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合肥市202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4-11 08:38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二年八月癸酉,帝谓宰相曰:“唐虞之圣,犹务兼览,乃能治。朕早夜孜孜,冀闻谠论,卿等宜体朕意。”谓御史台曰:“自三公以下,百僚善恶邪正,当审察之。”三年春二月甲子,诏滦州饥民移于山西赡济,仍于道路计口给食。八年春正月乙丑,帝谓宰臣曰:“朕思得贤士,自今朝臣出外,即令体访廉能及草莱可助治者以闻。”又曰:“卿等举用人时,凡己所知识,必使他人举奏,朕甚不喜。如贤,何必计亲疏也。”帝谓侍臣曰:“朕兴修宫室,均损宫人岁费充之,今亦不复劳建矣。如宴饮,惟太子生日及岁元,近亦止上元、中秋,未尝至醉。至佛法,尤不信。梁武为同泰寺奴,辽道宗以民户赐寺观,加三公官,其惑深矣。”谕敬嗣晖曰:“凡为人臣,上欲要君之恩,下欲干民之誉,必亏忠节,卿宜戒之。”谓李石曰:“台宪固在分别邪正,然内外百司,岂谓无人?惟见卿等劾罪,不闻举善。”十年冬十月甲寅,猎于霸州。闻固安令高昌裔不职,罢之。司候成奉先率职谨恪,除固安令。谓石琚曰:“女真人径居达要,不知闾阎疾苦。汝等自丞簿至是,民间何事不知?凡有利害,当悉心论列,毋为面从,退有后言。”又曰:“比体中不佳有妨朝事今观所奏事皆依条格殊无一利国之事若一朝行一事岁计有余则其利博矣朕居深宫岂能悉知外事”二十五年四月丁丑,宴宗室、宗妇于皇武殿,赐官阶、银绢有差。己卯,发上京,宗戚奉辞。帝曰:“太平岁久,国无征徭,汝等皆奢纵以致贫乏,朕甚怜之。务当俭约,毋忘祖先艰难。”因泣数行下,众皆感怆而退。
(节选自《金史纪事本末·世宗致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体中不佳/有妨朝事/今观所奏事/皆依条格/殊无一利国之事/若一朝行一事/岁计有余/则其利博矣/朕居深宫/岂能悉知外事/
B.比体中不佳有妨朝事/今观所奏事/皆依条格/殊无一利国之事/若一朝行一事/岁计有余/则其利博矣/朕居深宫/岂能悉知外事/
C.比体中不佳/有妨朝事/今观所奏事/皆依条格/殊无一利/国之事若一朝行一事/岁计有余/则其利博矣/朕居深宫/岂能悉知外事/
D.比体中不佳有妨朝事/今观所奏事/皆依条格/殊无一利/国之事若一朝行一事/岁计有余/则其利博矣/朕居深宫/岂能悉知外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也可以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之为太平盛世。
B.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其活动包括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提到的“修禊”。
C.台宪,指前文的御史台,从秦朝起为监察性质的机构或官职,负责监察百官。
D.宗室,指同一祖宗的贵族,即国君或皇帝的宗族。又称为皇族、帝宗、天潢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宗希望朝臣们敢于在朝堂之上发表正直的言论,这样才是真正领会他的用心;并且他要求御史台要严查朝廷百官,以区分善恶邪正。
B.世宗关心受灾百姓的饥苦,诏令沿途官府给前往山西的滦州灾民提供必要帮助;他也曾反省自己因兴修宫室而损害宫人利益的行为。
C.世宗痛斥女真人不知民间疾苦却能够直接担任朝廷要职的现象,认为那些州郡中熟悉民情的丞簿等基层官员更应当得到朝廷的重用。
D.世宗认为即使在太平年代也要厉行勤俭节约,他语重心长地劝告那些因奢侈放纵而导致贫穷匮乏的宗戚,不要忘记祖先创业的艰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朕思得贤士,自今朝臣出外,即令体访廉能及草莱可助治者以闻。
(2)凡为人臣,上欲要君之恩,下欲干民之誉,必亏忠节,卿宜戒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秀野种粟韵
朱熹
阿香一笑走丰隆,雨遍平畴万顷中。
旧喜樊迟知学圃,今看许子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强健,东阡南陌兴无穷。
[注]阿香:推雷车的女神。丰隆:雷神。樊迟:孔子弟子,曾向孔子请教如何种菜。许子:许行,为神农之学,手种粟而后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借用“阿香”“丰隆”等古代神话传说,表达出了降雨时的欢快心情。
B.风雷之后,滂沱大雨解除了万顷农田的旱情,大地也迎来了耕种的时机。
C.诗人曾为儒家弟子想学习农耕而高兴,如今善意提醒朋友不可急于事功。
D.尾联祝愿老友保重身体,希望他能在田间小路漫步吟咏,尽享无穷兴味。
15.本诗的“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两句颇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认为仁人志士面对生命和大义的抉择,要有“            ”的决断;如果禁不住物质诱惑,就容易导致“            ”。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歌咏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          ”两句分别夸饰了山峰之高,凸显了绝壁之险。
(3)古代人常借“孙仲谋”表达对英雄的感叹,如苏轼曾经发出“生子还如孙仲谋”的赞叹,而辛弃疾也留下了“           ,           ”的名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往扁平化、低互动的展览形式已经不足以激发大众兴趣,因而“新媒体艺术”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形成一种          的时尚风潮。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出等活动          ,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情趣。沉浸就是让人专注到当前的目标情境中并感到愉悦和满足,甚至忘记真实世界;而沉浸式体验,         ,就是通过集成大量技术、智慧和创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高价值经历。它一方面集成了大量前沿科技成果,如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搭建了沉浸式体验的结构和形态;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性的空间造境为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之中。沉浸式体验所提供的,既有以视觉、听觉等为主的感官体验,也有叙事性和故事性的情感体验,还有追求价值认同的精神体验,是一次集多种媒介和各种视听效果于一体、全方位作用于身心的难忘经历。事实证明,(          )。这种令人倾情投入的心流状态,恰恰是沉浸式体验正在努力追求的科技与人文           的完美效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树一帜   应运而生 顺理成章     珠联璧合
B.别具一格   因势利导 顺理成章     怀瑾握瑜
C.别具一格   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     珠联璧合
D.独树一帜     因势利导 顾名思义     怀瑾握瑜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性的空间造境的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之中。
B.另一方面以主题性的空间造境为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让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之中。
C.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性的空间造境为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的营造,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之中。
D.另一方面以主题性的空间造境为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的营造,让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之中。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既融入感官体验又融入情感、精神体验的活动,能够创造令人倾情投入的心流
B.令人倾情投入的心流,如果仅仅依靠感官体验或者情感、精神体验,就无法创造
C.感官体验与情感、精神体验即使能融为一体,也不能创造令人倾情投入的心流
D.令人倾情投入的心流,离不开感官体验与情感、精神体验三者融为一体的活动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接触过信贷产品,这似乎强化了某种道德判断:年轻人        。消费便是消费,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一旦加上“主义”二字,好像便具有了价值判断的特征。其实,看待经济现象,       。以“刚需”为例,在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不断下行的当下,如果还将其理解为基本的吃穿用度,那当然会觉得年轻人正在陷入消费陷阱。我们如果将审视的目光置于动态框架之下,就会发现年轻人敢于借贷、直面风险的底气来自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前景的判断。年轻人消费或许时有冲动,        。
担忧往往来源于陌生。过往几十年的社会经验,有时很难诠释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景,但这在后发国家是很正常的情况。“时空压缩”的发展速率,一定会不停地制造各种新奇的现象。对于新现象,不妨以动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程表明,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自由,是社会发展最起码的标志之一。从这个角度说,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期,一档《但是还有书籍》的纪录片引发人们对生活与阅读的思考。摄影镜头记录了阅读者在喧嚣中保持精神宁静的风景,见证了他们对生命里这种纯粹热爱的坚守。
阅读可以是一人静坐之乐,可以是两人对谈之乐,还可以是众人分享之乐。在我们日常的阅读活动中,可以通过分享的方法更好地读懂一本书,让这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复兴中学计划深入推进“师生同读一本书”阅读分享活动,请你以“携手雕刻时光,共创丰盈人生”为主题,完成一篇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