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邓骘欲弃凉州,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三辅,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曰譬若衣裳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公卿皆以为然。郎中虞诩言于太尉张禹曰:“大将军之策不可。凉州士风壮猛,庶众便习兵事。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凉州士民所以持锋执锐,蒙矢石于行陈,而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今推而捐之,割而弃之,民庶安土重迁,必引领而怨曰‘中国弃我于夷狄!’如卒然起谋,豪雄相聚,席卷而东,则函谷以西、园陵旧京非复汉有也。议者喻以补衣犹有所完,诩恐其疽疮侵淫而无限极也。”禹曰:“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庶几败国事矣!”因更集四府,皆从诩议。邓骘由是恶诩,欲以吏法中伤之。会朝歌贼数千人攻杀长吏,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之,诩笑曰:“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此乃吾立功之秋也。”始到,谒河内太守马棱。棱曰:“君儒者,当谋谟庙堂,乃在朝歌, 甚为君忧之。”诩曰:“此贼犬羊相聚,以求温饱耳,愿明府不以为忧。”棱曰:“何以言之?”诩曰:“朝歌者,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掠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不事家业者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线缝其裾,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县境皆平。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会公卿集议/曰/譬若衣裳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公卿皆以为然 B.乃会公卿集议/曰/譬若衣裳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公卿/皆以为然 C.乃会公卿集议/曰/譬若衣裳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公卿皆以为然 D.乃会公卿集议/曰/譬若衣裳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公卿皆以为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辅,汉代指治理京城及附近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管辖的地区。将 B.太尉,秦汉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 C.庙堂,太庙的明堂,也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指朝廷。 D.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此处指官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诩建言献策,但因为他的建议推翻了大将军的意见,反而得罪了邓骘,于是心胸狭隘的邓骘对虞诩怀恨在心,想要利用职权对虞诩打击报复。 B.朝歌县叛匪造反,情况告急,虞诩认为做事不避艰难,应尽臣子之责,于是请求赴任朝歌长,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气魄。 C.面对河内太守马棱的担忧,虞诩认为叛匪不懂得利用朝歌县有利的条件,不值得忧虑,并希望太守能给自己一定的权限。 D.虞诩设定等级招募勇士,设宴款待又赦免他们,并且巧用谋略抓获叛匪,朝歌县境内得以平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庶几败国事矣!(4分) (2)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此乃吾立功之秋也。(4分) 14.对于是否放弃凉州一事,虞诩说“议者喻以补衣犹有所完,诩恐其疽疮侵淫而无限极也”,这句话表达了虞诩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题。 雕鹗在秋天 范仲淹 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 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①。 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 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 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 【注】①攀跻:攀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写雕鹗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雕鹗不愿依木而栖,表现了作者想要一展才华、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B.“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凋零的景象,雕鹗将从天上摇落到人间。 C.“群毛遁”“百鸟睽”写了走兽飞禽对雕鹗躲避退让,衬托出雕鹗不可抵挡的气势。 D.最后两句写雕鹗乘风高起、一往无前、直出玉关的豪俊身姿,气象雄浑,境界廓大。 16.这首诗的第七、八两句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子张》中,子夏教育学生要培养仁德,并提出求仁的四种具体方法,即“ , ”。 (2)中央领导人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所以文艺创作者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说的“ , ”的源泉。 (3)自古以来,诗词与音乐都是相辅相成的,古诗词中提到乐器的诗句数不胜数,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航空报国是使命,不是荣誉。航空强国是想用就有、可选更优。”《逐梦蓝天》剧中人一语道破了航空工业_ 发展强大的内在原因。从开国大典时飞机“飞两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制34种型号166架受阅飞机如鹰击长空般掠过,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仿制、研制、创制的艰难过程,鉴于现实的创作,观众震撼不已。从追梦到逐梦,从幻想式的飞天到各种型号的技术 ,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因为一代代航空人的奋斗拼搏成为现实。 “国之重器,以命铸之”,这是关于中国航空人的壮志凌云。自始至终,一股不甘受辱不服输的劲头 着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是长空利剑,我们看不到的是埋头案前和车间的艰辛苦干。航空先辈为了国家强盛 ,为了民族复兴孜孜以求,以牺牲奉献铸造信仰,以奋斗拼搏实现梦想腾飞。舍我其谁的背后,是几代天之骄子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自强不息、航空强国的坚定信念。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必须 攻坚 贯串 勇往直前 B.必需 攻关 贯穿 勇往直前 C.必需 攻坚 贯串 挺身而出 D.必须 攻关 贯穿 挺身而出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开国大典时飞机“飞两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34种型号166架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受阅飞机如鹰击长空般掠过,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仿制、研制、创制的艰难过程,鉴于现实的创作,观众震撼不已。 B.从开国大典时飞机“飞两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34种型号166架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受阅飞机如鹰击长空般掠过,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仿制、研制、创制的艰难过程,基于现实的创作,让观众震撼不已。 C.从开国大典时飞机“飞两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制的34种型号166架受阅飞机如鹰击长空般掠过,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仿制、研制、创制的艰难过程,基于现实的创作,观众震撼不已。 D.从开国大典时飞机“飞两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制的34种型号166架受阅飞机如鹰击长空般掠过,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仿制、研制、创制的艰难过程,鉴于现实的创作,让观众震撼不已。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经常看到媒体呼吁献血,让人感觉血液似乎一直不够用。其实,( ),这是因为 ① ,全血制剂和红细胞制剂的使用期限是采血后的21天内,血小板制剂是4天内,血浆制剂是1年内。除此以外,血液制剂需要“ABO血型”和“RH血型”等不同的血型,定期采血,保持血型多样性,有助于 ②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的安全献血量不能超过全身血量的1/10,而 ③ :体重越大,血量就越多;体重越轻,血量就越少。因此,献血时要考虑体重。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血液是需要定期采集的 B.血液定期采集是一种常态 C.定期采集血液至关重要 D.定期采集由血液特性决定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梅尔维尔的《白鲸》在当时销量不佳,而后来都成为经典名著。不过,《红楼梦》在成书时便广受欢迎,传抄者众,而今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狄更斯的小说在当时也广受读者喜爱,现在依然是外国文学经典。而当下的网文平台上,许多作品即便能引起一时轰动,也很快就被读者遗忘了。可见,经典与流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