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汉武帝建元六年秋八月,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南越王守天子约,不敢擅兴兵,使人上书告天子。于是天子多南越义,大为发兵,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令韩安国出会稽,击闽越。淮南王安上书谏曰:“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陛下以四.海.为境,生民之属,皆为臣妾。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是时,汉兵遂出,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馀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汉兵众强,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春三月壬午,天子闻南越反,六年冬,楼船将军杨仆入越地,先陷寻斄,破石门,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将军路博德至俱进。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伏波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绶.,复纵令相招。黎旦,城中皆降。吕嘉夜亡入海。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初,东越王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击吕嘉。兵至揭阳,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杨仆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不许。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乃遂反。是时太农张成弗敢击,却就便处,坐畏懦诛。上乃遣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以击东越。元封元年冬十月,兵入东越境。楼船将军斩徇北将军。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杀馀善,以其众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平两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B.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C.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D.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故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B.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位于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称为“岭南”。 C.宗族,一种社会单位,指同一父系的家族或同一父系家族的所有成员。 D.印绶,“印”指印信,“绶”指系印信的丝带,印绶也用以借指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闽越王攻打南越边邑,南越王向汉武帝上书告急。汉武帝赞赏南越王守信义,大举发兵援救南越。 B.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局,馀善展现了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快速决断的能力,杀死闽越王,向朝廷谢罪。 C.南越造反,楼船将军杨仆、伏波将军路博德及驰义侯接连出击,大获胜利,南越叛乱最终被平定。 D.由于东越首鼠两端,楼船将军杨仆请求攻打东越,不被允许。后来东越果然反叛,杨仆又奉命攻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汉兵众强,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4分) (2)是时太农张成弗敢击,却就便处,坐畏懦诛。(4分) 14.淮南王刘安反对汉武帝出兵闽越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郡圃春晚 韩琦[注]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韩琦,北宋名相,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闲居相州时的作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春水溶溶、落蕊飘香的景象,“满”写出春水平岸的气象。 B.杨花尽日飞歇,林鸟时见时藏,虚实结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C.虽然生活闲静,诗人的病情没有减轻,内心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 D.诗歌描绘了郡圃的一派暮春景色,情景交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6.后人评价韩琦诗作“随时抒兴,亦多寄托遥深”。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诗中常出现“时”“空”对举的文句,借时空的广远寄寓内心的慨叹,杜甫《登高》中“ , ”即是如此。 (2)疫情期间,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树起道德精神的丰碑,我们可以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 , ”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 (3)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也用来比喻有利的时机或条件,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鲁迅说:“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究竟是如何在思想和写法上进行突破的,却是一个 的解释性命题。 《红楼梦》用多重嵌套的手法 小说的大结构。以 而又精巧自如的序曲为引线,用悲剧主体故事之外的神话寓言,来隐括全书深广的社会内容。全书有三重结构:“石——玉——石”的象征结构,“政治与爱情”的写实结构,“预言与应验”的谶纬结构。全书跌宕起伏,有时好像飞流直下,有时又如细水涓涓;忽而巨浪排空,奔腾澎湃,忽而清浅见底,游鱼可数;或成游涡,或成潜流,形成无比复杂而广阔的局面。 立体性的情节结构与复合性的主题意蕴共同构建了一个 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红学”研究依然长盛不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莫衷一是精心谋划 扑朔迷离 高深莫测 B.见仁见智惨淡经营 扑朔迷离 深不可测 C.见仁见智精心谋划 眼花缭乱 深不可测 D.莫衷一是惨淡经营 眼花缭乱 高深莫测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 B.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 C.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 D.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红学现象”,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后一轮实战测试中,5G技术在物品管理、画面传播、智慧防疫等方面的应用展现了疫情之下科技、简约的办赛智慧。 首先, ① ,避免了人员之间的接触。“5G+北斗”智能车联网业务平台的无人售货车和无人送餐车,可装载20余种食品,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客户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下单与取餐。同时试点部署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 ② ,消费者可以实现多场景下的“碰一碰”即时支付,( )。其次,5G为媒体服务提供了便利。云转播平台、5G背包等项目依次呈现,超低时延“隔屏对话”效果的云转播技术,无需 ③ ,降低了人工成本,也减轻了防疫压力。另外,可手持的智慧防疫一体机具备了仅凭身份证即可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等信息的功能,大大提高了防疫检查的效率。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体验无人零售所带来的灵活便捷 B.为无人零售带来更灵活便捷的体验 C.无人零售的体验变得更为灵活便捷 D.无人零售带来的灵活便捷被体验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执行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任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英雄辈出的中国航天员中,还有一位看似默默无闻却毫不逊色的传奇人物,他叫邓清明,23年前就已经入选首批航天员,但直到现在还是备份,无缘“飞天”。虽然是备份,但他训练不打折,内容、强度与“主份”完全一样。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