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重庆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1-13 09:27
高2022届一诊模拟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D(A,“更”错。“工匠精神既是实践的积淀,同时又是内心对道的追求的展现”,两者是并列关系,没有程度的递进。B,“并不体现为勤奋练习后的熟能生巧”错。“当代大国工匠高凤林、张冬伟、顾秋亮等,其技艺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从而达到对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的深刻把握。”说明工匠精神中的熟能生巧和把握规则是一体的。C,“他已然具备”错。“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从而”说明工匠先有了技艺,才有了德性,而不是已经有了德性才有技艺。)
2.A(B,工匠从中国哲学获得启示而成功无依据;C,劳模精神也是工匠精神;D,“所以物我合一”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正是因为根植于中华传统的丰厚土壤之中,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中那种德艺兼修、物我合一的境界……”民族性是果,物我合一不是。)
3.C(C,于文无据。文章说“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但没说不求回报,“把产品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说明他追求的回报是好的产品、人格和荣誉。A,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特点有敬业精神。B,原文有“踏踏实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我们要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榜样,做一个品德高尚而追求卓越的人”。D,原文有“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中那种德艺兼修、物我合一的境界,始终为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时代在变,需求也在变,文中强调信息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坚守,正是说明不同的时代,工匠精神也在与时俱进。)
4.作为论据,证明中国古代工匠精神体现着“道技合一”的哲学精神;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富有可读性。(每点2分,共4分)
5.与时俱进,赋予工匠精神时代意义;向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学习,丰富工匠精神内涵;重视职业教育,营造工匠精神氛围;发扬先锋模范典型作用,营造爱岗敬业的社会文化氛围。(1点2分,2点3分,3点5分,4点6分)
6.B(从交代七幅画下落可见,作者对这幅画是了解的。)
7.C(对比、强烈反差错。)
8.(1)欢欣:向日葵衬在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的画面带给人的悦目感受;抗战胜利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喜悦心情。(每点1分,共2分)(2)寂寞:向日葵孤零零插在花瓶里给人的凄凉感觉以及画挂在墨绿色的墙壁上的孤清;时局的动荡以及作者个人前路渺茫所带来的凄凉寂寞。(每点1分,共2分)
9.良好的直觉。作者在街头橱窗看到梵高名画的复制品,便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感受到明亮的画幅上带着的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对创作者的深入了解。作者读了关于梵高的传记《生活的渴望》,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丰厚的人生阅历。十年动乱中,作者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心情惨淡中回忆家庭的欢乐,更深刻理解了梵高作画时的孤凄和对欢欣的梦想。(每点2分,共6分)
10.B
11.B(黄门并非都指宦官。因东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为宦者充任,故称。)
12.C(最终说服公孙弘的是皇帝,并非寿王。)
13.(1)盗贼不即时伏法,逃脱的多,对盗贼来说,弓箭弊少而利多,这就是盗贼之所以猖獗的原因啊。(4分)(2)三公等大臣有的出身于穷街陋巷,有的兴起于茅屋寒舍,划地封为王侯,宇内人民日益教化,境外之人向往中原风俗。(4分)
14.兵器原本的功用:古时候制作兵器,不是用来互相侵害,而是用来禁止暴虐讨伐奸邪的。盗贼横行的真正原因:因为郡守、国相失职,而不是百姓挟带弓箭。(1点2分,2点3分)
15.C(徘徊的不是落日,而是玉山,也即酒醉的主人与宾客。)
16.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宴饮诗,而非写景状物诗,重心不在“看花”上,而在宴饮,诗歌正是围绕宴饮的时间、事由、现场的欢愉以及对宾客的留恋和人生慨叹的抒发;诗人写范氏兄弟“看花来”,并非表达他们真的是来看花的,如此说,一则只是写范氏兄弟前来聚会宴饮的雅致的托词,二则也写出范氏兄弟情趣高雅的风范。(1点3分,2点6分)
17.(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8.B(B项表示列举的省略,A项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C项表示引文的省略,D项表示静默或思考。)
19.句中把群鸟的鸣叫比作一首合奏曲,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鸟的鸣叫与演奏相似,鸟的叫声与乐器发出的声音相似;不同种类鸟儿的鸣叫声音不同,与合奏时不同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相似。(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20.从内容上看,原句主语是“我”,意在强调“我”看日出时的喜悦心情;从篇章结构看,前面重在写景,该段重在抒情;而修改后的句子,将“我”放在次要位置,不能与首段呼应,不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每点2分,共4分)
21.,去掉“通过”,“现实”改为“问题”,“对于”改为“对”,改为:“其根源在于劳动和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二流教育’的错误观念。”或“就与劳动和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二流教育’的错误观念存在某种关联。”(每处1分,共4分)
22.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给古代陶器测定年代的新方法,通过分析陶器中以脂肪酸形式存在的食物残渣,可测定陶器年代。(5分)
23.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胜于盲目努力
参考译文:吾丘寿王,字子赣,是赵国人。少年时,因擅长玩一种叫做“格五”的博戏被征召为待诏。武帝下诏让他跟中大夫董仲舒学习《春秋》,吾丘寿王才能很高,通达聪明。后来,提升为侍中中郎,犯法免官。吾丘寿王上书认错,希望在黄门养马,皇上不同意。此后又请求去守边塞抵御盗寇侵犯,皇上又没有批准。过了很久,吾丘寿王上书希望去攻打匈奴,皇上下诏询问他对攻打匈奴的看法,吾丘寿王的回答很好,又被征召为郎官。吾丘寿王的官职逐渐提升,碰上东郡发生抢劫偷盗案件,被任命为东郡都尉。武帝派吾丘寿王做东郡都尉后,就没再给东郡派太守。这时,东郡军队多次出征,年成歉收,盗贼很多。武帝给吾丘寿王的诏书说:“你在朕身边时,机智谋略层出不穷,被认为是天下无双,海内寡二。等到负责十几座城的守卫,身兼都尉、太守重任,却职责政事一起荒废,致使盗贼横行,和在我身边时相比很不相称,这是为什么?”吾丘寿王上书认错,顺便汇报了东郡的情况。后来,武帝征召吾丘寿王入京任光禄大夫侍中。丞相公孙弘上奏说:“十个贼人放箭。一百名官兵不敢上前,盗贼不即时伏法,逃脱的多,对盗贼来说,弓箭弊少而利多,这就是盗贼之所以猖獗的原因啊。臣愚昧地认为禁止民众挟带弓箭是便利的。”皇上把公孙弘的奏章下发给公卿大臣们讨论。吾丘寿王议论说:“臣听说古时候制作兵器,不是用来互相侵害,而是用来禁止暴虐讨伐奸邪的。现在陛下显扬圣明的德行,建立太平,举荐贤才,设立学官,三公等大臣有的出身于穷街陋巷,有的兴起于茅屋寒舍,划地封为王侯,宇内人民日益教化,境外之人向往中原风俗,可是为什么还有盗贼呢?这是因为郡守、国相失职,而不是百姓挟带弓箭的过错啊。”上书奏呈以后,武帝用来诘难丞相公孙弘。公孙弘屈服这样的道理。等到武帝在汾阴得了宝鼎,武帝嘉许这宝鼎,进献到宗庙,收藏在甘泉宫。群臣都祝贺说:“陛下获得的是周鼎。”寿王一个人却说这不是周鼎。皇帝听闻后,召他询问。寿王回答说:“我哪里敢没有说法!我听闻周朝德行成于文王、武王,彰显于周公。上天回报应验,鼎为周朝而出,所以命名叫周鼎。过去秦始皇亲自在彭城发掘宝鼎而不能够得到,上天赐福有德之人而宝鼎自己就会出现,这是天赐予汉朝的原因啊,这是汉宝,不是周宝啊。”皇帝说:“好。”群臣都高呼万岁。当日,皇帝赏赐寿王十斤黄金。后来触罪被诛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