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南京市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02 10:53
二、古诗文阅读
(一)(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①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②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甚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
(节选自《春秋左氏传》)
【注】①石碏:卫国大夫。②羽父:鲁国公子翠的字。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选择正确的字母位置。
公辞之A羽父B请以师会之C公D弗许,固请而行E诸侯F之师败郑徒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与……交游,交好,与《鸿门宴》中“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游”意思相同。
B. 修,整治,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与屈原《离骚》中“又重之以修能”的“修”意思相同。
C. 公,指鲁隐公。因《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鲁及诸侯国的事件,故常用“公”代鲁君。
D.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常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等。文中是对石碏的尊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就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卫国人因此创作了《硕人》这首诗赞颂她的美德。
B. 石碏劝卫庄公应以道义去教育州吁,而不要过分宠爱他,并禁止儿子与他交往,都没效果,就告老回家。
C. 州吁即位后期望与宋、陈、蔡一道攻打郑国,以此报先君之仇,同时求得诸侯的尊崇,在百姓中树立威信。
D. 石碏设计让州吁去朝见陈桓公,借此机会让陈国除掉州吁。陈国抓住州吁和石厚后让卫国派人处置他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2)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14.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你从这段史传中得到哪些启示?请从不同的身份角度作简要概括。
【答案】
10. ACE 11. B 12. A
13. (1)君主应致力于去除祸害,现在却招致祸害,恐怕不可以吧!
(2)石碏是个忠臣,憎恨卫州吁,而石厚结交他,(就连同杀掉石厚)。大义灭亲,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
14. ①作为父母,应以道义教育孩子,而不能过分宠爱孩子;
②作为子女,应多听父母建议,慎重交友;
③作为国君,应致力于美德,以德和民;
④作为臣子,应忠君爱国。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隐公推辞了。羽父请求出兵相会合,隐公不同意,羽父坚决请求以后便前去。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
“公辞之”,主谓结构完整,A处断开。
“羽父请以师会之”,主谓结构完整,“羽父”做“请以师会之”的主语,C处断开。
“固请而行”的主语是羽父,其后要断开;“诸侯之师败郑徒兵”是这次战争的结果,要与前句断开,所以在E处断开。
故选ACE。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游”:与……交游,交好。句意: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游。/“游”:与……交游,交好。句意:秦朝时项伯和我交好,他杀了人,是我救了他。
B.“意思相同”错误。“修”:整治,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句意:准备向郑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修”:美好的,卓越的。句意:再加上卓越的才能。
C.正确。
D.正确。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错误,原文“美而无子”是“美貌而没有生儿子”的意思; “卫国人因此创作了《硕人》这首诗赞颂她的美德”错误,原文“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可知,是卫国人先创作了《硕人》,再“庄姜以为己子”,先后顺序有误。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祸是务去”,宾语前置句,“务去祸”;“务”,致力于;“去”,去除;“速”,招致;“无乃……乎”,恐怕……吧。
(2)“石碏,纯臣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恶”,憎恨;“其”,大概;“是之谓”,宾语前置句,“谓是”。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可知,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的儿子,受到庄公宠爱,喜好武事,庄公不加禁止,庄姜讨厌州吁。大夫石碏劝庄公说:“下臣听说喜爱儿子,要教导他做人的正当道理,不要使他走入邪路。”可知,作为父母,应以道义教育孩子,而不能过分宠爱孩子。
由“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可知,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游,石碏禁止他,不听。卫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辞官了。由此可知,作为子女,应多听父母建议,慎重交友。
由“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可知,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民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军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在这种情况下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由此可知,作为国君应致力于美德,以德和民。
由“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可知,君子说;“石碏真是一位纯粹正直的臣子。他痛恨州吁,把石厚也一起杀了。大义灭亲,大概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吧!”由此可知,作为臣子,应忠君爱国。
参考译文:
卫庄公所娶的是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美貌而没有生儿子,就是卫国人作《硕人》诗赞美的那个人。(她的妹妹)戴妫与庄公生下桓公,庄姜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受到宠爱又喜欢武事。庄公不管束他,庄姜却很讨厌他。石碏劝谏庄公说:“我听说爱自己的儿子,就用正确的礼仪规矩来教导,不让他走入邪道。如果准备立州吁为太子,那就定下来;如果没有决定立他为太子,这样做就会成为酿成祸乱的阶梯。君主应致力于去除祸害,现在却招致祸害,恐怕不可以吧!”庄公不听从石碏的劝谏。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游,石碏禁止他,但办不到。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退休。
四年春季,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
当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国人想送他回国。等到州吁立为国君,准备向郑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以此对诸侯讨好,安定国内人心。他派人告诉宋国说:“君王如果进攻郑国,除去君王的祸害,以君王为主,敝邑出兵,和陈、蔡两国一道作为属军,这就是卫国的愿望。”宋国答应了。所以宋殇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联合进攻郑国,包围了国都的东门,五天以后才回去。
鲁隐公向众仲询问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群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军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
秋季,诸侯再次进攻郑国。宋殇公派人前来请求出兵相救,隐公推辞了。羽父请求出兵相会合,隐公不同意。羽父坚决请求以后便前去。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便回来。
州吁不能使他的百姓安定。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说:“朝觐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石厚说:“如何才能去朝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受周天子宠信。现在陈、卫两国正和睦,如果朝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就一定可以成功。”于是石厚就跟随州吁到了陈国。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老头子年纪已七十多了,不能做什么事了,这两个人,确实杀死了我国君主,请您趁此机会对付他们。”陈国人把这两个人抓住,而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九月,卫国人派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石碏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陈国杀了石厚。
君子说:“石碏真是个忠臣。讨厌州吁,同时加上儿子石厚。‘大义灭亲’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卫国人到邢国迎接公子晋。冬季,十二月,卫宣公即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①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②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阳太守等职。利州路,北宋行政区名,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即转运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车,毂,代指朝廷。均输,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金节,诸侯使臣的符节。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饱含作者的欣赏。
B. 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 颈联表达了作者对于王詹叔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也表现了作者慧眼识人的远见。
D. 本诗以送别为题,着重描写离别场面,行路崎岖,抒写与王詹叔离别的不舍之情。
16. 本诗结句与“千古凭高如此,谩嗟荣辱”(《桂枝香·金陵怀古》)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相似,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答案】
15. D
16. 两句诗都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性格。“莫嗟”一句以行路为喻,强调不要嗟叹改革道路崎岖难行,勉励王詹叔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谩嗟荣辱”否定了只知慨叹、无所作为的狭小胸襟。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着重描写离别场面,行路崎岖,抒写与王詹叔离别的不舍之情”错误,本诗以送别为题,但重点不在于抒写别情,而是缘事抒怀,表达作者变法的坚决意志。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两句诗都体现出作者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性格。
本诗尾句“莫嗟行路有崎岖”是说“不必感叹前方道路崎岖”。作者承认“行路有崎岖”,结合诗下注释①和对作者主持变法情况的了解,可思考诗歌表达的应是对变法艰难的感慨,但他又用了“莫嗟”一词,鲜明表达了自己对“行路有崎岖”的态度,“莫嗟行路有崎岖”是用行路为喻,强调不要嗟叹改革道路崎岖难行。既有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希望他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能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同时,也含蓄表达了自己要克服困难推行新法的坚定意志。
而“千古凭高如此,谩嗟荣辱”一句意为“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谩嗟”指空叹,体现出诗人对于千古登高之人空叹感伤而无所作为否定,诗人自己便不会“谩嗟”,而是会以实干改革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足见诗人的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的《过秦论》中,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以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翠竹青莲之中,勤劳善良的人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
(3)古人常在诗文中运用“朝”“夕”来慨叹时间飞逝,以此表达内心巨大的悲伤或者坚定的决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3)朝闻道 夕死可矣(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报”“搴”“阰”“揽”“洲”“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