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宁波中学2016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1-22 16:23

宁波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1.B  A.碛qì;C. 揣chuài;D.瘙sào
2. B   A.“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C.“既往不究”应为“既往不咎”,此处应为责备的意思;D.“清静”应为“清净”,耳根清净的意思是不受打扰,因此字形是干净的净。
3.C   A.望文生义,“风云际会”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B. 纵然:是假设关系,用此处语境不符,可改为“固然”。C.表现的技巧非常高明,曲折而委婉细致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D.应为“隐讳”,隐晦:指意思不明显。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4. B   A.中途易辙,前一个话题未完,后一个话题又起;C.搭配不当,“缓解”与“问题”搭配不恰当;D.语序混乱,“虽然”应放在“格陵兰岛”之后。
5.C  首先总论,然后论述今天与昨天的关系,再论述与明天的关系。
6.参考答案:平民文学是叙写平民生活表达对平民关怀的文学。( “平民文学是……的文学”结构2 分,涉及题材或对象如“平民生活”、“平民”1 分,涉及写作意图如“表达对平民关怀”、“关注民生”1 分。意思相近即可)
7.参考答案:看法:赞同。让落后地区的孩子切身感受外边世界的风采和观念,感受与他们父辈不一样的人的知识水平和趣味素养,激发他们产生走出大山,改变人生的理想,确有必要。建议:要将身体好,自律强,素质高,见识广,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组织起来支教。
看法:不赞同。不讲效果,流于形式,给落后区孩子带去城市讲吃讲穿,追名逐利的庸俗影响,同时又占用孩子宝贵的假期,这样支教有害无益。建议:应该鼓励优秀大学生毕业后深入落后地区开展较长时间的帮扶活动,平日里采用写信,捐赠等方式进行帮扶即可。(6分)
二、(一)
8. D 原文第一段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而不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9. B “用意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说法不对,对比的重点在于说明西方哲学“抽象性”特点和中国哲学“现实性”特点。
10.(3分)①中国近代哲学转型时间段,内容主要局限于历史观,文化观,极不发达(2分)。(见原文第三段开头)
②中国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出现裂缝,未能很好的加以继承。(1分)
(二)
11.①井滋润村庄的自然万物。②井哺育了村庄的人们。③井安了全村人的心。④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⑤井洗涤了人们的心灵。(3分)(写出三点给满分)
12.(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井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井与村庄人的密切关系,突出了井的重要作用。(2分)
(2)运用类比(或比喻)手法,小中见大。井的不大不小,不盈不竭,默默无闻,甘于卑下的生存特点其实也就是自然的运转规律,它启示我们:做人要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甘于平凡,从容淡定。(“中庸”或“顺其自然”均可)(2分)
13.内容上:总结全文,突出强调了井的重要作用;点明主旨,表达人们对故乡的眷念。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3分)
14.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比喻句:“井是镶在大地的钻石”, “井是一个城”;拟人句:“水洁尘去污,与小米相逢化作米汤”,“ 鸟不知井里有什么”, “入井私奔的桃花,让幽深的水遭遇了爱情”, “花瓣经受了井水的凉,冰肌玉骨啊”等。赋予水井以生命、活力、情感,使文章表达得形象生动。
②语言质朴自然但不乏雅致。多用短句,明白质朴。如 “大姑娘、小媳妇是井台的风景。……扁担颤颤悠悠”的描写,朴实却细致生动;又如“从井里看天,……下雨只下一小片”等。雅致体现在“井边……有巧笑倩与美目盼”,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语言显得典雅。(4分)
15.①井是村庄的标志,有村庄的地方必定有一口井。
②井蕴含着一种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井里不光藏着水,还藏着一片星空和月亮。)
③井诠释着做人的态度: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甘于平凡,从容淡定。
④井是一块心灵净土,它能洁尘去污,让心灵得到栖息。
⑤井是一种乡土情结,人们不愿搬迁是因为舍不得这口井,井是乡土沉静的风景。(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