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汕头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5-03 17:20
汕头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九二八年,傅斯年缔造了中研院史语所这一现代学术机构。傅氏反复强调,该机构之建设,就是要与传统的“抱残守缺”式的国故研究划清界限,“扩充材料,扩充工具”则是史语所的旨趣所在。傅斯年坚信,“史学的对象是史料”,或者说,“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考古学在提供大量“新材料”的同时,也发挥着“新工具”的功能,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满足了傅斯年“要把历史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之愿望。
史语所成立伊始,傅斯年即聘李济为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李济深谙以“精密的方法”发掘出的地下古物才具有科学价值的道理,并将田野考古的职责定义为“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搜集人类历史材料,整理出来,供史学家采用”,他的这一理念简直就是对“扩充材料,扩充工具”的具体诠释。随后,梁思永从哈佛毕业回国加盟史语所,作为中国第一个专攻考古学的学者,他几乎以一己之力规范了考古学研究的三个关键步骤——资料采集、资料整理以及资料研究。可以说,中国考古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门用新方法获取新材料来研究中国“老问题”的学科。从这层意义上讲,它是典型的“西学在中国”。
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史语所考古组连续在殷墟进行了十五个季度的发掘,除了那些刻字甲骨、刻花骨片和白陶等精美之物,殷墟的“基本材料仍是那极多极平常的陶片、兽骨等”,但李济却信心满满地展望,“在这种材料上我们希望能渐渐地建筑一部可靠的殷商末年小小的新史”。从这层意义上讲,古史重建堪称中国考古学的“初心”。
几乎在傅斯年创办史语所的同时,曾经留学法国的哲学学者徐旭生也投身到古史研究的队伍中来。徐旭生主张历史研究不能“专在斗室故纸堆中绕弯子”,因此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下创设了考古组,排除种种国难在陕西开展考古工作,意欲寻找“丰镐、咸阳、犬丘、岐下、平阳、雍,及汧渭之会”等周秦都邑,并最终选择宝鸡斗鸡台遗址进行发掘。徐旭生和他的学生苏秉琦相信,一部理想的中国上古史必须将文献、传说和造物三种材料综合运用来书写,并且坚信“将来必有一天,我们可能根据丰富可靠的地下遗物、遗迹和考古学的成就,来描述中华民族的史前文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秉琦晚年完成的重要著作《中国远古时代》和《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真正意义上扎根于考古材料的古史重建,他由衷地感慨这是“六十年圆一梦”。
但并非所有学者都主张中国考古学应该以古史重建为学科使命,张光直就不无遗憾地表示,如果中国考古学家最初是在周口店、仰韶或其他史前遗址而非殷墟进行大规模发掘的话,那么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可能会从历史学的范围中走出来,而与自然科学做比较密切的结合。而在另外一些西方学者眼中,中国考古学更是沦为“维护传统”的“证史工具”,这无疑是误解了中国考古学的史学倾向。
如上所述,中国考古学的两个源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和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考古组的创办者在学科萌芽之际即勾画出强烈的古史重建的愿景。第一流的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一直胸怀大志,立意高远,“建体系”“修国史”,都堪称是在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中国续篇”,中国考古学何尝仅仅满足于“证经补史”呢?中国考古学的当务之急其实是如何“不忘初心”,牢记学科使命,为重建系统可靠的古史贡献力量,避免学科研究陷入碎片化、技术化的泥淖。
(摘编自孙庆伟《考古学如何与“中国”结合》)
材料二: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离不开历史学的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比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许多重大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对史前文化发展整体格局和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各地区互动关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一体”“区系类型”“重瓣花朵”“中原中心”“相互作用圈”等多种模式。其中如果没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没有历史学家长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这是不可能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说古史传说都是信史,也不能说考古发现把古史传说一一证实了,但毋庸置疑,与传说时代大体相当的考古学文化存在、实物支撑应该是没有疑问了。
我国考古学界在夏商周三代考古上取得了十分杰出的成就,但这些成就依然有赖于历史学对其内涵的深入分析与挖掘。历史学对考古学的支撑同样也表现在秦汉考古上,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的初创时期,历史学通过对大量简牍文书、皇宫遗址、皇室贵族官僚墓葬的考古资料解读研究,有力支撑了这些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与价值,赋予了这些考古材料的历史学价值。今天,不能设想离开秦汉考古的秦汉史研究,也不能设想离开秦汉史研究的秦汉考古学,二者互为基础。
(摘编自卜宪群《推进历史学与考古学融合发展的思考》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语所重视考古学的史料作用和工具功能,李济的理念与史语所的旨趣高度一致,表达更具体化。
B. 中国考古学诞生时的学科意识具有“西学在中国”的特点,其中李济和梁思永等人做了巨大贡献。
C. 苏秉琦认为要将文献、传说和遗物三种材料综合运用写出理想的中国上古史,他也是这样实践的。
D. 中国诸多考古发现对古史传说全面印证,这与中国考古学的创办者们重视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分不开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古学要以自然科学的手段收集史料为史学研究所用,这也符合傅斯年有关史语所“扩充材料,扩充工具”的职能定位。
B. 投身到古史研究中的徐旭生创设了考古组,其目的在于旗帜鲜明反对“专在斗室故纸堆中绕弯子”的历史研究方法。
C. 有学者认为,假如中国考古学家最初能在仰韶等史前遗址做大规模发掘,就会有利于考古学“古史重建”学科使命的实现。
D. 考古学材料在先秦和秦汉史研究领域中的证史、补史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说明考古学与历史学相互支撑。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中国考古学“初心”的一项是( )
A. 考古的作用是取地下材料“以补正纸上之材料”和“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B. 使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方法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史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
C. 多学科参与,多人合作,利用可观的考古资料来“编辑一部比较可信的中国上古史”。
D. 综合利用文献和传说材料,来巩固国人对于古史的信心并探寻正确的古史研究方法。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材料二中谈到“我国考古学界在夏商周三代考古上取得了十分杰出的成就,但这些成就依然有赖于历史学对其内涵的深入分析与挖掘”,那么除了“依赖历史学”,你认为这些考古成就的取得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答案】
1. D 2. A 3. C
4. ①从中国考古学的源流、研究方法和学科使命等角度,横向展开,分别介绍考古学的两大源头,并从反面列出不同的观点。②用分—总的形式围绕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总结出中国考古学的当务之急。
5. ①定位明确。中国考古学以古史重建为学科使命,希望能重建系统可靠的中国古史。②方法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搜集整理人类历史材料,具有科学价值。③革故创新。与传统的“抱残守缺”式的国故研究划清界限,重新定位考古功能。④功能完善。中国考古学在提供大量“新材料”的同时,也发挥着“新工具”的功能。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囚笼
【坦桑尼亚】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①
那些季节性出现的沼泽,把市区和乡镇分了开来。小店正处在通往市区的一个主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不错。每天清晨,最早的那批工人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过时,小店就开门营业了。晚上,一直要等到最后的游荡者没精打采地回家才会打烊。哈米德觉得当售货员挺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过路人。忙的时候,他脚不着地,一边和顾客们插科打诨,帮他们从货架上取下各种商品,一边为自己的驾轻就熟而沾沾自喜。干得累了,就一屁股坐在一只充当钱柜的箱子上休息片刻。
姑娘是在他正打算关门时来的。见到姑娘,他殷勤得没了边。姑娘却一脸嫌恶。“打一先令的印度酥油。”她说话时侧着身子,不愿意看他。她身上裹着一块布,在昏暗的灯光下,露在外头的肩膀闪着亮光。他弯腰打酥油,心里充满渴慕和心悸。她付了钱接过碗,转身就走进了夜色中。谁知道这黑沉沉夜幕下隐藏着什么祸害人的东西呢?他等着,心里甚至盼着她的求救声,但他什么也没听到。
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站在那里看着她消失在夜色中时,开始厌恶起自己来。她完全有理由鄙视他。他的身上和嘴里都臭烘烘的,从来不去别的地方,洗得勤快又有什么用?他整天都待在店里,年复一年像个傻子一样被困在圈栏里。
第二天晚上,姑娘又来到店里。当时哈米德正和老主顾曼塞聊天。曼塞使劲地打量着姑娘。“有鞋油吗?黑色的。”姑娘问。“有。”哈米德回答。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干涩。于是他又清了清嗓子,重复了一遍“有”。姑娘笑了。
“欢迎你啊,我的小心肝儿。今儿过得怎么样?”曼塞怪腔怪调地搭讪道,“你可真好闻,身上喷喷香!”
哈米德背对着他们,手忙脚乱之中,竟然想不起鞋油放哪儿了。等到他终于找到的时候,才发觉姑娘一直在盯着他看。
晚上关好店门,他就去法吉尔老人那儿坐上一会儿。老人是店铺的主人,就住在店后头。白天,一个女佣会过来照顾他,作为回报,她可以从店里拿一些日用品回去。晚上,哈米德就陪这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坐坐。
哈米德睡在里面露天的院子里。碰上下雨天,就在店里收拾出一块地方,凑合上一晚。他从不出门。自从十几岁来到这个小镇后,哈米德一直在为老人照看小店,而法吉尔则为他提供食宿。他常常想念他的父母和他出生的那个小镇。尽管他不再是个孩子了,但一想到这些还是会让他泣不成声。
姑娘再到店里买豆子和糖的时候,哈米德称分量时客气了点。她看在眼里,冲他笑笑。他很开心,尽管他知道姑娘的笑中带有揶揄。再下一次,她竟然跟他说话了,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问候。后来她又告诉他自己名叫茹基娅,刚搬到这里,和亲戚们住在一起。
哈米德问她老家在哪儿,“姆文贝马林戈。”她说,说的时候一条胳膊伸得老长,表明那地方离这儿很远。从她穿的蓝色棉布衫上,哈米德看出她是做帮佣的。
关了店门以后,他就站在后院的门廊上。多年来没有亮色的生活使他变成了这个样子,以至于现在会望着这个陌生小镇的街道,幻想这个并不熟悉的姑娘成为他的救星。他锁上店门,走到街上。令他惊讶的是,自己竟然不觉得害怕。
堤坝上灯光闪烁,星星点点的亮光在黑暗中连成了一线。谁住在那儿呢?他心想。他害怕住在对岸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哪儿,而他却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他转身往回走。他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
每次她来店里买东西,他都会多给一些,等着她莞尔一笑。偶尔壮起胆子,他也会恭维她长得漂亮,她则会喜滋滋地报以微笑。
一天晚上,茹基娅来店里买糖,她还穿着那件蓝色的工作服。她跟他打趣:“你在店里干了这么久,肯定赚了不少钱吧?有没有专门挖个洞来藏钱啊?”他说:“我一无所有。”她咯咯咯笑了,表示不相信,看到他又加了满满一勺,她笑了。“谢谢。”她说着凑过身去接他递过来的袋子,“你总在给我东西,我知道你也想得到回报。那样的话,光靠这些小恩小惠就不够喽。”哈米德很不好意思。姑娘冲他笑了笑,就一头扎进夜色中去了。
(有删改)
注释①: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英籍坦桑尼亚作家。2021年,因“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小说开头写沼泽将市镇与城市分开,把读者带到如世外桃源般的故事发生地。
B. 第④段哈米德清了清嗓子重复了“有”,暗示了他对茹基亚的爱慕。
C. 第⑥段写哈米德找到鞋油时,才发现姑娘一直盯着他看,说明姑娘不为搭讪所动。
D. 哈米德害怕住在对岸的人,这种害怕并不源于那些人,而是源于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情节简单平常,极为贴近社会底层的现实生活和底层普通人的心理特征。
B. 作者在表现茹基娅这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肖像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C. 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时不时夹杂非洲土语,这有助于展示非洲的社会风貌。
D. 小说描写了哈米德的黯淡生活,并借此表达了对殖民者的强烈控诉。
8. 小说标题“囚笼”有几层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 小说第②段写茹基娅“转身就走进了夜色中”,小说结尾又写她“就一头扎进夜色中去了”。两次写“夜色”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案】
6. A 7. A
8. (1)“囚笼”是指哈米德整天都待着的小店,“年复一年像个傻子一样被困在圈栏里”。(2)“囚笼”是指哈米德生活的贫穷,一无所有,局限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3)“囚笼”还指哈米德的心理,封闭自己,惧怕他人,心无皈依。
9. (1)第一次是茹基娅正常的购物离开,但却给哈米德带来了“亮色”成为了他的“救星”,所以哈米德期盼着夜色里能传来茹基娅的回音(求救声),这个夜色让哈米德充满了希望。(2)小说结尾是茹基娅婉拒哈米德后“扎进”夜色中去了,这个夜色让哈米德的希望破灭。(3)两处“夜色”都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