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不同意作家的“抒情” 5.学会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高二6班 白求用(50分) 天黑了又亮,小草枯了又青,太阳升了又落。这些是都自然界的表面现象,要想真正地了解大自然,必须从本质开始。同样,要想真正地知道人们的内心世界,必须学会倾听他们自已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 某著名作家描绘的那幅他很欣赏的“很穷但很快乐”的画图,难道画图中的他们真的很快乐吗?难道他们真的只要吃饭了就万事不挂吗?我想这些都应该被质疑。著名作家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就轻易地得出“很穷但很快乐”的结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想了解他们是否真的过得很快乐,还必须从学会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开始。 他们是穷,这是现实。难道想过这样的日子吗?但这不是他们的错。这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社会各界应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他们快乐吗?我想,他们并不快乐。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不满足导致他们并不快乐。每当看到山区孩子那双渴望得到知识的眼睛,却又很无奈时,就可以知道他们并不快乐。他们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浇灌。这才是他们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 新春走基层节目,贴近百姓,倾听百姓内心深处的声音,了解百姓的生活所需,了解百姓的精神所需。这才是真正做到了了解事物的本质,学会了倾听百姓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而不像某著名作家,从事物表面现象就轻易得出结论。民国时期,国民党总统蒋介石很少走到百姓当中去,他没有学会倾听百姓内心深处的声音,而是在总统位上“瞎指挥”,这也是他得不到民心的关键原因之一。而毛泽东不同,他深入到群众之中,为群众排忧解难,学会了倾听百姓的心声,所以他获得了民心,最后成立了新中国。由此可见,要想知道人们所需、所愁,就必须学会倾听他们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要从认识事物本质开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那就是本质。我们不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对它乱下结论。对于人,本质就是他们内心发出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们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 6.廉价的快乐 高二5班 彭嘉慧(48分) 世界上有许多贫苦但满足而又快乐的人,可这并不包括那些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的人们。 近日,一位著名作家在自己的文章里写道:“在宁夏的西海固,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在四川的小凉山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羔羊。……”这位作家认为,自己以十分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小山村里人人自足,虽然贫苦,却十分满足的生活状况。 然而,这位作家没有看到,在那些本就贫穷的边远地区,他们这样“贫穷但很快乐“的人,实在是太难,太苦。 在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无法获得很多的食物,他们从小要做许多家务。他们的愿望很简单,有食可吃,有衣可穿。这样廉价的快乐,这样心酸的生活,他们甚至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即使有,又用什么支付那高昂的学费呢?这样安静祥和的生活,说是快乐,不如说是无奈。谁愿意每日忧心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谁愿意自己的快乐如此廉价?所谓万事不挂心,不过是无事可挂罢了。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他们连明白的机会都没有。在那样的山区,吃饭看天,生死由命,随便一次天灾,都能够致他们于死地。卑微地活在世上,用“廉价的快乐”来支撑自己活下去,可这样的意义是什么?繁衍后代?若是只为繁衍后代而活,那么,人与兽又有什么区别,没有知识,没有思想。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是否与他们格格不入。 “贫穷但很快乐”这样的形容不该用在他们身上。他们是最弱势的一群人,这样廉价卑微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它充斥着许多无奈和迷惘。甚至,它正在告诉社会,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人,生活在基层,他们无法提高我们的GDP——因为他们甚至无法自给,他们无法创造出更新奇的物品——因为他们甚至无法识字,他们甚至不明白存在的意义——因为他们甚至,没有思想。 愿这世上,再也没有这样廉价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