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05 19:40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上官婉儿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注释
①奉和:“和”,音hè,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是表示对原诗作者的恭敬之词。
②圣制:封建时代皇帝的亲笔诗文。
③翦彩花:古代立春日的一种习俗,用色绢、彩纸剪成花朵,并且相互赠送。  翦:同“剪”。
④逐:竞争,争先。
⑤条:枝条。
⑥讵(jù):岂。
⑦虚:不足,缺损。
⑧将:与连接词“和”同义。如北周诗人庚信《春赋》:“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⑨相乱:此处借指女性掌权与男性掌权。
⑩欲:已经,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参考译文
花繁叶茂的叶枝,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翦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你要摘取他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
然而,当秋风袭来、花木摇落之际,彩花的枝叶却依旧茂密如初,未见疏落。请问桃花和李树,在你们的同类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达到了假可乱真的地步,你们做何感想和打算?



赏析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是唐朝诗人上官婉儿所作的咏物诗。前三联从真假、异同的对比中,写出了彩花的特点,尾联则以感叹、抒情为全诗作结。全诗属时工切,语言流畅不滞,炼字入神。
这是首咏物应制诗,应制诗是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或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是七言、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婉儿的这首诗旨在咏物,在应制诗中是不多见的。
首联两句,紧扣着剪彩花着墨,头一句便令人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同样一个“裁”字,虽然都是突出树木新叶精巧细致的形态,但是,在不同的人的笔下,就赋予不同的意境。在这里,给予“裁”字更多的意味。开宗明义,点出主旨。“逐”字则将诗中纸翦彩花拟人化,如鲜花般竞相开放,从而增添几分生趣,也是诗人要表达的效果。
颔联两句,承接上联对剪彩花的枝条和花蕊进行描绘,句句从花着笔,但又处处言明它是彩花。这种“以假乱真”的手法,比直接描绘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突出了剪纸作品的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颈联两句,从时序的更替上来写出彩花和真花的异同。彩花因是立春日剪裁而成,所以说是同真花一样,纸花本无生命,诗人却把它写得鲜活如生,极富生命力。而且把它置于真的桃李花中,浑然一体,以假乱真。从中可以看出制作纸花的艺人手艺高超。
以上三联,从真假、异同的对比中,写出了彩花的特点,着墨虽不多,但却异常贴切,真实可感。
尾联两句,以感叹、抒情为全诗作结。这最后两句,诗人突发奇想,同桃李直接对话问得巧妙,问得有趣,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谓妙笔结得不俗。用一句作总结“相乱欲何如”,此举既是疑问,也是回答。可以说,此句是全诗的焦点,也是重点。借助前面写的景色,引出自己想说的话语,婉儿是在含蓄地询问武则天,你明明知道我和李贤之间的纯真爱恋,却依然将我们分开,你这样是为何。同时也隐藏着婉儿放不下李贤,依然还存有一丝幻想,想做李贤没有名分的女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地下情人。既然被李显宠幸,成为昭仪,也就意味着她和李贤已经回不去那心心相印的情景。另外,上官婉儿处于男权思想占绝对统治的封建社会,而武则天则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并且统治天下,这句话也实则在问武则天:“女皇统治天下已多年,那女性掌权与男性掌权有什么区别吗?”
这是一首较为成熟的格律诗,对仗工整,平仄规律,对律诗的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全诗属时工切,清新自然,隽永活泼,语言流畅不滞,炼字入神。



相关阅读

罗隐《赠妓云英》“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
王鲁复《吊灵均》“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全诗
“晓角分残漏, 孤灯落碎花”戎昱《桂州腊夜》全诗
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马戴《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全诗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