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孝感市2023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4-17 08:5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冯元常,相州安阳人,其先盖长乐信都著姓。曾祖子琮,北齐右仆射。叔祖慈明,有文辞,仕隋为内史舍人。奉诏讨李密,为密将所缚,身数创,密厚礼之,情谓曰:“东都危蹙,我欲率四方贤豪建功业,幸公同之。”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俄为翟护所杀。武德初,赠吏部尚书,谥壮武。
元常举明经及第,调浚仪尉。高宗时,擢累监察御史、剑南道巡察使,兴利除害,蜀人顺赖。历尚书左丞。尝密谏帝中宫权重,宜少抑,帝虽置其计,而内然之。由是为武后所恶。元常在职脩举,识鉴澄远,帝委遇特厚。及不豫,诏平章百司奏事。武后擅朝,嵩阳令樊文进瑞石,后暴石朝堂示百官。元常奏石妄伪,不可以示群臣。后怒,出为陇州刺史。会天下岳牧集乾陵,后不欲元常得会,故道徙眉州刺史。剑南有光火盗,夜掠人,昼伏山谷。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面缚。贼平,转广州都督,诏便驿走官。安南酋领李嗣仙杀都护刘延祐,劫州县,诏元常讨之。率士卒航海,驰檄先示祸福,贼党多降,元常纵兵斩首恶而还。虽有功,犹以拂旨见怨,不录功。凡三徙,终不得至京师,卒为酷吏周兴所陷,追赴都,下狱死。
元常闺门雍睦,有礼法,虽小功丧不御私室。神龙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门“。天下高其节,凡名族皆愿通婚。
从弟元淑,及后时,历清漳、浚仪、始平三县令,右善去恶,人称为神明。与奴仆日一食,马日一秣,所至不挈妻子,斥奉余以给贫穷。或讥其近名,元淑曰:“吾性也,不为苦。”中宗降玺书劳勉,付状史官。元淑约洁过于元常,然刚直不及也。终祠部郎中。
(节选自《新唐书·冯元常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
B.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四之/
C.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
D.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赠”表示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与“谥壮武”中的“谥”字含义相同。
B.“徙”表官职调动,与“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中的“徙”字含义不相同。
C.“见”表示被动,与“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中的“见”字含义不相同。
D.“挈”表示携、带领,与“挈妇将雏鬓有丝”(《无题》)中的“挈”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冯元常出身望族,他的叔祖父冯慈明正直刚烈,面对李密的优厚待遇和诱惑,痛斥李密恩将仇报,最终被李密囚禁杀害。
B.冯元常为人正直,敢于进谏,但也因此触怒武后,最后又遭酷吏周兴构陷,奉诏回京领罪,终被下狱害死。
C.冯元常有勇有谋,多次立下功劳。在眉州时,冯元常施以恩德信义,不费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剑南的山贼叛乱。
D.冯元常忠心为国,深得皇帝器重。高宗生病时,命百官奏事都先交与冯元常评处后再奏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密谏帝中宫权重,宜少抑,帝虽置其计,而内然之。(4分)
(2)神龙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门”,天下高其节。(4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冯元常“有功而不录”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客亭
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霸。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绘了秋窗在曙光中泛白,落叶被秋风摧残之景,其中“犹”“更”两字增添了情感的沉郁。
B.颔联写随着时间推移,虽然太阳从寒山上升起,但江面上还是平日里浓雾笼罩的样子。
C.颈联表面上是对朝廷的赞美,实则借自身的怀才不遇,表达对当朝黑暗政治的批判。
D.本诗虽包含痛苦与悲切之意,却能做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在悲痛中显沉雄,在自伤里有浑厚。
16.本诗与杜甫《登高》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震撼人心,如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2)《离骚》中描写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很多古诗词中善用“空”字,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需要的工具很简单,主要依靠手和脑的双重配合。一把剪刀,顺着铅笔描下的线条,小心翼翼,使心中所想,跃然红纸之上,最后成就一幅① 的作品。剪纸艺术传承人以一颗颗朴实的初心,守望着民俗文化,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 ② 。
剪纸有着种类繁多的载体,纸张最常见。另外、金箱、银箔、树皮、树叶、皮革、布艺等也可以。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 ③ ,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
剪纸艺术是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丰富了传统文化;同时,民间剪纸艺术也从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中不断地吸吮着养分和精髓,丰富着自身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现象的剪纸艺术,沉淀着先人们朦胧、纯朴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要求语句通顺,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蜜蜂一生短暂,① ,生命与劳作具有同一含义。放蜂人告诉我,在花丛流蜜季节,忘我的采集,常使蜜蜂三个月的寿命降至一个月左右。它们每次出场,要采成百上千朵花的蜜,才能装满它们那小小的蜜囊。若是归途迷路, ② ,它们自己也不取用。它们是我们可钦可敬的邻居,与我们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体现的勤劳和忘我,是支撑我们的世界幸福与和睦的骨骼。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似一种光辉,时时照耀、感动和影响着我们,也使我们经常想到自己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和舍生忘死的英雄。
放蜂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每天与造物中最可爱的生灵在一起,一生居住在花丛附近:③ ,他带着他的蜂群,远离人策,把自然瑰美的精华,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人间。他滞于现代进程之外,以往昔的陌生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他孤单的存在,同时是一种警示,告诫人类:在背离自然、追求繁荣的路上,要想想自己的来历和出世的故乡。
21.下列各句中冒号的作用与文中划波浪线处的冒号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C.很幸运地,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建筑。
D.角色一出场,台下就一片嘁嘁喳喳:这是谁的儿子,谁的女子,谁家的媳妇,娘家何处?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潮是自然现象,唐代徐坚在《初学记》中说:“水朝夕而至曰潮。”后来演化出更加丰富的含义:潮是时尚,新潮、潮范儿代表着某个时代的审美方向;潮是勇气,把握时代风尚、勇立时代前沿的人,被称为“弄潮儿”;潮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每个时代都有人顺潮而行,有人逆潮而动,有人任凭潮起潮落而遗世独立,从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