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文本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B.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C.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D.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万乘:古代时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 B. 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与《谏太宗十思疏》一样,同为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文体。 C. 皇帝: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文中的“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他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D. 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侍坐章》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 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C. 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 D. 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损害自己的百姓来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与诸侯结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14.李斯为何要离楚事秦?请根据文本一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⑤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占领。②元载,唐代宗时的宰相,主张收复河湟。③借箸,《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④“旋见”句,汉代晁错主张削藩定边,但景帝听信谗言将他杀害。⑤遗弓剑,唐宪宗去世的委婉说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借箸”一词借用张良的典故来替代“筹划”,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的意思。“亦”字表明元载和宪宗都曾关注西北边防。 B. 颔联借用晁错的故事,其目的在说明元载的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前四句将史实和典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着议论。 C. 颈联写出当地百姓身着异服而心为汉臣。其中“虽”和“尽”两字用得极好,突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笔势劲健。 D. 尾联作者认为虽未收复河湟,但是凉州动人的歌舞乐曲传入内地,给内地的唐朝百姓带来欢乐,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 16. 请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六国与秦灭亡的历史常常被后人用来针砭时弊,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讽谏当朝统治者未能吸取历史教训;苏洵在《六国论》中则以泱泱大国最终“ ▲ ”的凄凉结局表达对赵宋王朝重蹈覆辙的忧虑。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 ▲ ”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 ”,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江水(湖水)之美。 (3)杜甫《登岳阳楼》中的“ ▲ , ▲ ”两句写出了其老年病苦孤愁的生活状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庄子对于现象界有深刻尖锐的洞察力。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彻了。如茫茫人海,各人也 ▲ 像乌龟似的爬来爬去,忙忙碌碌像耗子似的东奔西窜,然而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为得着什么。一旦省悟时,便会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如此的 ▲ ……看开了,一切都不过如此罢了,于是你就会不屑于任何事物,任何行动。然而这样的社群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如果每个人都像庄子笑声下的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进入到“答焉似丧其耦”的境况,那么个人和社会岂不近于静止?因而,庄子哲学如何处理及适应这情况,便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尤其是今日的世界——已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动力系统中,缓步或停足都有被抛弃的危险。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 ▲ 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人。他的见解是基于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发出来的;同时,( ▲ )没有这种感受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庄子。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来说,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大众一致公认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有人会以为是 ▲ 。事实上,庄子的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给群众听的,他的声音有如来自高山空谷。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昏昏沉沉 莫可名状 不食嗟来之食 不刊之论 B.浑浑噩噩 莫可名状 不食人间烟火 无稽之谈 C.昏昏沉沉 莫名其妙 不食嗟来之食 不刊之论 D.浑浑噩噩 莫名其妙 不食人间烟火 无稽之谈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 B.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 C.遂于洞察个人的独存性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鉴于人类的处境已消失与被吞噬。 D.鉴于人类的处境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个人的独存性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 20.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下列两组词语中的一组造句。(5分) 第一组:依乎天理游刃必有余地 第二组:因其固然 进乎技以达道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招聘启事 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具体信息如下。 岗位职责:负责来稿筛选、文字斧正和新闻采写等工作。 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学有余力的同学。 应聘条件:1.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字水平;2.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应聘方式: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xx@xx,附上拙作一篇,面试事宜另行通知。 截至日期:6月25日。 校报编辑部 6月1日 21.上面是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文中有三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正。(3分) (1) ▲ 改为 ▲ (2) ▲ 改为 ▲ (3) ▲ 改为 ▲ 22.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请你根据广播稿的特点,对招聘启事进行改写,改写时更正招聘启事中的错误。(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7岁的马克思写到: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如果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而逝。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 同学们,当你做目标选择的时候是否也曾有过马克思这样认真的考虑?请以高一学生小华的身份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已结束高考的某位高三学长写一封信,体现你对学习、生活或职业等目标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主标题自拟,副标题为“致父母的一封信”、“致老师的一封信”或“致高三学长的一封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