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1-24 16:14
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事大”往往是“英雄”的第一概念,最直接的表现是“武功或者法术高强”。但是英雄并不是一个技能概念,而是一个行为概念——学会七十二变之后的孙悟空并不能立即成为英雄,直到他用七十二变的能力降妖除魔后才成为了英雄。1982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为了救一位69岁坠入粪池的工人献出生命后引发全国大讨论。那个年代,大学生有多金贵众人皆知,于是“金子换石头,值不值”的论题就显得扎眼。“值不值得”的论调是一个逻辑偷换:把行为偷换为技能。因为在这场交换中,他们把“人”视作了可以估价交换的商品,在这场交换中,“人”的价值只表现为自身的技能,而完全罔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值不值得”论调者往往认为只有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才强调“英雄”,而西方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功利主义认知是“真正先进的文明”,因此对每一次个人的牺牲都持怀疑态度。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历史上很多舍己为人英雄行为的“质疑”,都有这个套路的影子。
且不说功利主义思想出现后,西方学术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其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批评,我们来看两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一是原汁原味的美国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有一个援助平民村落的任务。完成任务后,玩家会得到这样的评价:“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对战斗技能的熟稔,而是尽力去满足他人的意愿。今天,你证明了自己的英雄之心。”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英雄精神何其相似!第二个例子更为实际:震惊世界的美国佛罗里达枪击案中,出了一个少年英雄——15岁的美籍华人王孟杰。他在可以逃走的情况下为了给同学争取逃离时间留下来抵住了大门,多处中弹而牺牲。未成年人面对险境没有选择“保护好自己”,这似乎与部分人口中的“西方价值观”有背离,但美国人却给予了在他的棺木上覆盖星条旗的最高英雄待遇。
这说明,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文明并没有评价上的矛盾,舍己为人是全人类社会所推崇的美德,几千年来从未变过。“英雄”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而是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黏合剂。所有的英雄,都具有强烈的利他主义色彩,都代表着主流价值观,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来衡量英雄的成色是可笑而鄙猥的。
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发达,由此带来的个人主义思绪越来越浓重,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成为“陌生人”,这是客观的社会现象。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现象下,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把日益被物质生活割裂的人格重新黏合起来的最好办法,而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正是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的高级表现形式。无论历史和现代,对英雄的共同纪念和推崇都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一,每个有意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国家,都将这种行为和精神视为珍宝。
当然,我们也需要强调,对英雄精神的学习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在能力达不到英雄级别的情况下,要量力而行。这也是我们近几年屡屡强调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的原因。但见义智为不是见义勇为的反面,不是见义不为,不能混淆或者有意偷换。
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是英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以英雄精神来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不光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更是因为普遍的利他主义取向最终会让社会中的自己受益。
(摘编自李军《以英雄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量英雄的标准可能并不唯一,但“武功或者法术高强”肯定不是一个重要标准。
B.张华救人所引发的讨论,实质是部分人把人的自身价值简单地理解为自身的技能。
C.舆论对历史上很多英雄行为的“质疑”导致现实中一些人对英雄出现了认知偏差。
D.未成年人面对险境没有选择“保护好自己”的做法其实与西方的价值观念并不违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正反对比,文章论述了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文明的评价相同。
B.文章在论述学习英雄精神时通过概念辨析提出了正确的英雄学习观,富有辩证性。
C.文章先从英雄的概念入手展开论述,接着阐述现实生活中英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D.文章在论证上注重例证的使用,使文章彰显出了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的鲜明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值不值得”论调者的错误主要体现在逻辑认知层面,而非体现在价值观念层面。
B.只有维持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与国家才会真正把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视为珍宝。
C.“见义勇为”还只是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由此,我们更要强调“见义智为”。
D.正确认识“英雄”的定义和价值,崇敬英雄,弘扬英雄精神,对个人也大有裨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脊髓灰质炎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这种会致人瘫痪,有时还会致人死亡的疾病,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让人们惊恐不已。每年夏天,脊髓灰质炎发病人数都会激增,所以母亲都不让孩子去公共游泳池。就连最有特权的人也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病毒学家科普罗夫斯基决心要首先发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活疫苗含有经过减毒的野生病毒,它会在接种者体内造成轻度感染,进而产生抗体,但不会让接种者患病。相反,灭活疫苗中用于引起免疫应答的病毒经过化学或物理过程已经被杀死了。
然而,生于纽约的索尔克,他将胜过科普罗夫斯基,贏得率先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荣誉。索尔克的疫苗中含有野生的、被甲醛杀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的疫苗,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识别并作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
但是,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索尔克的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后面还需要加强注射,即使这样,似乎也不能阻止免疫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此外,索尔克的疫苗是肌内注射的,不能在咽喉或消化道壁——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入口——产生足够强的抗体。
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借由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口进入人体,随后在消化道内增殖,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没有疫苗的时代,这种感染在大多数人身上的表现都很温和,许多人感染了都不知道。只有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从消化道侵入血液,移动到脊髓和脑时,感染者才会瘫痪,甚至死亡。许多病毒学家相信,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而且,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接种者,在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相应的危险在于,粪便中的活疫苗病毒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突变,重新变成感染性病毒,从而传播脊髓灰质炎,而非保护人们。
制备活疫苗要实现微妙的平衡。科学家需要充分弱化病毒,阻止其致病,但是又不能过于弱化,让它无法造成轻微的感染来激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赢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的活疫苗。他从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29岁男性身上提取了血清和脑脊髓液,直接注射到小鼠脑中。在一只小鼠患上脊髓灰质炎后,他将它的脑和脊髓磨碎,注射给另外一组小鼠,以此类推注射了数组小鼠。接着,他从这些小鼠身上提取出病毒,依序注射到几组棉鼠脑中——同样是将受感染的脑和脊髓注射给每组新的棉鼠。以几代啮齿动物对病毒进行继代移种法培养,这种做法背后的观念是,随着病毒在不同物种间致病且适应,它在人体内致病的能力就会减弱,对于研制活疫苗而言,这个减毒过程至关重要。
1948年的一个冬夜,科普罗夫斯基吞服下自己研制的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一种含有脂肪的、黏稠的灰色糊状物,用他在组织捣碎机中粉碎的棉鼠的脑和脊髓制成。这种疫苗里含有野生的,但是已经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摘编自梅雷迪丝·瓦德曼《疫苗竞赛》,罗爽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索尔克的疫苗含有被杀死的病毒,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同。
B.索尔克的灭活疫苗通过肌内注射进入人体,而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安全。
C.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受污染的水传播,这为减毒活疫苗经污水传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创造了可能。
D.科学家既要保证接种者产生抗体,又不能让接种者患病,因此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介绍疫苗研发知识时讲述了两位病毒学家竞争研发疫苗的故事,这使文章通俗易懂,增强吸引力。
B.为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减毒疫苗弊大于利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科普罗夫斯基研制活疫苗的减毒过程。
C.文章使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疫苗的原理与区别,其中活疫苗含有活的病毒,只有实现微妙平衡才会有效。
D.文章讲述科普罗夫斯基吞服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细节,意在让读者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
6.为什么“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午餐
[英]毛姆
我是在剧场看戏时见到她的。如果不是有人提及她的名字,我想我都认不出她了。
“哦,好多年没见了。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你请我吃了一顿午餐。”
我怎么能不记得!
那是二十年前了,我在巴黎,收入刚够维持生计。她读了一本我写的书,来信谈论这本书。我回信表示感谢。不久我又收到她的信,说她路经巴黎,想同我谈谈,问我是否愿意中午请她在福约特餐厅随便吃点什么。福约特是法国议员光顾的地方,它远远超出我的经济能力,我从来不敢问津。但她的恭维话让我无法对一位女士说“不”。我还有八十个法郎可以维持到月底。一顿便餐不会超过十五个法郎,如果后半月不喝咖啡的话,我没准可以对付过去。
她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年轻、迷人。实际上,她是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她那一口为数众多、超过了实际需要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给我印象颇深。她很健谈,好像很愿意谈论关于我的事情,我洗耳恭听。
菜单来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价钱比我预料的要贵得多。但她说的话叫我放了心。
“我午餐从来不吃什么东西。”她说。
“嗨,别那么说!”我慷慨地答道。
“我向来只吃一道菜。我或许可以吃点鱼,不知他们有没有鲑鱼。”
吃鲑鱼的季节还略嫌早了一点,但我还是问了侍者。有的,刚刚进了鲑鱼,这是今年的头一条。侍者问她还要不要吃点什么。
“不,我向来只吃一道菜。”她答道,“除非你有点鱼子酱,我是从不介意的。”
我的心微微一沉。我知道我吃不起鱼子酱的,但我又不能直说。我告诉侍者一定要拿鱼子酱来,我为自己点了最便宜的菜——羊排。
“我认为你吃肉是很欠考虑的,”她说,“你吃了这种油腻的东西后怎么工作?”
接下来是饮料。
“我午餐从来不喝什么东西。”她说。
“我也不喝。”我马上也说。
“除非有白葡萄酒,”她接着说,就像我没说话似的。
“法国白葡萄酒非常清淡,极有利于消化。”
“你想要点什么?”我问道,口气很客气,但不十分热情。
她对我友好地粲然一笑,露出她雪白的牙齿。
“我的医生只让我喝香槟。”我想我有点面色苍白了。我要了半瓶香槟酒,并漫不经心地提到我的医生绝对禁止我喝香槟。
“那你喝什么呢?”
“水。”
她边吃边愉快地谈论着文学艺术。而我心里却盘算着这顿饭得花多少钱。当我的羊排上来后,她很严肃地批评起我来。“我看,你已经成了习惯,午餐爱吃油腻的东西。这绝对是一个错误。你为什么不学我的样子只吃一道菜呢?我敢肯定那样你会舒服得多。”
侍者又拿着菜单走过来,我便说:“我是打算只吃一道菜。”
她轻轻一个手势,让侍者站在一边。
“不,不,我午餐从不吃什么东西,只吃一丁点,决不多吃,我吃那点东西也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借此谈谈话。我恐怕吃不下任何东西了,除非他们有那种大芦笋。吃不到芦笋就离开巴黎我会很遗憾的。”
我的心一沉。我知道价格贵得吓人。
我使劲盼着侍者说“没有”。愉快的笑容展现在他脸上,“我们有这种罕见的珍品!”
“我一点都不饿,”我的客人叹道,“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不介意吃点。”
我点了芦笋。“你不吃点吗?”
“不,我从不吃芦笋。”
“我知道有人不爱芦笋。事实上,你吃肉太多影响了食欲。”
我陷入恐慌,现在不是能剩下多少生活费,而是够不够付账。如果我还差十法郎,不得不向她借,那将十分难堪。我不能让自己陷入那种境地。如果账单超过了这个数目,我打定主意把手伸到口袋里,然后戏剧性地大叫一声,说钱包被偷了。当然,如果她的钱也不够付账就更难堪了。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把我的表留下来并说好我以后回来付账。芦笋上来了,我一面看着这可恶的女人贪婪地吞咽着芦笋,一面彬彬有礼地谈论着戏剧。她终于吃完了。
到现在我已无所顾忌了,所以我给自己叫了咖啡,给她叫了冰淇淋和咖啡。
她边吃冰淇淋边说:“我是从不吃午餐的,顶多吃一道菜!”
“哦,我明白了。”
接着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那个侍者,又提着一只装满了硕大桃子的大篮子走来,这些桃子红得像纯真少女的脸蛋,不过,桃子真是还没到上市的季节啊,天知道它们值多少钱!
我的客人,边说着话边心不在焉地拿起一个来。
“你看,你吃了那么多肉把肚子撑饱了。”(我那一块小得可怜的羊排!)
“你再也吃不下东西了。而我只是随便吃了一点,我还可以再品尝一只桃子。”
账单来了,付完账后我的钱还不够付像样的小费。她的目光在我留给侍者的三法郎上停了一小会儿,我知道她是觉得我很吝啬。可我已是囊空如洗了。
“学我的样子,”当我们握手道别时她说,“午餐顶多吃一道菜。”
“今后我会做得比那更好,”我回敬道,“我今天晚餐什么都不吃了。”
……但我终于报了仇,我并不是爱报复的人,但当上帝插手这件事,我情愿心满意足地看着这个结局。
现在她的体重已达三百磅。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打破常规,作者用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帮助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B.小说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妙趣横生而又富有暗示意味,对女人牙齿的描写就体现了这一特征。
C.“今后我会做得比那更好”一语双关:“我”表面接受批评,实则暗示“我”要吸取教训。
D.小说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冷嘲热讽于字里行间,而又不露声色。
8.小说为何三番五次写“她”表明自己午餐不吃东西,即使吃也吃得很少?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现在她的体重已达三百磅”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