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07 22:18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半烟半雨:云雾夹杂着细雨。
映杏映桃: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会得:懂得,理解。
离人:远离故乡的人。
无限意:指思乡的情感。
絮:柳絮。
惹:招引,挑逗。

参考译文
柳树种植在溪桥边和山路旁,
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又好像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
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作者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赏析:
郑诗:描写了一幅江畔桥边柳丝轻拂,依依袅袅、柔美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图;表达了离人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题目只一“柳”字,“柳”即“留”。古人折柳赠别,有“挽留,依依不舍”之意。古典诗歌中,柳这一意象与离愁别绪、思乡怀远紧密相连。所以,题目虽只有一字,但却主题鲜明。然而,描写对象为柳,诗中却无一个“柳”字。其实,诗歌句句写柳,句句含情。

首句“半烟半雨江桥畔”,写柳树在烟雨中摇曳多姿。“江桥畔”是离别的地点,而柳却偏偏生长于此,不免触动离人的满怀愁绪。“半烟半雨”表明送别是在春季的一个阴雨天。四周烟雾飘渺笼罩,给人一种朦胧之感。此处诗人用意精妙:一是朦胧的烟雾就像是离人朦胧的眼泪,就像是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
纵观一、二句,写景清新自然,但又愁绪绵绵。用语复沓回环,节奏舒缓,平仄声调起伏,与离人步伐缓慢、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态十分吻合。如此愁绪,恰似一江春水,蓄势待发。
第三句“会得离人无限泪”,一语点破离情,奔涌而至,并迅速弥漫,令人窒息。“会”作“领会,体会”解,连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可见这愁非常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说“有我之境”,此句正是把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达到“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显现出来”(黑格尔《美学》)的效果。“离人无限泪”又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新的画面:离人“执手相看泪眼”,纵有千言万语,也无言以对。“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无边的愁绪萦绕。真是“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

至此,主题突显,情意浓烈,诗歌已及高潮,但诗人并未结束,而是轻柔一转,妙笔生花。“千丝万絮惹春风”言春风中柳条婀娜,柳絮飘飞,一个“惹”字尽得其妙。柳丝轻拂,依依袅袅,似在挽留什么,亦如牵曳着离人的裙带,缠绵多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离绪。此情此景,用晏几道《清平乐》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再看“千丝万絮”即“千思万绪”,一语双关。明写柳树妩媚多姿,暗写春风撩拨离人心弦,思绪深永。又与上句“无限”相得益彰,真是处处含玄藏意,令人回味无穷。此处如换成春风惹柳,便平淡无奇了。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之后,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有所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却依然长于抒情且富于风韵,此诗集三者于一体。前两句写景蓄势,渲染离情。第三句突兀而出,点明主旨。末句语出自然,韵味深长。诗人写得情真意切,明白晓畅,毫无削足适履,刻意求工之嫌。梅尧臣《论词随笔》有云:“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细品郑诗,正深得其中之真意。



相关阅读

钱珝《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
杜审言《送崔融》“旌旗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全诗
卢纶《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调歌》“平沙落日大荒西, 陇上明星高复低。”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