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3-04 11:38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A. "因此'乐'是加强道德修养最重要的途径"错误,根据材料一"同时,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对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可知。
B. “并将诗的作用置于礼乐之上”错误,根据材料一“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对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可知,孔子认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D. “《诗经》蕴含了许多倡导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影响了后世的文人”错误,根据材料一“《诗经》确实承载了道德修养的积极意义,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是孔子的“诗教”观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3分)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B.由材料二“儒家诗教观中诗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学对于政治的教化作用”“文以化人则主张文化为整个中国社会服务""其思想内涵中的政治功利性相对较少",可知完全不相同的判断不准确。C. "儒家诗教观……主张为整个中国社会服务"错误,根据材料二"新时代下的'文以化人'则主张文化为整个中国社会服务"可知,是新时代下“文以化人”主张为整个中国社会服务,而不是儒家诗教。D.由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此项解析为“悟化”过程,张冠李戴。(3分)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诗歌要发挥‘补察时政’之功用”强调的是诗歌的政治教化功能,不能支持材料一"诗"对道德修养的作用的观点。(3分)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强调突出了以古诗词和古文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熏陶、教化作用。
②67篇古诗文蕴含着作者的家国情怀、高尚情操等,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情怀有重要作用。(4分,各2分,意思接近即可。)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因为孔子认为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首要在于学诗。
②因为孔子认为《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学《诗》方能成为道德楷模。
③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6分,各2分,意思接近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代表着官场中利欲熏心的势利人物"错,管家只是一个普通人物,并不是官场人物,管家利欲熏心也有拔高之嫌。(3分)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是语言描写。(3分)
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理解文学作品的形象塑造、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要点:①以司马光简陋的宅院,作书房的地下室等贫寒的环境,衬托他甘于清贫的形象。
②以管家一再阻挠来衬托司马光坚持砸缸的自省与自律。
③以世人的趋炎附势,来衬托司马光的不慕名利,清廉无私。
④以王拱辰前清后腐,衬托司马光不忘初心,清廉自守。(共4分。答对1个要点给1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
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缸里装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主人公迟迟没有砸缸,吊足了读者的冒口。
②丰富小说内容,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用延宕的手法插入众人拜访、夫人逝世等内容,使情节更加摇曳多姿,起伏有致。
③突出人物形象。在叙述砸缸这一主体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司马光典当五亩地安葬亡妻等情节更突出了司马光清廉自律、个性鲜明的形象。
④有利于表现主题。在砸缸的结果到来之前,插入司马光家里的贫穷、拜访和吊唁的客人越来越多等内容,反映出当时的趋炎附势的官场现实和人生世相,有力地烘托了思想主题。(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B(3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现在元人的战马已经逼近都城,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父亲年纪大了,兄长弟弟应当侍奉在身边离开险地去避难,我将以身报国,不能再顾及家里了。
“王室将危”句式完整,单独成句,再者,“是”代词,意思是“此,这”,是“吾立功之秋也”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父老"是主谓短语,意思是"父亲年纪大了",应该单独成句,排除C。
11.C(3分)【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陈情表》“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的“署”是指汉、唐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C.“文中是指后者”错误,依据“吾州京师北门,不可失守”分析,“京师”在文中是都城的意思。
12.B(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伯顿不知道他是假装投降”说法错误,依据“其客王虎臣盗郡印,自称知府,诣伯颜军门献之。伯顿不知其诈,命还守常,而遣兵与俱”可知王虎臣是真投降,伯颜只是不知道他是假知府。
13.(1)应该在城墙附近再增设木栅,多征调粮食、整修军械,把这作为守城办法。(“树”,竖起或建起;“傅”,通“附”,附着,靠近(在……附近);“调”,征调;“缮”,整修。各1分,共4分)(2)唆都请求增兵,伯颜就让西域的兵力来会合支援,对常州城进攻围困更加急迫,城内的粮饷和增援都断绝了。(第一个“益”,增加;第二个“益”,更加;“会”,会合,聚集;“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各1分。共4分)
14.①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②士兵都是普通市民,缺少训练。③元兵是精锐部队数量众多。(共3分,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依据"然城痹堑狭"可知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
②依据"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士兵都是普通市民,缺少训练。③依据"北兵锐且众"可知元兵是精锐部队数量众多。
【参考译文】
胡应炎,字焕卿,是常州晋陵人。是宋枢密副使胡宿的八世孙,他的父亲胡聪做淮南节度使的幕僚。咸淳年中,胡应炎考上进士第,授官溧水尉,没有赴任。元朝丞相伯颜南下攻打宋朝的时候,元军已驻扎到常州境内。常州知府王沫逃走,朝廷任命姚旨掌管常州,又命将军王安节、都统刘师勇带领军队一起守常州。姚崇等人到达常州,见到胡应炎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剧孟,有你在,敌军就不堪一击了。”任命他代理节度判官之职。胡应炎回家后告诉父亲胡聪和兄应发、弟应登说:“我们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恳宠,现在元人的战马已经逼近都城,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父亲年纪大了,兄长弟弟应当侍奉在身边离开险地去避难,我将以身报国,不能再顾及家里了。”胡应炎接受姚崇的任命,就挑选三千强壮勇猛的百姓,亲自带领登上城墙。胡应炎与姚崇一起谋划守城的办法时说:“我们常州是京城的北部大门,决不能失守。可是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士兵都是普通市民,不是平素训练和调度出来的军队。而且元兵是精锐部队数量众多,他们乘胜而来,锋芒锐不可当,我担心与之作战不容易取得胜利。应该在城墙上再增设木栅,多征调粮食、整修军械,把这作为守城办法。”姚音认为胡应炎说得对。当初王洙逃跑后,他的幕僚王虎臣盗去了郡里的官印,自己冒充知府,到伯颜的营地献郡印表示投降。伯颜不知道他是假知府,命令他返回常州守城,并且派军队与他一起驻守。等到王虎臣回到常州城,姚詈等人已经先到了,王虎臣等不能进入城中,返回元营报告伯颜说常州城百姓叛乱占据了城池。伯颜大怒,命令元帅唆都率领步兵骑兵共计20多万人包围常州城。胡应炎和安节、师勇分头从不同城门出战迎敌,各自连续多次获胜,杀死元军很多将领。功绩上报,进官直秘阁。围攻的时间久了,元兵伤亡很多。唆都请求增兵,伯颜就调遣西域的兵力来支援,对常州城的进攻更加急迫,城内的食物补给和增援都断绝了。常州城陷落了。刘师勇逃跑了,姚詈和王安节战死。胡应炎率领市民与元兵展开了巷战,打到孔子庙那里众人溃散了,胡应炎仍然坚持作战,亲手杀死很多元兵,最后筋疲力尽被元兵活捉。唆都审讯责骂他说:“你就是曾经杀了我很多将领的那个人?”胡应炎说:“我是想杀死你,哪里只是想杀死你的那些将领?我真怨恨自己没有办到!"唆都大怒,腰斩了胡应炎。他年仅27岁。元兵入常州屠城,胡聪胡应发都被杀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C【解析】“但依然希望被朝廷重用的理想”错误。表现诗人在帮助乡邻后得到的回报和满足,以及在山林生活的惬意、闲适等,没有希望被朝廷再次重用的情感。(3分)
16.【解析】①对比的手法。(2分)②用张释之为王生结袜和潘岳谄媚高官对比,写出了诗人宁愿像张释之礼待王生那样为乡邻做些有益的事情,也不学习潘岳之流趋炎附会权贵;(2分)③表达出诗人归隐山林厌恶官场、保持高洁品格的情感。(2分)(共6分,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覆压三百余里   用之如泥沙(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6分,每句1分,错一字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答案示例】①颠扑不破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③拈轻怕重/避重就轻(3分,每个1分。示例答案所示成语均可得分。如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结合上下文语境可,可推知横线处词语含意。与之匹配的成语如:
① 颠扑不破:意思是无论怎样震动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①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意思符合语境,但是这个成语通常作谓语、定语分句,在本题中修饰"的道理"属于用法不当。借此提醒考生,积累成语时既要识记含意,也要关注用法。
②持之以恒: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
②坚持不懈:意思是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②锲而不舍: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②根据破折号前的内容"需要一定的过程",因为语境中强调了"过程",所以最优解应是"持之以恒."。注意在比较中引导学生辨析语境。③拈轻怕重:拣轻的,怕重的。形容工作上怕挑重担子。
③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提醒考生识记多义项成语。
19.【答案示例】
①引用:例如:哲人言"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文中还有“王安石道......”等。
②特殊含义:例如:“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复制粘贴”。“最厚的地方";"困难外表","危险外衣"。
③强调:“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共4分。每点2分,答满2点即可得满分。注意:每一点中,只要术语正确就得1分,结合的文本与术语契合再得1分。)
20.【答案示例】
①运用了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修辞判断2分)
②用"长着一副'困难外表'""披着一层'危险外衣'",赋予"成功"以人的样子,(结合文本1 分)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成功所具有的困难多、危险大的特征。(表达效果1分)(共4分)
21.①玩好需要归位(或放回原处);②而不是一味享受;③孩子既独立又担当时。(共6分,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第一空处,由下句"也许孩子收拾起来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翁,而不是袖手旁观”可知,应该是让孩子收拾他的玩具,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玩好需要归位”,或者“放回原处”。
第二空处,由上文"要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知,是在说孩子应该付出;再结合下文"做'小公主''小皇帝'"可知,此处为转折语气,做"小公主""小皇帝"是享受,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而不是一味享受”。
第三空处,由上文"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有担当的个体"可知,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有担当的个体,当孩子既独立又担当时,成绩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已。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孩子既独立又担当时”。
22.第1段:要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第2段: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第3段: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共3分,意思接近即可,一句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1段:由原文“也许孩子收拾起来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翁,而不是袖手旁观"可概括"要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
第2段:由原文“要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为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我们作为家庭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付出,而不是一味享受,做‘小公主’‘小皇帝’”可概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第3段:由原文“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有担当的个体”可概括“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
四、写作(60分)
23.参照2022年高考评分标准。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式材料。材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引用的《礼记》中的一句话,并对这句话进行了解释。提示语“这句古语对我们当代青年在求学、做人、做事等方面都有启示",则为考生指明了思考和立意方向:如何在求学、做人、做事等方面践行"致广大而尽精微"。所以,写作时要充分理解"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的含意,"致广大",可理解为要有远略.
或要有大局观,或有大格局:“尽精微”,可理解为要注意细节,要从小事做起,要有格物致知的态度。二者看似矛盾,实则是辩证统一的,考生在写作时要把握好二者关系。
从“感悟”一词来看,文体主要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什么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如何在求学、做人、做事等方面践行“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也可以就其中一个方面运用并列式来谈。考生要注意,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参考立意】
1.“致广大而尽精微”,走好新时代“长征路”。2.胸怀大局,脚踏实地。3.尽其“精微”,方能致人生“广大”之境。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