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孝成王时秦兵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为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预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鲁仲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曰:“世以鲍焦(周时隐士,疾世愤俗)为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注】①首功:以战争中所得敌人首级多少而论功。 (选自《史记》) 材料二: 魏安釐王问天下之高士于子顺,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仲连乎!”王曰:“鲁仲连强作之者也,非体自然也。”子顺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选自《资治通鉴》)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这三处的字母。(3分) 赵孝成王A时B秦兵围C邯郸D赵王恐E诸侯之救兵F莫敢击秦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原君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以招贤养士而闻名。 B.鲁仲连适游赵的“适”,与《孔雀东南飞》中的“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的“适”含义相同。 C.再拜是古代隆重的礼节,指拜两次,表达敬意,与《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拜”含义相同。 D.鲁连辞让者三的“让”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中的“让”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将新垣衍大敌当前,主张赵魏两国妥协,尊秦王为帝,这个策略本质上是建立在畏惧强秦的心理基础之上的。 B.鲁仲连举春秋时代隐士鲍焦的案例,意在点明,这世上是有人为公义而死的,而自己宁可跳海也绝不尊秦为帝。 C.鲁仲连能言善辩,劝解新垣衍放弃劝赵尊秦为帝的主张,秦军主将听到这个消息,把军队撤离邯郸回去了。 D.鲁仲连不畏强权,急公好义,解赵国被围之急而不居功自傲,不慕名利,拒收平原君爵禄和千金之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2)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 14.材料二子顺对鲁仲连的评价与材料一鲁仲连的表现有何不同?请简要概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共9分) 紫荆关① 明·尹耕 汉家锁钥惟玄塞②,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③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④柔远意,戟门⑤烟雨试春耕。 【注】①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紫荆岭上,明代时与居庸、倒马全称“内三关”。②玄塞:长城之别称。③斥堠:侦察之意,诗中指侦察兵。④庙堂:指朝廷。⑤戟门:原指权贵的官邸,诗中代指军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的汉家,未必是指明廷,只是泛言汉族政权,这与唐代高适的《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的含义是不同的。 B.首联“惟”“见”两字用得巧妙。“惟”字突出长城的重要性,“见”字形象点明了当时紫荆关旌旗林立的情景。 C.颈联真实描绘了紫荆关的战争气象,战争氛围浓厚,层峦叠嶂,草木皆兵,在峰回路转之际,到处都埋伏着杀机。 D.前三联作者历数紫荆关的军事地位,备战行动,战争气氛,写得章法自然,层次历落,已尽得紫荆关之题旨。 16.有人评价从“斥堠直通沙碛外”到“戟门烟雨试春耕”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请结合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表现周瑜指挥若定,战绩卓越。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当文武大臣争相效力时,就可以达到他所期望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 (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中有着明显的中国玉璧元素,玉质温润且有光泽,深受国人喜爱,且被古代文人作为意象引入诗句中,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孔乙己”究竟该不该脱下“长衫”?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在人格尊严一视同仁的前提下,让每一个人都尽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成就最好的自己,自食其力、服务他人、贡献国家。这是一个国家对每一个公民应该做出的承诺。但有没有读了大学却贪图享受,不愿劳动,________的人?当然有;有没有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与能力,_______的人?当然有。但这样的人绝不占主流。我们不能因为有这少数的人便将千千万万有理想、有热血、有学识、有能力却无机会______的年轻人斥为“好喝懒做”的“孔乙己”。是大树便顶天立地,是小草就茁壮成长。明明是小草却自命为大树而不甘做小草,这是一个人的不幸;如果让千千万万的栋梁之才失去了展示伟岸的辽阔空间而只能做小草,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把孔乙已逼向死亡的冷漠社会的确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绝不是当年的孔乙己,他们虽然和孔乙己一样受过教育,他们内心深处也有着读书人的尊严感,但绝没有“好喝懒做”“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的恶习,他们不是不愿意通过勤劳的双手自立自强,相反他们非常渴望养活自己、报效国家。说他们是“当代孔乙己”,是对胸怀理想却困于艰难之中的年轻人一种莫大的侮辱!现在当然没人穿长衫了,但如果把“长衫”比作读书人的象征,比作知识分子尊严的标志,那么“长衫”绝不是孔乙己所独有的。在这里,“长衫”成了一种象征,它并非“心头的枷锁”,而是一种源于知识、来自奋斗的尊严与自信,是万万不能脱下的。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选文作者化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与他的“长衫”,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综观世界历史,在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能够避免发展中辍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拥有一条自西向东与黄河平行的长江,从而构成了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所缺少的战略纵深这种“江河互济”的地理格局。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压力下,①。当黄河流域成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前线时,②;一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陷入衰弱,长江流域就会接过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火炬,继续与黄河流域一起,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可见,不仅长江流域所孕育的稻作文化避免了中华文化共同体囿于半封闭的东亚大陆而陷入“内卷化陷阱”的困境,而且增强了维系中华文化共同体传承不辍的内生力量。它不仅使得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形成南北互动互补,也使得中华民族在承受各种强烈的挑战和震撼中,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并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追赶时间的人。新的一年,所有人干事创业的豪情抱成一团,终将彻底击溃疫情的阴霾。年度叙事的脉络,自一开篇,便是如此的清晰和笃定。关于“确定性”的信仰,必将贯穿一年始终,一以贯之,一往无前。 “流动性”与“确定性”,奠定了2023年的逻辑主线。 个体被重新链接为整体,公司被重新嵌入上下游产业链,“不可抗力”弱化而履约交付的能力重建,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和聚合效应的现代经济主导秩序加速归来。“超大规模市场”,必然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是全球商业版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新一年,宏图在途,呼 之欲出。 (节选自《封面新闻》2023新年献词)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流动性与确定性”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