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8-07 17:03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这两句是说,我们刚刚团聚又要分别,我恨这团聚的日子太浅了;我们两个人各在天一涯,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送别之意,言方聚而散,恨结欢之浅,足见友情深厚、诚挚。

出自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⑵!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⑶?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⑷。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⑸。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⑹。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⑺?”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⑻。”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⑼!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⑽。此行既特达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⑿。常恨结欢浅⒀,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⒁,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⒂,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⒃。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⒄!

注释
⑴高三十五,即诗人高适。唐人以称呼排行表示尊敬和亲切。时高适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
⑵崆峒,山名,在临洮,隶属河西。《唐书·哥舒翰传》:“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共呼为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之者。至是,翰设伏以待之,杀之略尽,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通鉴》把这件事记在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十月。按高适有《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是高适实参加了这次战役。今又当麦熟,自应休兵息民,加意防守。
⑶首四句是送别的本旨。公,指适。主将,指翰。穷荒,贫瘠边远之地。公元747年(天宝六载),翰攻吐蕃石堡城,士卒死者数万。
⑷饥鹰,比喻高适。《唐书·高适传》:“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⑸高适本是“大笑向文士”的诗人,二语能写出他的豪迈性格。幽,河北之地;并,山西之地,俗善骑射,多健儿。
⑹适初为封丘县尉,有诗云:“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宫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今为书记,可不再鞭挞人民。
⑺此下设为问答。触热,冒着炙热。武威,郡名。
⑻此二句高适答言。国士知,是说不以众人相待。高适客游河西,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掌书记,故适《登垅》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可见高适对哥舒很信赖。
⑼此以下至篇末又都是作者的诺,这两句是规戒。杜甫对哥舒的看法和高适不大同,同时高适也很豪放,所以关照他要加倍小心谨慎。
⑽这两句是鼓励。高适志在封侯,常说“公侯皆战争”,但现在还是一书记,所以杜甫对他说,只要你在军府中熬上个十年八载,自然可以作主将了。军麾,用作指摔的军旗。
⑾特达,犹特出,这里有前途远大意。
⑿这两句是宽慰。高适这一年已是五十五六岁了。
⒀自此以下写自己对高的友谊和惜别之情。浅,短浅。方聚复散,故曰结欢浅。
⒁参商二星,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是说分手后难得见面。
⒂此二句是说自己不能同往(杜甫曾有《投赠哥舒开府》诗,但没有生效)。
⒃此二句是说高适很难回来。翳,蔽。何当,何时。
⒄一则由于友谊,再则也由于杜甫很爱高适的诗,所以这样希望他。杨伦说:“观诗,直有家人骨肉之爱,公于同时诸诗人,无不惓惓如此。”

参考译文
崆峒地方的小麦成熟了,
我希望朝廷的军队休兵息战,以保护收成。
请您询问统军主将,
哪里用得着为一贫瘠的边远之地去打仗呢?
您像饥饿的苍鹰未能吃饱肉一样,
侧斜着翅膀随人飞腾。
您身跨鞍马纵横驰骋,
就好像幽并之地的健儿。
您从簿尉的苦差中解脱出来,
才告别了鞭挞黎庶的营生。
请问你如今做了什么官,
为什么冒着炎热向武威行进?
您回答说:
“只做了一名军中的书记官,
我感愧的是将军(哥舒翰)待我以国士相知”。
人啊,的确是不容易相知的,
因此就更应须谨慎小心自己的仪表举动。
十年后从幕府出来,
自然可以掌握指挥军队用的军旗。
这次西行已经看到你的前途远大,
足可以慰藉您的平生所想。
男子汉得以成就功名如意,
也常在年龄老大的时候。
我常恨与您结交欢聚的时间太短浅,
咱们又要分隔在天的一方了。
你我又像参星与商星那样你西我东难得相见,
使我心中无限悲伤。
急风吹送天鹅远征,
我不能追随您同去河西。
河西边地黄色的尘土遮蔽了沙漠,
不知您何时才能回归。
你在边城有多余的精力时,
请早些将所写的从军诗篇寄给我。

赏析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作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当时高适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唐代元帅府及节度使僚属皆有掌书记的官),哥舒翰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尝入朝,高适同至长安。与杜甫暂集,俄复别去,杜甫作此诗送之。
全诗分三段。首四句写边事,是送别高适的本旨。“饥鹰未饱肉”以下写高适的为人,有宽慰,有忠告。“常恨结欢浅”以下写离别之情。
按《旧书》:高适,字达夫,渤海人,解褐授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据此,则适为书记,在翰未入朝之前,其入朝称适,亦必在十一载时。盖适同至京,而公作诗以送之也。若十四载,翰以风疾还京,阖门不与朝请,岂暇荐士君前乎。《通鉴》谓:十三载五月,翰奏前封丘尉高适为掌书记。此特遥奏授官,恐适未必至京,何缘送赠诗章耶。明与《旧书》、杜诗不合。



相关阅读

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意思翻
杜甫《前出塞》古诗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全诗翻译赏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忆昔二首》“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