名饭店任由朋友挑,她炫耀妈妈人在国外和神通广大。(2分)②姑娘的审美和鉴赏标准存在问题。姑娘推崇的皆为洋事物,如对于“塞沃伊”调侃式推崇;对于流行色,信奉巴黎预测;对于独白作品的选择,喜欢莎剧,认为蔡文姬“太陈旧了”。她的审美和鉴赏标准明显透着崇洋意味。(2分)③姑娘不是生活的强者而是弱者。老者说她“每逢星期六这个点儿,她准来——交给我四分钱,跟她自个说上十分钟的话儿”,只有生活的弱者,才会以这种方式掩耳盗铃、孤芳自赏、自“愚”自乐。(2分) 12、【考点解析】 (1)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提炼相关信息。 (2)根据要求筛选整合信息。 (3)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特点及其作用。 (4)根据文本整合信息,并理解文中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1)(5分)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项中“叶嘉莹出名很早”并无根据,受老师赞赏与“出名”并不是一回事。B项强加因果。C项中“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是她评价胡适诗歌的评语。 (2)(6分) 答:①阅读中国古典诗词会让人有对自然、人生都有关怀的爱心;②诗词给人以力量,叶嘉莹借诗度过忧患,获得疗愈;③领会传统文化中的弱德,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养成待己严待人宽的心性。(每点2分) (3)(6分) 答:①内容选材上,偏重叶嘉莹传承诗歌,主要写叶嘉莹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②主旨上,写儿童诗歌教育与写她的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二者交融,突出其对中国古典诗歌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③语言表达上,文中有大量引用,表现传主的性格、思想,增强了传记真实性、可信度。(每点2分) (4)(8分) ①对儿童进行古诗词教学,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应该将精华之作选入教材。②倡导以吟诵为主,但绝不能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③老师给孩子讲诗歌,也要让孩子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以讲解来引领孩子理解诗中的“道”,这样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答“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可酌情给分);④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并不适合用于儿童教育。(每点2分)(表明态度很有必要,但不是得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