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年高二冬季联赛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文艺评论的不足之处,除了缺乏秉笔直书、公道直言的实事求是精神之外,在文风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文风是文艺评论的命脉。文风得到改进,文艺评论的生机活力才有望得以焕发,权威性、公信力才能得到彰显。文质兼美,应该成为文艺评论文风的自觉追求。 改进评论文风要贯彻实践观点,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文艺评论的源头活水是发展变化着的文艺实践。评论来自实践、作用于实践,实践是评论的生命力之源。评论工作者不仅是当下文艺实践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实践的学生。要紧贴当代文艺实际,置身文艺现场,与时代对文艺的要求同步,运用科学理论武器,解读文艺实践,在丰富多彩的创作中找寻话题,透过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看到文艺风潮的起伏,对创作倾向、审美思潮和消费时尚进行判断,发现规律、揭示本质,言之有物,言之成理,避免凌空蹈虚,使笔下的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富于洞察力、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神采,给创作以启发。 改进评论文风需要激发创造性。评论和创作一样,是富于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现在不少文艺评论读起来味同嚼蜡、暮气沉沉,就是因为缺乏创新理论与创新思维支撑,习惯于陈陈相因,缺乏独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导致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陈旧呆板、面目可憎。要使评论文风鲜活生动,活泼可亲,评论家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善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现象与不同作品进行具体、个性、科学的分析,为推动文艺繁荣提供真知灼见。 改进评论文风要增强主动性针对性。目前不少评论议题缺乏主动性和问题意识,评论家匆忙上阵、依赖惯性、被动应付较为普遍,导致很多评论文章陈词滥调、言不及义。文风的鲜活灵动,必然来自主动性和针对性。优秀的评论家要做时代文艺发展敏感的雷达,当代最新文艺佳作的发现者、推荐者。好的文艺评论往往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敏于反应、率先发声,善于主动设置议题,要自觉保持对新人新作品的热情关注,敢于主动围绕焦点热点旗帜鲜明地发声,深刻揭示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质而无文,其行不远。文而无质,其行不久。好文风有门槛,并非一蹴而就,只有认真对待文字,勤于钻研、学习和实践,才有望入其门径。而且,这种学习不只是写作技法上的,更要提高文章之外的多种修养。评论家应融科学与艺术、智慧与美感于一体,论理讲美,文质彬彬,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评论。 文风体现学风作。文字的背后是学养、品格和境界,好的评论往往是评论家发自内心的赏识、理解或感奋。文艺评论需要拥有对文艺实践和文艺创作的同理心。评论家要以护花使者和同路人的心态,认真体悟创作甘苦,潜心研读各类作品,才能言之有理、以理服人。要倡导评论贴近群众,以更多风格质朴,短、实、新的评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促进文艺健康发展。 (摘编自梁鸿鹰《倡导文质兼美、神采奕奕的文艺评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文风具备了文质兼美的特质,文艺评论才能拥有生机活力、权威性和公信力。 B.文艺实践是评论的生命力之源,在文艺实践面前,评论工作者拥有着多重的身份。 C.能否给创作以启发,取决于评论家能否透过文艺现象发掘出蕴含其中的规律本质。 D.评论家只要认真对待文字、勤于钻研、学习和实践,就能拥有文质俱佳的好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先指出当前文艺评论精神与文风方面的不足,再强调改进文艺评论文风的标准。 B.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维度论证了改进评论文风需要注意的三个层面。 C.文章第五段从写作技法和自身修养等角度,强调了评论家推出文质兼美文艺评论的作用。 D.文章末段紧承前文,对评论家的创作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得全文论证更加深刻周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拥有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和鲜明的问题意识,是评论家创作出优秀文艺评论的必备条件。 B.议题缺乏主动性和问题意识,评论家被动应付,是由评论文章陈词滥调、言不及义所致。 C.优秀评论家要善于发现和推荐当代最新文艺佳作,并能设置议题围绕焦点热点率先发声。 D.风格质朴的评论家用同理心去研读作品、体悟创作的甘苦,才能写出短、实、新的评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曾几何时,“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喊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靠“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意见》出台,也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双减”政策推出后,各地也有相应举措来推动政策落地。比如,江苏明确将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这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开展各种兴趣活动,把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孩子,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北京的“双减”措施则包括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等等。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学生没有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不会消解,对培训的需求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满足。 (摘编自苏喻《“双减”政策落地,让教育回归初心》,人民论坛网评,2021年9月3日) 材料二: 图一:“双减后”国庆假期,孩子们在家的时间分配 图二:“双减”前后国庆假期学生状况的变化 (摘自蒋隽《羊城晚报》,2021年10月8日) 材料三: 一些家长以为靠“时间十汗水”的疯狂培训就能提分,过度看重分数的高低,其实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的进步表现和成长过程。家长与其掉进“疯狂培训”的陷阱,不如静下心来理性、科学育子。要纠正违背和谐成长教育规律之偏。眼下,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患上“教育焦虑症”,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透支其身心健康。深层次原因在于家长没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常识所蕴含的教育规律,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应明了,如果任由孩子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恶性加重下去,将会摧毁教育的根基。家长需转变观念,学校课程才是“正餐”,私下补习不但不能胜出,反而会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健康。 (摘编自评论《“双减”政策落地家长须更新理念》,2021年9月10日) 材料四: “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但是细观“双减”前后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相关动作,就会发现此次教育改革之非比寻常。比如上海、北京等地率先推行大学区改革,在中考招生中大幅扩大分配到校名额,有力遏制学区房价格非理性上涨,逐步推进房产与教育脱钩。又上海、北京和深圳纷纷推出教师全面轮岗制度,优质教师将通过有序的轮岗制度进行规范化流动,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事实上,此次“双减”新政发出了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强烈号:教育改革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局部性改革,而是具有政策组合拳攻势的系统性改革。此次“双减”新政及其系列政策的出台,事实上就是一种高度观照到影响教育的外部要素的思维,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典型,颇有深化教育改革再发力之意味。 (摘编自陈先哲《“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影子教育”挤占了孩子们大量课余时间,这种“刷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绝对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B.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或指导完成书面作业,是各地学校周一至周五在校课后服务的主要形式。 C.从材料二图一看,“双减后”国庆假期,孩子们在家花在素质类学科培训的时间最少,劳逸结合形式的时间最多,将近八成。 D.从材料二图二看,“双减”后与“双减”前长假相比,学生作业量的减幅最大,玩乐时间大幅增加,素质类学习也明显增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推出的举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只要学校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就能消解学生对培训的需求。 B.“疯狂培训”的危害极大,既违背了学生和谐成长的教育规律,也给孩子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会透支其身心健康。 C.“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央和全国大多数的城市针对教育领域的痼疾,出台了系列组合拳式政策,喻示此次改革非同寻常。 D.京沪等地教育领域内部大学区改革、教师全面轮岗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正是基于影响教育发展的外部要素的观照。 6.落实“双减”政策,对政府、学校、家长提出了哪些要求?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穷大方 王春喜 傍晚时分,从省城回来的三利给两个好友“穷大方”亮子和根子打电话,说自己回来了,想一起坐坐喝两口,老地方万家酒店。 三利、亮子和根子是一个村的,从小光屁股玩尿泥长大,三利学习好,后考上大学在省城工作,根子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在县城工作,亮子中学毕业后干农活、四处打工,后来开始做生意,这些年生意做得很好。 亮子被同学们称为“穷大方”由来已久。 上学的时候,亮子和三利、根子经常放学偷偷聚在一起喝酒,结账时亮子总会第一个掏钱账结。有一次说好的三个人“对锅”(就是AA制),最后结账时,亮子把自己一周的生活费都拿出来结了账,三利和根子知道后,就轮流在饭点给亮子打一份饭,从此二人给亮子起了一个外号叫“穷大方”。 “穷大方”在河南农村就是指那些没有钱,做事还很大方,出手阔绰的人,亮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多年以后,三人都成家了,三利每次回县城三人必餐馆小聚,花个七十八元,还总是被亮子抢先结账。一次周末小聚,席前说好了不允许亮子结账,席间,亮子借口上厕所,还是把账结了。三利和根子不依不饶,非要给亮子结账的钱,无论亮子如何推脱,三利和根子是铁了心退钱。亮子见二人如此坚决,于是郑重表态,从今天开始以后三人聚会轮流结账,依次为亮子、三利和根子。 第二天中午三利去亮子家,到门口听到亮子老婆和亮子正在吵架,原来昨晚亮子结账的饭钱是老婆让他买过冬煤球用的钱,老婆和他大吵。三利悄悄回去,掏钱让煤球厂给亮子家送去了五百个煤球,电话埋怨亮子,以后不要这样打肿脸充胖子装穷大方了。 亮子被冠以“穷大方”的绰号起初自己很不习惯,同学们叫的年数久了他也习惯了,多年以后甚至有同学都忘了他的真名,只管叫“穷大方”。亮子“穷大方”有名,有小气鬼、抠门爱占便宜的同学会有目的性地约亮子吃饭,结账时表面一让,最后让亮子买单。 亮子结账时从来不看消费账单,只要服务员报个总数,他就会如数结清。即便自己再穷这个时候他也会努力结账,他喜欢别人赞许他的眼神和表情,从来不在乎自己兜里的钱可能是自己的生活费、可能是老婆交办购买的什么东西或者是要给孩子买的啥东西,钱花了自己再去作难想办法可以,但是在同学们面前,自己决不能装孙子,被人看不起,必须对得起“穷大方”这个称呼,这就是亮子的心理。 所以亮子在同学们中间,人缘一直都很好。有同学说亮子比那些虽然是大款和土豪却抠门的要命的人好一百倍。亮子也弄不明白,那些有钱人为何那么有钱却遇事很抠门,难道真的如大家所说,为富不仁,越有钱越抠门吗?亮子想,如果自己有钱了一定要更加大方,绝不让别人说自己抠门。 亮子后来不再四处漂泊打工,开始和老婆做小本生意,从省城进货,在农村各种集会上售卖。时间长了有了经验,亮子夫妻又在县城租了门面,搞批发,随着生意越来越大,亮子真的成了有钱人。而这时候,亮子每次和同学们小聚时,总是要把服务员的账单要过来,仔细看一遍,确认价格没错了,再和服务员讨价还价,让把零头去掉,结账后还会索要个火柴、打火机什么的小礼物。同学们都认为那句真理在亮子身上也应验了,亮子有钱了,不再“穷大方”了,开始变得抠门了。 这次三利从省城回来,老地方万家酒店小聚,点了六个菜。餐毕,三利结账,被亮子拦下,如往常一样,非要自己结账。 三利说:“亮子,每次吃饭都是你结账,这么多年了,这次我得结账啊,今天必须我结账,再说咱们的约法三章每次每人轮流结账这次也该轮到我了吧!” 亮子说:“三利,你从省城回来,本该我们为你接风洗尘,哪能你来结账啊!” 三利态度非常坚决,有点急眼的样子说:“亮子,今天这账必须得由我结,你今天如果结了,咱从此一刀两断不再做同学了啊!” 一旁的根子见状,连忙说:“亮子,这次你就别争了,就让三利结账吧。” 亮子见三利真急了,根子又给了一个台阶,就顺势下坡不再和三利争。但是亮子和服务员要过账单,反复查看每个菜的价格,核算总价,一算不打紧,竟然错了两元钱,亮子提出异议,服务员致歉,三利结了账。而亮子又向服务员要了几个打包袋,把还有点量的几个菜打包带回了家。 一次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捐款仪式上,亮子一次资助了十个大学生,每年每人五千元,同学们知道后对这个已经变得抠门的同学纷纷微信点赞。 面对同学们的质疑,亮子说:“之前我靠工资生活,月底一领几千元,没有啥经济的概念,遇事义字当先。后来做生意我一分一毛的精算进货,在售货、差价、利润的核算中,我感觉到了钱赚的不易,虽然有了钱,感觉应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9年02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倒叙交代亮子“穷大方”绰号的由来,避免了平铺直叙,使结构曲折有致,又有助于后文情节的自然展开。 B.小说善于蓄势,篇末同学们纷纷点赞已经变得“抠门”的亮子,这一转折使形象更为饱满,也升华了小说主旨。 C.小说的叙事语言朴实、简洁,对话也是与人物身份性格相符的日常口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读性也极强。 D.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事写人,在正面刻画的同时,还借同学、富人等的表现或看法来侧面衬托亮子的形象。 8.小说以“穷大方”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围绕“聚会结账”事件,亮子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