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9-02 09:10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勤俭节约思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绵延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人具有标识性的美德。 对勤俭节约思想进行伦理溯源,有助于厘清勤俭节约的内涵特质和精神本质。
原始初民运用简易的工具对自然进行有限开发,所得物资有限,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 下生存,必须以“勤”开源,以“俭”节流。故而,勤俭节约最初属于生存论层面,是对生 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勤俭节约从生存论层面转变为思想价值层面且获得较高的道德地 位,成为修身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归于先贤的伦理论述和精神提升。老子在《道德经》中提 出“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强调无为而治,知足不争,认 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对物质的过度欲望必然成为生存的负担,唯有“去甚,去 奢,去泰”,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从正面提出“俭近仁” 的伦理要求,将节俭视为重要的美德,强调通过克制对物质的欲望,完成个体人格的自我提 升。后人对先秦伦理中“俭”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三国时诸葛亮所著《诫子书》中的“俭 以养德”流传甚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专门为其子司马康撰写 了《训俭示康》,强调“德者皆由俭来也”。节俭不断与美德相连,使“节俭”不再是个体 行为层面的特殊事件,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层面,成为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
勤俭节约作为道德精神在微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善,也作为伦理规范在中观、宏观上引领 家庭和国家的善,是持家和安邦的共同价值要求。以“勤俭节约”来修身、齐家从而治国、 平天下,是历来家训家规家风中的重要内容。对子孙后代强调勤俭,意在通过勤劳来开源并 创造劳动成果,通过节俭保存家庭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子孙后代认同勤劳能创造价值 的正确劳动观,从而践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道德意志,通过每个成员的努力,使家 庭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家国一体的伦理文化作用下,“克勤 克俭”的思想从家庭层面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强调“足国之道,节用裕用,而善藏有余” 的安邦之道。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是专门论述勤俭节约的重要文章,强调无论 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运行,都是“俭节则昌,淫逸则亡”。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俭以养德”的道德劝诫与“俭以养廉” 的伦理规定双向推进,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俭文化”。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人品德 修养的重要内核、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繁荣的基本保障,最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标识。
(摘编自刘霞《新时代的勤俭节约教育:伦理意蕴与路径选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原始初民起,勤俭节约思想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人具有标识性的美德。
B.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强调摒弃欲望,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C.诸葛亮和司马光都很注重培养后代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并为此专门撰写了文章。
D.勤俭节约既关乎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与家门的盛衰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勤俭节约思想进行了伦理溯源,并从道德精神和伦理规范两个方面深入展开论述。
B.文章第二段以时间为序,梳理了勤俭节约思想在伦理型文化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C.文章对勤俭节约思想的论述,正反结合,详略得当,突出了它对于治国安邦的特别价值。
D.文章大量引用古人关于勤俭节约的言论,涉及儒道墨等不同流派,材料丰富,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先贤的伦理论述和精神提升,勤俭节约很难从生存论层面上升到思想价值层面, 并获得较高道德地位。
B.儒家提出的“俭近仁”的主张,使“节俭”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层面,并且成为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
C.“克勤克俭”思想能从家庭层面扩展到国家层面,与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伦理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D.勤俭节约思想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在新时代既要继承又要发展,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不用绑定银行卡,“碰一碰”即可支付,离开网络一样好使;资金实时到账,没有手续 费;交易可控匿名……
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试点测试。
2020年6月,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累计交易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2020年 10月,增加上海等6个试点测试区。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既有利于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 交易和个人信息安全,又有助于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 博鳌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有巨大的零售市场,数字人民币能够提供更方便有 效的支付方式,有利于实现零售系统的升级换代,在实体经济领域大显身手。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还可能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和经济 模式。”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表示,中国发展数字货币有很多优势。一方面,相应的 基础设施、支付体系相对完备;另一方面,消费者、商家等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更高。梅 新育认为,新冠疫情导致世界各地形成新的消费和支付习惯,数字货币将提升跨境结算效率, 扩大国家影响。同时,金融和商业领域创新将加速,个性化解决方案变成可能,最终帮助消 费者、家庭、企业提升财务健康状况。
(摘编自彭训文《数字人民币离我们越来越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4月28日)
材料二:
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全国“10+1”地区及场景进行测试,反响热烈。与形形色色的虚 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有何不同?
“以比特币、天秤币为代表,目前全球虚拟货币的数量高达约8000种,但数字人民币 与它们有本质不同。”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作为 法定货币的一种形式,将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注】而虚拟货币的本 质是虚拟商品,作为一种投机资产,由私人部门运营,不是也不会成为货币。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落地应用问题,董希淼表示,应构建开放、包容、共赢的数字人民 币生态系统,并逐步完善,让数字人民币深入人心。
(摘编自郭子源《加快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经济日报》2021年6月17日)
材料三:
当前全球众多国家一边围堵打压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代币,一边加快研究以 国家信用为支撑的央行数字货币,从短期来看,其主要动力源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比特 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高流通性已经构成对于法币的挑战,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造成世界货币 体系变迁的可能性已经产生;其次是马斯克等世界级大V鼓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导致 加密数字代币交易市场的涉众性迅速扩大,参与投资的人数巨大,容易引发社会震荡;再次, 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交易价格暴涨暴跌,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舆情产生了强烈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之所以能够敏捷回应和快速推进,与我国的数字中国战略以及全球变革有莫大关系:第一,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数字中国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建设,需要相应的数字货币和数字金融作支持。第二,加密数字代币潮流冲击,尤其是脸书公司计划发行天秤币之后,我国明显加快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试点的速度。第三,全球各国都在争取推出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形成世界竞争的格局,中国作为走在世界数字化前列的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势在必行。
但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金融基础设施还不适应央行数字货币运行,为稳妥推进,我国 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下一步整个金融体系要适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流动、支付、使用, 甚至经济社会的每一个机体都要适应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助推数字经 济、数字社会的崛起。
(摘编自黄震《数字人民币引领全球性变革》,《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6期)
【注】背书:经济学名词。指权利与责任的全部承担。
4.下列对“虚拟货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虚拟货币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代币,和“以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人民币本质有别。
B.虚拟货币数量目前高达约8000种,因而产生的高流通性可能会造成世界货币体系变迁。
C.虚拟货币交易涉众性迅速扩大,交易价格暴涨暴跌,对全球金融及社会的稳定不无冲击。
D.虚拟货币潮流是各国加快研究数字货币的主要短期动力源,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势在必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在全国“10+1”地区及场景进行测试,截至2020年6月,累计 交易金额超过300亿元,反响热烈。
B.由于相应基础设施与支付体系相对完备,电子支付接受程度较高,中国走在了世界数字 化前列,发展数字货币也优势明显。
C.我国之所以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发展策略,主要是由于当下的金融基础 设施还不能适应央行数字货币运行。
D.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应用,需要构建并完善开放、包容、共赢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推 动经济社会的每一个机体与之适应。
6.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数字人民币在不同层面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民的鱼
苏童
春节临近,鱼的末日也来临了。
鱼在香椿树街来来往往。多少鱼呀!有的鱼威风,是从小轿车上下来的,有的鱼坐着面包车拖拉机来,也有的鱼挂在自行车把上,委屈地晃荡了一路,撅着嘴来到居林生家的天井。那么多鱼把柳月芳忙坏了。她刚出门倒去一大盆污水,想起缸不够用,就跑到张慧琴家,说是腌雪里蕻。张慧琴撇着嘴,什么雪里蕻,你们家的鱼腥一条街了。柳月芳有点尴尬,就那么几条鱼,哪能腥一条街!我们家老居最反感别人送年货了。不骗你,腌菜用。柳月芳借回缸却忘了盆,后来张慧琴就敲门了。
张慧琴侧着身子看天井里的鱼,整整齐齐,像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张慧琴笑起来,
腌这么多雪里蕻?
人家亲眼看见,柳月芳也就不瞒了,不瞒你,都是内部价,便宜。
张慧琴也不点破,指着一只缸笑着说,怎么把鱼头扔了?柳月芳说,我一个人哪忙得过来?
张慧琴天生热心肠,后来就蹲在居家的天井里,和柳月芳组成一条流水线。
这么大一条鱼,够一大家子吃两天了。张慧琴抚摩着一条大青鱼,你好福气呀。
什么好福气?柳月芳偏要装傻。
你好福气呀!张慧琴叹了口气。
柳月芳偷偷瞟了她一眼,与其说是充满妒意,不如说是哀伤自怜。柳月芳没说什么,拎 出一条大鲤鱼往张慧琴脚下一掷,别跟我客气,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张慧琴没有推辞,说,你不要跟我客气的。
柳月芳突然发现盆里还有一堆鱼头,原准备送给王德基,柳月芳决定改送张慧琴。鱼头 你们吃不吃?本来送王德基的,他老是帮我家拉煤,你要,就给你。
怎么不吃?张慧琴说,鱼身上的东西,除了胆都能吃,不瞒你说,我最爱吃鱼头了。
隔天柳月芳走过张慧琴家的厨房,闻到一股扑鼻的鲜香,什么菜这么香?你给我的鱼头 呀,进来尝一尝?柳月芳说,我们家不吃鱼头。话一出口便后悔,把好好的一份人情弄薄了。
鱼促进了柳月芳和张慧琴的感情。她们互赠拿手好菜,柳月芳善于做腌鱼,这大家也能想见,但张慧琴不一样,她是巧妇能做无米之炊,菜馄饨好吃,盐水毛豆好吃,白切肚肺好吃。有一回柳月芳看见她喝一碗汤,海带葱花,尝了一口,居然也很好吃!
柳月芳真心赞赏女邻居的厨艺,加之居林生结交多,凡是有一定规模的家宴,必央求张 慧琴帮忙。张慧琴从不推辞,在居家厨房就像在自家一样。张慧琴爱听表扬,这边忙着那边 还听客人反响,反响当然很好,大家大夸柳月芳的厨艺,张慧琴也不计较,捂着嘴咯咯地笑。
宴席散了,柳月芳总过意不去。张慧琴说,我把鱼头端回家就行。
据柳月芳后来说,那几年她送给张慧琴的鱼头可以装一卡车。大家都记得鱼的风光岁月 也是居林生的风光岁月,而居林生风光,张慧琴也沾光。
不知从哪年开始,人们不送鱼了,开始与世界接轨,送西洋参,龟鳖丸。再后来,居林 生也失意了,每年送礼高峰的时候,居家冷冷清清,有时候迎着暮色看见一个人,还是居林 生自己。
居家失意,张慧琴家却红火起来。大家一致认为是靠大儿子东风。东风没有工作,干个 体户,结果偏偏发了家!东风从海上走私香烟,每次回来,人晒得像一根木炭,一身汗臭和 海腥,但是怀里揣着一塑料袋的钱。张慧琴提心吊胆,死活不让儿子再去。
东风就开了那个餐馆,主打产品是鱼头,厨师就是张慧琴。
大家都挡不住东风鱼头馆的诱惑,加上街坊邻居八折优惠,简直门庭若市。但柳月芳一 家从没去过。
张慧琴一直劝说柳月芳,她说,知道你们不吃鱼头,我做别的还不行吗?柳月芳还是固 执地微笑着。你不用客气,你们做生意,不是慈善,怎么能白吃?张慧琴说,我吃过你们家 多少东西,不也是白吃嘛。柳月芳还是微笑,不一样,不一样了。张慧琴听出了别的味道, 她是聪明人,她抓住柳月芳的手,用力晃了晃,这客请定了,你给面子就自己来,不给面子 就五花大绑地来!
张慧琴终于打动了柳月芳,柳月芳带着居林生和儿子居强,还有居强的女朋友去了东风
鱼头馆。柳月芳一坐下就瞥见了糯米糖藕,那是她最爱吃的,白切猪肝,那是居林生爱吃的,
甚至还有儿子爱吃的凉拌豆腐。柳月芳百感交集。
正如张慧琴许诺的那样,桌上没有鱼头。可是当张慧琴亲手端上一锅老鸭汤时,居强的 女朋友小声地嘀咕,这家馆子不是鱼头最有名吗?
居强有点尴尬,用手盖着嘴向女朋友解释。那姑娘抓着居强的耳朵就说:你前天还吃鱼 头的!
张慧琴咯咯笑起来,鱼头最好吃,居强你不光要陪女朋友吃,还要陪你父母吃!
宴席的格调急转直下,鱼头变成了某种象征,涉及对姑娘的关爱,对张慧琴的尊重,也 隐隐涉及当事者对变革的态度。
柳月芳有点窘,我哪有这么挑剔?问老居吃不吃。张慧琴乘胜追击,老居呀,你疼不疼 儿子,疼不疼儿媳妇?居林生毕竟是居林生,能认清形势,也善于表态,上鱼头!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鱼头本来就可以吃嘛!
居林生柳月芳吃了红烧鱼头,还喝了一碗鱼头白汤!张慧琴后来绘声绘色地向别人描述
居林生说,鱼头,味道很不错嘛。
柳月芳说,好吃,没想到鱼头这么好吃。
居强近来迷上了文学创作,那天他偶得小诗一首:
年年有鱼
年年有余
有鱼的世界多么美丽
有鱼的世界多么富裕
居强那女朋友只顾吱溜吱溜喝汤,别念了别念了,什么破诗!
(《北京文学》2002年第九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道出“鱼的末日”,与之对应恰是人的“春节临近”,在悲喜始末之间,隐含 着作者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与追求。
B.小说善用对比刻画人物。例如居林生“最反感别人送年货”,但收到的鱼“腥一条街了”, 柳月芳“不瞒了”终究还是瞒了。
C.小说最后描写居强的女朋友“喝汤”评诗的场景,既突出鱼头汤的美味,也留下较为丰 富的阅读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D.小说叙述视角灵活多变,既有旁观者的客观中立,又有当事人的敏感与亲切,叙述语言 寓庄于谐,机智幽默,含义隽永。
8.初入东风鱼头馆,柳月芳为什么“百感交集”?请简要分析。(6分)
9.请探究小说以“人民的鱼”为标题的深刻用意。(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