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解析】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讨论中,有人持赞成支持态度,有人持反对抵制态度,有个认为应客观对待,这些观点各自有各自的道理,考生写作文时只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正确立意范围之内。参考立意如:反对碎片化,坚持深入阅读;化碎为整适应现实社会;给碎片化一个成长的空间等等。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对于本题来说,可采用多种方法审题立意: (1)可以用“由果溯因法”,分析碎片化阅读产生的原因: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 (2)采用“多向发散法”。 ①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 ②分析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有利的一面有: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有弊的一面有: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③思考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