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2.B 3.A 4.①由今溯昔,引发读者探究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的兴趣; ②由侧重叙事到侧重写人,使读者更能真切具体地感受科学家精神。 5.①挖掘中国天文科学家勇于创新、艰辛奋斗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精神,塑造他们立体丰满的形象; ②加强中国天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力度并创新传播方式,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让中国天文科学家与公众有效互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并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错误。由原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可知,原文说的是“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说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只是“不应停留在”,而不是“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有……才能……”错误,说法绝对。由原文“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双管齐下弥合知行差距,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可知,原文只是说“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并不是“只有……才能……”。 C.“如果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错误。由原文“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新中国的天文学在‘沉默的时光’里,就有这样一大批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扎根’的人”可知,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所以中国科学家难免还要处在一段“沉默的时光”里并不是因为“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 D.“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错误。由原文“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可知,原文说的是“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不是“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B.“天文工作者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他们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通过使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至今,60厘米的望远镜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着”可知,原文并没有说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是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 C.“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错误。由原文“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西方的天象馆,为此,他极力主张用天文馆这个名字,……他坚定地说:‘咱们先干起来,干好了,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外来语再翻译过去吧!’”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把想要打造的超越西方的天象馆命名为‘天文馆’,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只是说“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 D.“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错误。从国家天文台奠基者程茂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并不能看出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只是想说明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几代人的艰辛奋斗。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第1段写了2016年9月25日,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第2段写了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并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第3段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第4段写了2008年建成郭守敬望远镜。可见由今溯昔,引发读者探究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的兴趣。 材料二第1~4自然段介绍了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主要是叙事,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和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主要是写人。可见由侧重叙事到侧重写人,使读者更能真切具体地感受科学家精神。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传统的事迹展览和专题宣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和图书杂志宣传,使得公众对接受科学家精神传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可知,挖掘中国天文科学家勇于创新、艰辛奋斗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精神,塑造他们立体丰满的形象; 结合材料“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处在媒介生态被新技术重构的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需要顺应时代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对话对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而言是综合载体,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机制”可知,加强中国天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力度并创新传播方式,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让中国天文科学家与公众有效互动。 6.B 7.①“青灯”和“清茶”既是浙大西迁岁月中的具体实物,也象征环境和生活的艰难与清苦,还象征浙大师生的学术品质和文化精神。②“清景”是作者内心涌起的美好愿景,象征着一种精神向往和文化追求。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浙大人吃苦品质、不屈精神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继承这种文化品格的期许。 8.①“淅大那壶湄江茶”,指抗战西迁湄潭的浙大师生常饮的湄江茶,也指他们在湄江留下的不屈精神、文化品格,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文章由“我”慕名饮茶开始,追溯浙大从东部茶城西迁黔北茶乡的历史,再现了浙大师生与湄江茶相濡以沫、共克时艰的奋战岁月,表现了湄江茶对浙大人的精神慰藉,展现了他们如湄江茶般“清苦藏着清欢"的人生智慧,最后以“我”是否“会喝好茶”的内省照应前文,韵味无穷。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类比的手法”错,“时髦于喝下午茶的英国人,习惯地把学术交流称之为‘茶壶和茶杯精神’,他们雅集于美庐精舍,在红茶加糖的浓香里,切磋着思想的蛋糕,享用着信息的甜点。浙大的知识精英们却在中国一座僻远的小城里坚守,借昏黄的桐油灯光,结构出智慧的彩虹,以渊默的湄江清茶,淬砺着科学的锋锐”这是对比的手法,通过中英饮茶方式的对比,赞扬浙大师生的坚守与不屈以及学术成就的卓越。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划线句中“青灯”“清茶”和“清景”都是内涵丰富的词语,既要理解其表层含义,还要分析其深层的象征意义。表层含义简单容易理解,深层的象征意义需要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除茶叶外,茶乡湄潭没能供给远来的贵客以高楼华屋、玉盘珍馐。浙大教室多是长年被蛛网占据的旧祠破庙,宿舍多为常有老鼠来访的陋室蜗居。师生们吃的是缺油少肉的清茶淡饭,夜里照明全是黑烟缭绕的桐油青”可知,“青灯”“清茶”象征环境和生活的艰难与清苦。 结合“然而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物质条件下,浙大仍然教学不辍,实验不荒,科研不废……除理论研究外,农学院在兴建农林茶场、规划设计湄城新八景、推广优良蔬菜水果品种、防治病虫害、改良茶叶土壤和提高制茶工艺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实绩”“虽众声喧哗,却能把持住那份沉静,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喝茶,喝自己的茶。正因为如此,浙大才培植出了大批栋梁英才。艰辛中也有乐趣,清苦里总藏着清欢。也许正是那一味清苦,熬浓了茶中诗味”可知,“青灯”“清茶”还象征浙大师生的学术品质和文化精神。 “胸中有清景无限”,“清景”是一种美好愿景,是作者面对浙大师生的学术品质和文化精神后产生的内心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继承这种文化品格的期许。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题目作用的能力。 从题目看,“浙大那壶湄江茶”是文章的主体意象,“那是一片依偎着苦涩的芳醇,缠绵在历史的舌尖,再也不会抹去”,指的是浙大西迁岁月中师生常饮的湄江茶,同时,它也有象征义,由“因抗战烽火西迁湄潭办学,师生们茹苦含辛、煎日熬月,留在湄水之滨的一壶佳茗”可知,它象征了浙大师生的学术品质和文化精神。 从文章结构看,“我慕名来饮,已是六十年后的清明”“除茶叶外,茶乡湄潭没能供给远来的贵客以高楼华屋、玉盘珍馐”“确实,湄潭给浙大以无限慰藉的茶,温厚、纯朴、热情。茶是浙大师生的挚友、知音和伴侣”“虽众声喧哗,却能把持住那份沉静,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喝茶,喝自己的茶。正因为如此,浙大才培植出了大批栋梁英才。艰辛中也有乐趣,清苦里总藏着清欢。也许正是那一味清苦,熬浓了茶中诗味”“面对‘好茶’,我属于‘会喝’一族么?我握住了这种‘清福’么?清夜扪心,我追问着自己”通过这些引领文章思路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到,“湄江茶”成为文章的线索和重要的文脉,围绕其展开的关于浙大西迁的历史和精神的书写才有了依托,文章思路清晰,题目“浙大那壶湄江茶”引领的文章的思路。 9.D 10.A 11.D 12.(1)王茂元镇守河阳,一向爱惜李商隐的才华,上表让他担任掌书记,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2)我们应社中品行成为读书人表率的人,为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财物)为他送行。 13.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化鹃;传说:蚌珠圆缺随月亮盈亏变化,南海鲛人泣泪成珠。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句意为:他就又投靠桂林总管郑亚。句中的“桂林总管郑亚府”作“依”的宾语,所以应在“郑亚府”后停顿,排除B、C项。“来京都久不调”意为:李商隐来到京城,很久未获官职。“久”的意思是“很久”,作“不调”的状语,这句话是说李商隐很久未获官职。所以应在“久”之前停顿,排除A项。 故选D。 10.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除’和‘罢’意为解除官职”错。“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故选A。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D项,“作为李商隐的后人”错。原文,“时白乐天老退,极喜商隐文章,曰:‘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白死数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既长,殊鄙钝,温飞卿戏曰:‘以尔为侍郎后身,不亦忝也?’”据此可知:温飞卿是说此儿作为白居易的转世之身,而不是说是作为李商隐的后人。 故选D。 1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句子翻译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重要实词的意思,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还要注意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等是否译对。第一句关键点:“镇”,镇守;“素”,一向;“表”,上表;“妻”,以女嫁人、把女儿嫁给他。第二句关键点:“行为”,品行成为;“先”,表率;“声义”,伸张正义;“敛”,募集。 1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指出《锦瑟》一诗中所用的两个典故或传说。首先要读懂并数倍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然后从诗中找到运用典故或传说的诗句,答出该典故或传说的内容。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了四个典故,分别是“庄周蝶梦”、“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 典故一:“庄生晓梦迷蝴蝶”用的是庄周蝶梦。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 典故二:“望帝春心托杜鹃”用的是杜鹃啼血。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典故三:“沧海月明珠有泪”用的是沧海珠泪。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抒发一种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仇恨。 典故四:“蓝田日暖玉生烟”用的是良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也有一丝的感伤。 所以本题答案为: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化鹃;传说:蚌珠圆缺随月亮盈亏变化,南海鲛人泣泪成珠。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是怀州人。令狐楚认为他才能出众,让他跟随在自己的门下,教给他作文之法,给他优厚的待遇。 开成二年高锴主持贡举,令狐楚与高锴交好,他在高锴面前极力夸赞李商隐,于是李商隐被选拔为进士。又中了书判拔萃科。令狐楚又奏请让李商隐任集贤校理。令狐楚罢相出朝期间,王茂元镇守兴元,他一向喜爱李商隐的文才,就上表奏请让他做掌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为妻。李商隐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因王茂元是李德裕党人,文士们就嘲笑谴责李商隐,认为他欺诈无德,品行低劣,一起排斥他。李商隐来到京城,很久未获官职。他就又投靠桂林总管郑亚,在幕府中任判官,后来又随着郑亚贬官到了循州,三年后才回京。李商隐归朝后受到宰相令狐绹的追究,令狐绹恨他忘了令狐家的恩情,见利忘义,苟且迎合,接受小人征辟,就拒绝与他见面,一点也不留余地。重阳节那天,李商隐就来到令狐绹的衙厅,留下题诗:“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题道:“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令狐绹见到诗后动了恻隐之心,就补授他为太学博士。李商隐刚直廉洁令人敬畏,他出任广州都督,有人袖藏黄金来贿赂他,李商隐拒绝他说:“我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不是怕此事被人发觉。”不久,他又入朝当了检校吏部员外郎。任期满后,客居荥阳去世。柳仲郢指挥中州,征召李商隐担任判官。不久,入朝授予检校吏部员外郎的官职。解除官职,客居荥阳,去世了。 李商隐善长写诗,写文章瑰丽豪迈奇崛拟古,用词难涩含蓄朦胧。等到他跟令狐楚学习后,诗句清丽不足,繁缛太过。每当李商隐写文章时,总要查阅书籍,他把书籍排列左右号称“獭祭鱼”。而他的文章旨趣很能打动读者,人们称他的文笔空前绝后。当初有大的名声时,李商隐为薄禄而宦游在长安,还很少与人见面,就在旅馆投宿。当时,有很多客人正在畅快地饮酒,李商隐写了《木兰花》一诗,就含李商隐与他一起坐,但不认识是李商隐。后来写成一首诗:“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人问他姓氏名谁,大为吃惊,连连称罪。 当时白居易年老谦退,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文,说:“我死后,转世能当你的儿子就够了。”白居易死了几年后,李商隐家生了儿子,就把这孩子起名为“白老”。白老长大了,非常鄙陋迟钝,温庭筠跟他开玩笑说:“以你为白居易侍郎的转世之身,不也太惭愧了吗?”后来李商隐家又生了个儿子,起名叫衮师,聪明过人。李商隐写诗道:“衮师我娇儿,英秀乃无匹。”衮师也许是白居易的转世之身吧。李商隐的文章自成一格,后代学诗文的人十分重视,称为“西昆体”。 14.C 15.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迷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病鹤’指的是诗人自己”错误。“病鹤”不是指诗人,而是指白居易。“望阙天遥病鹤孤”,应为诗人心中友人形象的描写,“鹤”象征着圣洁、清雅,往往与人们修身洁行的品格相关联,鹤振翅凌云的姿态能给处在逆境中颓丧之人以力量。在诗人的眼里友人遭贬恰若孤独的病鹤。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情感的能力。 “惠远东林住得无”,“惠远”乃东晋高僧净土宗始祖慧远,慧远曾居庐山东林寺,白居易遭贬江州,庐山地处江州,诗人询问友人是否已宿东林,感受往日高僧的德业,诗人想借此表达一种“福祸相依”的思想,以此劝慰友人虽遭贬谪亦有意外的收获,乐观之情、达观之意寄寓其中。 尾联“莫漫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莫漫”表否定,为直抒胸臆;“拘牵”为拘泥、牵挂之意。此处应该是诗人规劝友人不要沉溺于佛法,过于消沉。“青云”喻指高官显爵,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劝谏友人不改青云之志,贬谪只是一时的,“青云依旧是前途”流露着豪气与乐观。 16.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折”“镂”“毫”“匏樽”。 17.示例:①六神无主(手足无措) ②迫不及待(心急火燎) ③一目了然 18.①夸张:首先把少安看到润叶表达爱意的纸条后的激动、幸福的感受夸张为“巨大的暖流”,然后用“汹涌澎湃”再写外形巨大、力量强大,有充分表达让人无法自持的效果。 ②比拟:用人才有的神态“眉开眼笑”写整个世界,非常温暖、美好,把少安喜悦的内心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19.示例: 亲爱的润叶: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认可。你是一位朴素、善良的女孩,应该接受二妈给你安排的幸福。我是一个农民,你是城里的公办教师,这条鸿沟让我们不能走到一起。祝幸福。 少安 1975年6月3日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抓住“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分析,语境应该是讲润叶此时此刻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没有自己的主张了,用“六神无主”“手足无措”等都可。六神无主:意思是形容惊恐万分而毫无主张。手足无措:指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常用于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第二处,前面交代“想尽快见到少安,和他把事情谈清楚”,此处应该是讲润叶内心的急切,用“迫不及待”“心急火燎”等即可。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心急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第三处,此处修饰“纸条”,后面说是“直接的表达”,语境应该是讲纸条上写的内容很直接、清楚,用“一目了然”合适。一目了然:意思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他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他的胸膛里汹涌澎湃”,抓住“巨大的暖流”“汹涌澎湃”等分析,运用夸张手法,此处是写孙少安看完润叶留给他的纸条后的内心感受,前面说“福从天降”,此处孙少安的内心应该是幸福、激动的,把这种感觉写作“巨大的暖流”,突出其外形之大;后面还用“汹涌澎湃”来形容,写这种感觉在人内心的活动,突出这股暖流的能量之大,这种感觉让人无法把控,无法自持。 “整个世界都眉开眼笑”,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用“眉开眼笑”写整个世界,赋予世界以人的情态,运用比拟修辞手法,把少安内心的幸福和喜悦表达出来。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留言条的能力。 先分析语境,此时润叶面临着“李向前一家和他二妈组成的说合队伍轮番向她进攻,而她自己爱着的孙少安又对她退避三舍”,她的内心是比较煎熬的。来到孙少安家,想把事情谈清楚,但是又扑了个空,她留下了一张纸条。那么这张纸条上会写什么内容呢,前面交代了“自己爱着的孙少安”,且后面说“润叶直接的表达”,这张纸条上肯定是写对孙少安的爱慕。 那么少安如何回复呢,材料中说“他长这么大,从来没敢想过让润叶做他的媳妇”“这都是绝对不可能的”“突然福从天降”,此时孙少安的内心应该是激动、兴奋、温暖的,所以,可以表达对润叶的感谢之情。当然“这都是绝对不可能的”,可以表达对润叶的婉拒。需要注意称呼、落款人和时间,内容得体即可。 20.①梦寐以求/心驰神往;②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势在必行;③齐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戮力/勠力同心。 21.(1)改为“在催吐减肥的问题上”。(3)改为“并建议家庭和学校加强中小学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22.这种减肥、瘦身行为频频发生。 这是一种极端(的)行为。 (这种行为)给自身造成伤害。 (这种行为)在社会上形成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语境指人们对“瘦”的形体的追求与向往,可用“梦寐以求/心驰神往”。梦寐以求:形容有着强烈的愿望。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②处,语境形容改变社会风气的紧迫性,可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势在必行:不能躲开或回避;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③处,语境形容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需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可用“齐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戮力/勠力同心”。齐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戮力/勠力同心: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团结心志与力量,共同达成目标。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搭配不当,“对催吐减肥的问题上”中“对……上”介词结构不搭配,应改为“在催吐减肥的问题上”; (3)成分残缺,“加强……”缺宾语中心语,在句后填“教育”。 22.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首先抽出长句的主干,单独成句:这种减肥、瘦身行为频频发生。 然后把修饰语独立出来,分别独立成句,原句的主语有三个定语:“极端的”“给自身造成伤害”“在社会上形成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 把“极端的”变为:这是一种极端(的)行为。 把“给自身造成伤害”独立成句即可。 把“在社会上形成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改为:在社会上形成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 最后,按照逻辑梳理语序,连贯表述即可。 23.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考查的是人我关系,在这个复杂的、多样化的信息时代,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在审读材料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到“现代社会”“更”这两处信息。这说明,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还要把它放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对比中。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真的比在传统社会中更容易被外界塑造吗?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和思考。如果赞同,我们可以针对现代社会的瞬息万变、信息的密集度以及人的群居性去分析:这么多密集的人或事会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感知产生影响。所以我们的情感、认知、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会和群体所塑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感知确实会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如果不赞同,则可以从否定在现代社会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塑造和否定作为个体的人,我们的感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塑造这两方面去剖析。第一点,可以采用《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来展开论述;第二点,可从人的独立性角度展开论述。但是,无论我们是赞同还是不赞同,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自我对自我的塑造,要做一个有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对于外界的信息,我们不能沉溺其中,应细细思考,多一些批判精神;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也应当“日参省乎己”,审视自己,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知。 立意: 1.万花丛中过,终会沾我衣。 2.感知出我心而不在外界。 3.自由地吸纳,独立地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