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解析】“都是采取出人意料的方式”表述绝对化。 2.C【解析】A“只有……才……”错误,原文是“如果……那么……”,属于充分条件关系。B“按时间空间顺序叙写”错误。D“形成了并列式结构”错误,应该是总分式结构。 3.A【解析】A不能表示微型小说的特征,而是指微型小说能够训练作家写作能力。B指微型小说要善于兴波澜。C指微型小说要注重结尾的艺术效果。D指微型小说篇幅短小。 4.①阅读作品形成整体印象,对作品中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阐释。②抓住作品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探究表现美的艺术规律。(每点2分) 5.①突出的艺术技巧:精于剪裁,构思新颖,浓缩生活于账单里。 ②表现了时间艺术:浓缩物理时间,巧妙选取几次账单,波澜起伏。 ③高明的结尾:“招聘中年女打字员”,出人意料,情理之中。首尾照应,引人深思。(每点2分) 6.B【解析】“愤怒冤屈”错,这里表现的是母亲的“决心与执着”。 7.B【解析】A错误,不是“母亲讨要书时间长久,过程复杂,写出来需要很多笔墨”,而是不想再表现母亲为替我讨要小人书而失去人的尊严。C错误,没有“轻视”,没有“铺垫”。D错误,最后两处“用手指将大檐帽往上下”“抹他的那一撇小胡子”没有对警察葛列高利的讽刺与嘲弄。 8.①点明时间,说明母亲在派出所坐的时间之久。②表现了人物心理,写出了派出所在孩子心里形成威压般的感受。③表达了母亲讨要小人书的执着抗争,表现母亲为儿子读书的巨大付出。(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9.①找母亲要钱买书是“平”,旁边人不让给钱买书是“奇”,母亲“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是“奇”。②我拿了钱出去是“平”,买罐头是“奇”,母亲再给钱买书是“奇”。③“平”中现“奇”,“奇”兴波澜,“平”“奇”结合,显示了选材组材的高超水平。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10.D 【解析】“还车而反”,“而”连接的两个动词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AB;“不忍”“阿有罪”分属两种对待父亲的情况,中间要断开,排除C。故选D。译文:他掉转车子返回来,站在朝廷上说:“杀人的人是我父亲。对父亲施刑法,我不忍心;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家刑法,这不可以。执法有失要受惩处,这是臣子应遵守的道义。” 11.A【解析】“‘青衫’也指平民”错误,指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也指低级官员。 12.B【解析】对象错误,越王欣赏的是墨子,分封的也是墨子。 13.(1)现在我劝说景公,景公还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 [计分点:“说”,劝说;“未之行”,宾语前置句式,译为“未行之”。1点1分,句意2分] (2)秦国的鄙野之人,因为(一点)小利,弟兄之间相互打官司,亲人之间相互残害。 [计分点:“野人”,粗野之人;“狱”,争讼、打官司。1点1分,句意2分] 14.①孔子遵循义,拒绝景公封赏。②墨子不愿损害义,不接受越国土地。③石渚捍卫义,选择自杀。译文: 君子自身的所作所为,举动必须遵循义的原则,行为必须忠于义的原则,世俗虽然认为行不通,但君子认为行得通。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谢绝了,不肯接受,出来以后对学生们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因而接受俸禄,现在我劝说景公,景公还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让学生们赶快套好车,告辞以后就走了。孔子这时是平民,他在鲁国只当过司寇的官,然而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难以跟他相提并论,三位帝王的辅佐之臣不比他显赫,这是因为他取舍都不苟且啊! 墨子让公上过到越国游说。公上过讲述了墨子的主张,越王很喜欢,对公上过说:“您的老师如果肯到越国来,我愿把过去吴国的土地,阴江沿岸,三百社的地方封给他老先生。”公上过回去禀报给墨子,墨子说:“你看越王能听从我的话、采纳我的主张吗?”公上过说:“恐怕不能。”墨子说:“不仅越王不了解我的心意,就是你也不了解我的心意。假如越王听从我的话、采纳我的主张,我衡量自己的身体穿衣,估量自己的肚子吃饭,我将处于客居之民的地位,不敢要求做官,假如越王不听从我的话、不采纳我的主张,即使把整个越国给我,我也用不着它。”大凡对于人不可不仔细考察。秦国的鄙野之人,因为一点小利的缘故,弟兄之间就相互打官司,亲人之间就相互残害。现在墨子可以得到越王的国土,却担心损害了自己的道义,因而谢绝了,这可以说是能保持操行了。秦国的鄙野之人与他相距也太远了。 楚昭王时,有个贤士名叫石渚。他为人公正无私,昭王让他治理政事。有个在道上杀人的人,石渚去追赶这个人,原来是他父亲。他掉转车子返回来,站在朝廷上说:“杀人的人是我父亲。对父亲施刑法,我不忍心;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家刑法,这不可以。执法有失要受惩处,这是臣子应遵守的道义。”于是就趴伏在刑具上,请求在昭王面前受死。昭王说:“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哪里一定要受惩处呢?你重新担任职务吧。”石渚说:“不偏爱自己的父亲,不可以叫做孝子。侍奉君主而违法曲断,不可以叫做忠臣。您命令赦免我,这是君主的恩惠,不教废弃刑法,这是臣子的操行。”他不让拿掉刑具,在昭王朝廷上自刎而死。按照公正的刑法,违法必定处死,父亲犯法,自己不忍心处以死刑,君主赦免了自己,却不肯接受赦免。石渚作为臣子,可以说是又忠又孝了。 15.D【解析】“感慨”“清闲无聊”“只能引月光入酒消愁”错误,诗人是在一种淡泊从容的心境下饮 酒,并非为了消愁。 16.①诗人未显露因友人赴任离开的不舍伤感,而是在静思中生发对世事变化迅速,岁月催人老去的感悟。②他理性规劝友人不必太过在意得失,希望友人清闲处世,品酒饮茶,过一种淡泊从容的生活。(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1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8.首屈一指 千丝万缕 不解之缘 19.B 【解析】原句“就是”意为“正是”,表肯定语气。A.用于句末,表示肯定。C.连词,意为“即使是”,与“也”相呼应,表示假设的让步。D.连词,意为“不过,只是”,表示转折。 20.比喻和拟人(2分)。把对联比作穿越时光的老人,形象地写出了商务印书馆深厚的历史积淀;“娓娓道来”,将对联人格化,深情地抒写了商务人百年来对文化和教育传承与坚守的情怀(2分)。 21.①短时间内永生是不可能了(或“短时间内永生难以实现”) ②而是忽快忽慢(或“而是时快时慢”) ③不良心态会造成人身体衰老 22.改成:人在34岁时,最容易感受到生活、工作、婚姻等压力,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不论男女,在这阶段都很容易衰老。(一处2分) 【解析】两处语病,一处是“感应……压力”动宾不搭配。一处是“不论……也……”关联词语不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