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亦诗亦哲方东美 方东美,名琦(1899—1977).安徽省杰出的乡贤,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名教授,我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闻名于世。 方先生受到中国传统诗教的熏陶。“幼承庭训,深沐经史古典文化熏陶;加之,夙慧天成,秉彝非凡,三岁受诗经,过耳成诵,有神童誉,如以智然。”方先生对《诗经》素有研习。他读金陵大学哲学系时还怀着浓厚的兴趣选修了《诗经》一课,希冀能有所增益。但开课不久,一天,教授在台上讲,台下有人低声说:“错了!”教授皱了一下眉,继续讲课;台下又有人说;“错了!”教授生气了,大声问;“谁说我讲错了,谁就来讲!”方先生站起来说:“我们是学生,我们是来听课的.”教授气更大了:“你既能说我讲错了,你就应该上来讲!”方先生从容出位,走上讲台,先向教授鞠躬,便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详征博引,既辞义明白,又趣味盎然,人人凝神静听,直到下课钟响了,方先生再向教授鞠躬而退。教授走出了教室,方先生得到全班如雷的掌声。 于是,方先生的国学根基深厚之名声,传遍奎校,成为大家的共识。著名的教育家、校教务长刘伯明博士曾对文学院文史哲各系负责人明言:“你们要请国学老师,有两个学生——方东美、黄仲苏的关恐怕不容易过,最好先征询他们的意见。” 方先生既精通英语和德语,又精通西方的诗。诗人张佛千回忆说道:方先生对西方的诗的“情理神韵”,“能以其大慧”,予以“深赏妙解”之。所以,他在自己的哲学专著里往往引用了很多西方的诗。特别是,他能“信、达、雅”地将西方的诗“译为中国五言诗,辞意兼美,置之古人佳作中,亦无逊色”。 方先生不但热爱中国古典诗,会翻译西方诗,而且还乐意写中国古诗,他一生写了一千多首。“我除掉写一点哲学的著作以外,同时也还写了一点诗、一点词。所谓诗同词,在中国就是印出来,也是非卖品……所以有许多人就把诗集词集叫做‘待焚稿’,是自己预备给烧掉的,这完全是作者自己的真情的寄托。”所以,人们往往只知道方先生是一位哲学家,而不知道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他认为“中国很多哲学思想即充满诗意”。他还主张哲学与诗是会通的。“本来是兼综先知先觉、诗人、艺术家同圣人的资格,然后才构成完备的哲学家。”他坦言相告:“我自己的真情感,也许不在我的思想里面表现出来,而是在我的诗词里面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 方先生的诗受到极高评价,史学家黎东方教授谓其诗必传。古典学者兼文艺评论家钱钟书教授,1987年访美经华盛顿时,迳对弟子陈一川叹日:“中国古典诗人如方先生者,今后绝矣!”这些评价当然也是我们读方先生诗的最好的导读词。 方先生的长子方天华,在方先生逝世后出版全集中的诗集-《坚白精舍诗集》的《后记》中,开头就追忆说道:“国内外学术界认识先父方东美教授的人士,都知道他是颇有成就的哲学家。不过对于他诗词造诣熟悉的人,不算很多。这是因为父亲借用诗词发挥自己私人的情绪观感,除了对于家人和少数知交,他不轻易出示作品。”“夜深梦醒,常听见父亲在他的书房兼卧室里吟诗。他时常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要到清晨三四点才就寝。”但“他如有自己得意的诗词,就等不及向母亲和我们诵读”。 方天华也回忆说道:“父亲的诗词大部分是在重庆八年抗战期间写作。那时我们全家住在沙坪坝嘉陵江畔中央大学教职员宿舍的栾家院。似乎生活愈苦t父亲研读愈勤,诗情愈浓,这大概也就是所谓重庆精神。”他实话实说,父亲所谓的“坚白精舍”,无非就是“我家的泥墙陋屋”。他还形象地描绘出他父亲吟诗的动人的情景:“嘉陵江对面磐溪的瀑声,江中石门的急涛声,岸边纤夫的歌唱声,常与相咏相应,极有情趣。”他最后道出了他父亲对诗之所以青睐的原因。“父亲在世常引歌德,说诗的功能在柞生命之梦。” (摘编自沈素珍《友情与诗情》) 相关链接: ①方东美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是二十世纪将传统生命美学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位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世界眼光的思想家,他一直在努力营造人类理想的生命存在样态。为着这个目的,他对中西文化以及人类生命中的各种价值形式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使之一一舍章定位,共同统会于普遍生命这一理想生命本体当中。(摘自李春娟《方东美生命蔓学研究》) ②蒋介石曹从方东美学习《易经》:王阳明与辩证哲学,还给方东美执学生之礼,方东美以布衣给蒋夼石行对国家元首之札,两礼并行,传为一时佳话。不久蒋介石自兼中央大学校长,一次到校视察讲话,随从人员为了迎合蒋介石,竟将大礼堂座椅全部搬出。方东美到后看到此情景,问道:“来者何人?”听闻是蒋介石后,方东美气愤地说:“既是校长,岂可以不教师?”此语一出,全场哗然,座椅立即恢复原状。(摘自施保国《不畏权威的方东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B.方东美精通英语和德语,使他能“信、达、雅”地将西方的诗译为中国五言诗,辞意兼美,这些译作甚至能与古人的佳作媲美。 C.上《诗经》选修课时,方东美指出教授的谬误,井走上讲台重新讲解,详征博引,这表现出他深厚的国学基础和不盲从权威的个性. D.对方东美的诗词-史学家黎东方甚为推崇,古典学者兼文艺评论家钱钟书自叹不如。这些评价都成为解读方东美诗的最好的导读词。 E.文中选取了方东美人生的若干片段,描绘出一位“亦诗亦哲”的学者形象,着重表现的是他与传统国学的渊源和他的古诗词创作才情。 (2)文章标题为“亦诗亦哲方东美”,但全文鲜有介绍方东美的哲学成就,你是如何评价这种写法的?(6分) (3)文章写了方天华对父亲的回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4)文中说:“本来是兼综先知先觉、诗人、艺术家同圣人的资格,然后才构成完备的哲学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方东美具有哪些完备的哲学家的“资格”。(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