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材料作文“我们这个时代能否出现大师”优秀范文10篇(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16 10:16

接过时代的火炬
高三(6)李璞玉
民族思想的天空是一片阴霾和消沉的昏黄。随着大师们的纷纷辞世,有一种精神仿佛正变成博物馆中的化石,再无法跃动。“大师”二字的意义,早已不限于“建树”,而在于对民族、社会的使命感。那么,承载这种重量的人能否再出现?
我要大声地说:“能!”孔子亦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激励之语。我们必将承载起时代的重责。
有郝劲松“黑色花瓶”抗争听证会不透明的行为艺术,有广州一母亲为一元车票的不公而据理力争,有社会各方面对“躲猫猫”“楼翠翠”的焦点直击,还有数千网友自发上书申请中秋申遗……一切都在表明鲁迅所言“图书中的插图须谨防撕坏;公家的物品,倘若很难移动,能够完全的即不很多”的时代渐行渐远。公共精神,如雨后新苗,层层密密在人们心头长出,在社会织就柔韧的绿毯。这不正是大师们普世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人们也不再冷漠,我们将更多目光投向那些阳光不够灿烂的角落。我们声援“开胸验肺”的受害者,我们声讨“钓鱼执法”的违法者,我们呼吁尊重那些为我们默默流血流汗却被城市遗弃的务工者。我们坚信公平与正义的天经地义。如果说公共精神着眼于全社会,那么此时的我们更关注弱势群体并在援助中给予他们尊重。这可否认为是大师们“悲悯情怀”的细微闪现?
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季老在《弥勒会见记剧本》上的建树,他以大量中文素材写就的《糖史》想必也没有几人能通读。于是我们信赖体制的公平,我们以自身维护体制的公平。教师们洒下的汗水、建筑工人的号子、律师在庭上的据理力争……更多的我们身边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从火里煅烧,在水中浸湿,却始终保持着像艾青《鱼化石》那样的情怀。他们身体力行着“我曾历尽沧桑”。这不正是大师们实干的另类诠释?
我们每一个人也许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成为大师,然而我们又都是“大师”——公共精神与梁羽生的侠肝义胆暗合,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历程浮现着丁丁的身影,而我们的实干精神又与大师们的严谨钻研一脉相通。
于是我们能,我们能用行动接过民族与时代的火炬,将暗淡的民族天空映亮。或隐或现,大师的精神早已如春风化雨,深驻心田。
 
我们的大师哪里去了?
 高三(6)李若颖
    可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高昂起头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拥有真正的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师。而我国大师和精英的相继离去终于引起了国人的恐慌和忧虑——作为民族支柱的大师的消失,无异于支柱的崩裂。
    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时代有多少人配得上“大师”称号?我们的时代能否再产生充当民族支柱的精英?我们的大师哪里去了?
    为什么季羡林、钱学森等大师的离去会引起国人的忧惧?因为我们察觉到了民族精英的流失,我们难以回答如今的大师哪里去了。真正的大师越来越少,争夺“大师”标签的人却越来越多:某一领域的精英越来越少,“砖家”却四处横行。功利的气息弥漫了整个社会,对个人私立的过分追求、对大众口味无原则的迎合使一些人只能被称为“专业人士”,难称大师。
    正如曾有某些砖家将高房价归咎于丈母娘的苛责,将上访者斥为“精神病“,又如某文人欣然搬入“大师工作室”,过于功利的观念、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人难以成长为大师。
    钱钟书曾言:“大抵学问只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敢问当今“素心人”有几?我们的大师到底去了哪里?
    可令人信服的大师必然拥有大师的气度,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人格,有铮铮傲骨。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季羡林被打入牛棚仍潜心学术,马寅初面对强权依然不放弃《新人口论》、捍卫真理的尊严……何谓大师?不仅仅是才华满腹,更是有不屈的人格。甘地曾列举了“七大社会罪恶”,其中一条便是“有学识而没有人格”。是的,这是一种社会罪恶,失去独立人格的人如何成长为“大师”,缺乏有独立人格的大师的社会如何捍卫自己的尊严。
    敢问如今贴上“大师”标签、招摇过市者,谁能在利益面前、在权力压力面前挺直脊梁?
    我们不能依赖曾经的大师而发展,我们的时代的大师必须成长。首先我问要弄清楚的问便是:我们的的大师哪里去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