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大臣不任足以亡,亲佞近谗足以亡,举百事不时足以亡,使民不节足以亡,刑罚不中足以亡,内失众心足以亡,外墁大国足以亡。嗜欲使行亏,谗谀乱正心,众口使意回,忧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不诫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 凡司其身,必慎五本:一曰柔以仁,二曰诚以信,三曰富而贵毋敢以骄人,四日恭以敬,五日宽以静。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之谓也。 昔者殷王武丁之时,先王道缺,刑法弛,桑谷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谷者,野物也;野物生于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 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晋鲁卫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关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子赣之承,在涂,见道侧巾弊布拥蒙而衣衰。其名曰丹绰。子赣问焉,曰:“此至承几何?”嘿然不对。子赣曰:“人问乎己而不应,何也?”屏其拥蒙而言曰:“望而黩人者,仁乎?睹而不识者,智乎?轻侮人者,义乎?”子赣下车曰:“赐不仁,过问。三言可复闻乎?”曰:“是足于子矣,吾不告子。”于是子赣叁偶则轼,五偶则下。 (摘编自《说苑·敬慎》)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 B. 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 C. 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 D. 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以存身全国者”与“枉用相存”(《短歌行》)两句中的“存”字含义不同。 B. “如临深渊”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两句的“临”含义相同。 C. “晋鲁卫曹四国相辅”与“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的“相”含义相同。 D. “赐不仁,过问”与“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两句中的“过”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王武丁在位时,国家朝政混乱,天降异象予以警示。武丁看到上天的警示后,敬慎修德,弥补过失,不仅避开天灾,还吸引了远方国家前来朝拜。 B. 齐顷公为人倨傲,轻侮他国,从不肯外出与诸侯会盟,灾祸就在他志得意满时发生。此例从反面说明“敬慎”的重要性,对后世统治者有警示意义。 C. 鲁哀公被迫离开国家,投奔齐国,是因为他未真正做到谦恭下士、礼贤任能。其事例既说明了大臣不受信用会亡国,也说明了国君“诚”的重要性。 D. 子赣向丹绰问路时没有下车,丹绰认为子赣不知礼敬,轻慢自己,没有回答;子赣承认自己不够仁厚,再次请教时,丹绰余怒未消,故不肯回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 (2)子赣之承,在涂,见道侧巾弊布拥蒙而衣衰。 【答案】 10. D 11. C 12. D 13. (1)人生存死亡灾祸幸福,关键全在自己,圣人十分注意警诫自己,对容易忽略的事恭敬谨慎。 (2)子赣到承地去,在路上,看见旁边一个戴着破头巾、裹着破布、穿着丧服的人。 【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武丁十分害怕,便小心谨慎地修养品德,追忆先王的政治,恢复被灭亡的诸侯国,让绝祀的卿大夫有继嗣,举用隐逸的贤士,宣示养老的办法。三年之后,远方的国君通过辗转翻译遣使朝拜的就有六个国家。 “侧身”作状语,修饰“修行”中间不断开,排除AB; “明”的宾语是“养老之道”,“三年之后”是时间,所以“道”后断开,排除C。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而以存身全国者”中的“存”字意为“保存”,“枉用相存”中的“存”字意为“问候,怀念”,含义不同。 句意:而能保存自身、保全国家/屈驾前来问候我。 B.“如临深渊”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两句中的“临”字含义都为“面对”。 句意:如面临深渊/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 C.“含义相同”错误。“晋鲁卫曹四国相辅”中的“相”字意为“互相”,“好自相扶将”中的“相”字表示偏指一方,意为“她老人家”,含义不相同。 句意:晋、鲁、卫、曹四国结成联盟(互相辅助)/好好地扶助她老人家。 D.“赐不仁,过问”中的“过”字意为“过错,犯错误,错误地”,“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为“过分,过于”,含义不同。 句意:是我不仁厚,发问不当/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丹绰余怒未消,故不肯回答”表述不正确。子赣承认自己不够仁厚,发问不当,请求丹绰将方才说的那三句话再讲一讲,丹绰认为这些对于子赣来说就足够了,所以不再告诉子赣,不是因为“余怒未消”。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要”,关键;“重诫”,十分注意警诫;“所忽”,容易忽略的事。 (2)“之”,到……去;“涂”通“途”,路;“巾弊布”,戴着破头巾(的人);“衣衰”,穿着丧服(的人)。 参考译文: 人的生存死亡灾祸幸福,关键全在自己,圣人十分注意警诫自己,对容易忽略的事恭敬谨慎。大臣不受信用会亡国,亲小人近谗臣会亡国,兴办各种事情不合时宜会亡国,役使民力不节制会亡国,刑罚不适当会亡国,在国内失去民心会亡国,在外轻侮大国会亡国。嗜好和欲望使品行亏损,坏话奉承话会搅乱正直的心,众人的言语可以使自己的主意改变,忧患从所忽略的地方发生,灾祸从细微处引起。不警诫、不思考,而能保存自身、保全国家,也是很难啊。 大凡把握自身,一定要慎重对待五种根本大事:一是温柔而仁慈,二是忠实而诚信,三是富贵不能傲慢待人,四是谦恭而礼敬,五是宽厚而恬静。《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面临深渊,如踏上薄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先前在殷王高宗武丁的时候,先王的道德缺失,刑法废弛,桑秧、构苗一起生长在朝廷中,到第七天就有一抱粗。卜人占卜这件事说:“桑树、构树是野外植物,野外植物生长在朝廷中,想来该是商朝要灭亡了吧!”武丁十分害怕,便小心谨慎地修养品德,追忆先王的政治,恢复被灭亡的诸侯国,让绝祀的卿大夫有继嗣,举用隐逸的贤士,宣示养老的办法。三年之后,远方的国君通过辗转翻译遣使朝拜的就有六个国家。 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国土广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国家富有,又继承了霸主的余威,骄横乖戾怠惰傲慢,从不肯外出与诸侯会盟。晋、鲁、卫、曹四国结成联盟,与齐国在鞍地会战,大败齐国军队,擒获齐顷公。 鲁哀侯抛弃国家而逃亡到齐国,齐侯问他:“您为何这样年轻却这么早就抛弃了国家?”鲁哀侯说:“我当初做太子的时候,有很多人劝谏我,我接受了却没有采用;有很多人爱戴我,我也爱护他们,但不亲近他们,这样就在宫内什么也听不到,在宫外也无人辅佐我。这好像是秋天的蓬草,根已经坏了只是枝叶很美,秋风一起,就将要被连根拔起了。” 子赣到承地去,在路上,看见旁边一个戴着破头巾、裹着破布、穿着丧服的人。他的名字叫丹绰。子赣向他问路,说:“从这里到承地还有多远?”那人沉默不答。子赣又说:“有人问到自己却不回答,这是为什么?”那人掀开裹身的破布说道:“老远看见一个人就轻慢他,这算仁厚吗?走近见了面却不了解他,这算明智吗?轻视侮弄别人,这算道义吗?”子赣下车说:“是我不仁厚,发问不当。方才说的三句话,可以再讲来听听吗?”那人说:“这些对于您就足够了,我不再告诉您什么。”从此以后,子赣在车上遇见有三个人时就扶轼表示礼敬,遇见有五个人时就下车让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行元赴举 刘商 晚渡邗沟惜别离,渐看烽火马行迟。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送李群玉赴举 杜牧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 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①谁唱与春风。 【注】①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位于长安附近,后指长安富豪人家聚居之地。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诗分别用了“何处”和“谁”来发问,都是无疑而问,以加强语气。 B. “穿杨叶”,以射箭比喻科举及第;“三百首”,代指朋友的诗歌创作。 C. 同为送别朋友参加科举,两首诗都包含有对朋友卓越才华的欣赏和赞美。 D. 两首诗都运用虚实结合,不局限于对眼前的抒写,也有着对将来的设想。 15. 同为送朋友去应试,两首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 A 15. ①刘诗流露出送别朋友时浓浓的惜别之情,杜诗则传达了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感。②刘诗表达了对朋友考中科举的美好祝愿,杜诗表达出对朋友虽有才华却无人引荐的担心。 【解析】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A.“都是无疑而问,以加强语气”有误。“何处”为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注意;“谁”是疑问,表达未知的疑惑、担忧。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晚渡邗沟惜别离”,傍晚你就要渡过邗沟我们就要分别了。刘诗流露出送别朋友时浓浓的惜别之情; “故人别来面如雪”,诗人说自己与对方久别重逢,忽然感觉他更显得肤色泽白。诗句夸赞友人的容貌,委婉地表达出对这位年轻人的欣赏,满含着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感。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以射箭和蟾宫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刘诗表达了对朋友考中科举的美好祝愿; “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李才子的诗文如玉如花,只是不知道能否有贵人赏识推荐。杜诗表达出对朋友虽有才华却无人引荐的担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质问的语气抨击秦统治者对老百姓极尽搜刮之至,自己却挥霍无度。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是在祭奠周瑜,也是在以酒排遣自己的怅惘失意。 【答案】 ①. 陟罚臧否 ②. 不宜异同 ③.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④. 用之如泥沙 ⑤. 人生如梦 ⑥.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臧否”“锱铢”“尊”“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