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10)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01 17:30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起“送失物要车费”被称敲诈的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当事人之一是四川绵竹一位的哥付世贵。8月27日那天,他拉了一个乘客,对方将一个包遗落在车上。他为了还包先后出了3趟车,因此要求对方按出车里程合计付费120元,经过争吵,最终对方付了65元拿回了自己的包。该乘客把这事以《出租车司机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发到微信上,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人肉出“黑心司机”的姓名住址,一时间付世贵遭到很多人的谩骂攻击。也有人认为的哥很冤枉,觉得他的行为算不上是敲诈。还有人认为的哥送还失物是做好事,但收车费就变了味。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对于以上事情(包括网上争论),你怎么看?请给付世贵、乘客或持某种态度的网友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惠民”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写作指导】
的哥付世贵的角度:
1.送还失物、拾金不昧是美德,不应使金钱让美德“变了味”。
2.送还失物是义举,索要合理的车费与报酬是权利;义举与权利两者并不冲突。
(《物权法》第112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3.送还失物、索要车费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与乘客做好沟通,避免产生矛盾。
4.行善不要计较得失。
乘客的角度:
1.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司机的送还之举,也是一种美德。
2.即使心有不满,也要选择合理的途径表达诉求,不能以侵害名誉、扩大事态的方式解决。
3.换位思考,体谅理解司机。
4.善行善心也需要鼓励和回报
网友的角度:
1.人肉谩骂攻击的网友:请尊重每个人的隐私与名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2.“认为的哥很冤枉”的网友/“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的网友:赞同这种理性的态度,正是这种辩证看待事情的态度让网络环境能朝着良好文明的方向健康发展。
3. “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的网友:比起一味地“道德绑架”,在当今社会保障做好事者的合法权利,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
4. 要对不合理的行善行为说“不”;
5.行善有时也会被人误解;
6.行善也得讲究方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