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札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掐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礼乐文明的创立者是周公姆旦,“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礼乐文化无法适应变革时代的社会要求,礼坏乐崩的局而开始出现,如何对待周代的札乐文明,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言“都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崇尚礼乐文明中蕴含的仁爱精神。同时,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对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孔子认为首要的关键是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从《诗经》已有的属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经》中记述了后稷、公刘、文王等圣君明主进德修业的事迹,强调天命降福,修德配命;“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得民心者,得天下,修德应以爱民为根;“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治此四国”,君主要实行德政,非暴力强制,通过礼乐文明的典章制度、祭祀礼仪、行为规范等,对人的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既有君子,孔燕岂弟。宝兄宝弟,令德寿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出则忠,入则孝,忠孝两全,方能成为道德楷模。 孔子搜徒讲学,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确实承载了道德修养的积极意义,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有志之士的人生理想。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履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切感怀,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苔,即使在当代,余华、陈忠实、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围情怀,在生动再现历史现实的同时,以悲天惘人的情怀,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对个体深沉的人文关怀。 孔子论“诗”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对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的创作和中国文学思想的传承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房莹《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观述评》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周易》言:“现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是“文以化人”思想所本。“文以化人”与儒家诗教观有密切联系。儒家诗教观中的“教”字与“文以化人”中的“化”字都有“教化”之意,都强调诗文对人以及社会的影响作用。 首先,如儒家诗教观一样,“文以化人”亦强调诗文对人的教化作用。习总书记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强调诗歌能够提高人的内在修养,使人养成宽厚仁爱的品性,当今中国则强调“文以化人”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要措施之一。儒家诗教观主张通过诗来激发人的爱国情怀,当今中国亦强调“文以化人”是形成“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儒家诗教观主委强调的是文学意义上的诗文对于人的教化作用,而“文以化人”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文”的外延,新时代下的“文以化人”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总书记在这里所言的"古代经典诗词与散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其主要目的在于突出传统文化对教化人的重要作用。 其次,新时代下的“文以化人”亦有其相应的社会功能。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说”,归根结底是为了“事父”“事君”,有其具体的阶级内容,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毛诗序》中“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在政治上表达了统治阶级对诗歌的要求,是对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说的进一步发展。刘克庄的“世教”观,虽发展了儒家诗教观,但仍未摆脱《诗》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可见,儒家诗教观中诗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学对于政治的教化作用。而新时代下的“文以化人”则主张文化为整个中国社会服务,主要强调文化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影响作用,其思想内涵中的政治功利性相对较少。“文以化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重视文化对人的陶冶、熏染作用。 最后,新时代下的“文以化人”中的“化”字,不仅有教化之意,还有浸化、悟化之意。“文以化人”强调人要学会将优秀的文艺作品融入社会日常生活中,为社会营造出浓厚的文艺氛围,此乃“浸化”的过程。并且,作为鉴赏主体的人还应该在接受文学的过程中学会去理解文艺作品的深层内涵,体悟其所包含的“真义”,此即“悟化”的过程,关于“悟化”,早在宋代,严羽便有“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等相关论述。这里提到的“久”字,一则强调人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过程,二则强调人的积累过程。这两种过程都是为“悟化”过程做准备。可见,“文以化人”强调作为文艺作品的客体与作为鉴赏主体的“人”之间的双向互动。 (摘编自陈亚《论“文以化人”思想的时代内涵———从儒家诗教观出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最终要通过音乐完善人性,因此"乐"是加强道德修养最重要的途径。 B.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乐文化受到质疑,但孔子依然崇尚诗礼乐,并将诗的作用置于礼乐之上。 C.“文以化人”思想源自《周易》,与儒家诗教观一样,都强调了诗文对人们以及社会的影响作用。 D.《诗经》蕴含了许多倡导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影响了后世的文人,为其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源于孔子对道德人格的重视,孔子认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是学习诗礼乐。 B.新时代下“文以化人”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和传统诗教观完全不相同。 C.儒家诗教观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在新时代弱化了政治教化功能,主张为整个中国社会服务。D.“浸化”的过程,就是读者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反复涵泳,不断加深对文本理解并体悟其真义的过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王充在《论衡书解篇》中强调“夫文德,世服也”。 B.白居易强调诗歌要发挥“补察时政”之功用。 C.《文心雕龙》论诗,赞扬“顺美匡恶”的传统。 D.王安石认为《诗》“上通乎道德,下止乎礼义”。 4.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部统编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说明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分) 5.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概括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砸缸的人 申平 飞啊!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十古流传的故事。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五十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 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了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围,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喘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一口风水缸,你要硬……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往后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穷鬓。但是现在,那口红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 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礼,才知道自从被宗皇帝继信之后,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局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礼金都登记遗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 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 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 砸个缸,居然这么难,要不算了……不行!这缸非砸不可,不然,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岁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嘴地把石头举起,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是铁缸?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 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破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精炼而含蓄地叙述流传千古的司马光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引出下文司马光中老年再一次砸(另一种)缸的故事。 B.送缸者是翰林学士王拱辰,作者借此人暗示了世道变迁,人心不古,他从一个诚信正直之士变成了一个阿谀之徒。 C.管家是一个次要人物,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代表着官场中利欲.心的势利人物,从他千方百计阻挠砸缸即可看出。 D.小说结尾“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又有力地表现主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如“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不行!这缸非砸不可……”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小说的语言精炼而略带含蓄,如写王拱辰修建豪宅以示其腐化堕落,以高太后辅佐朝政暗含司马光将被重用,几笔带过,举重若轻。 C.小说处理细节精于雕琢,意味深远,例如“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相公” 既可指读书人,又可泛指官吏、特指宰相,一语双关,耐人细品。 D.那一口大缸“重如泰山”“石头反弹”富有象征意味,暗寓趋炎附势者顽固难描,而司 马光坚决砸缸则显示出他与趋炎附势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8.小说塑造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4分) 9.小说写司马光中老年时的再一次砸缸,使用了延宕手法——砸缸的结果迟迟不得出现。请分析小说中这一延宕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