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8-22 10:21
参考答案
1.C
2.B
3.C
4.从整体上看,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
5.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答对3点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因而……”表述不当,属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可知,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但它与“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构不成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本选项属答非所问。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
作答此题首先要确定材料二的核心观点: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A、B、D三项体现的都是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C.《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并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故选C。
6.B
7.C
8.①第一次突出主人公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②第二次写主人公自身价值受到重视,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③第三次突出主人公不注重一己得失、坚守自我的高贵品质。
9.①专业教育存在缺陷,医疗人员缺乏专业培养,以致霍乱来临时慌乱不堪。②有关部门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有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③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医疗队进村遭遇抵抗,村民认为医疗队小题大做。④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待遇,闻达临危受命,医疗队付出巨大努力消灭疫情后没有出现“期待的辉煌”。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B.“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防疫条件的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错,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防疫工作的轻视。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错,此时设备还未完善;另外结合原文“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可知,人物的心情应该是“激动兴奋”。
10.B
11.D
12.C
13.(1)岳州郡守拘捕他们全家,不论老少都进行拷打,(他始终)不肯承认。改换交付唐介审讯他们,(唐介也)没有(发现)别的证据。
(2)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
14.①唐介本人抗言直谏,有忠直之行;②大臣为其求情;③仁宗有所悔悟;④梅尧臣等人写诗赞美。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唐介为人正直孤高,凭敢于进言被人忌惮,每次言官空缺,大臣们都希望唐介来担任,看他的风采。等到病情危急,皇帝亲自慰问流泪,后来亲自到他家中哀悼哭泣,因为唐介家中的画像不像他,命令把皇宫中过去收藏的画像赐给他家。
“言官缺”句意完整,如果在“众”后断开,则“皆望”就没有主语,故在“众”前断开,排除A、C两项。
“比疾亟”作状语,用在句首,其后断开,“帝”作“临问流涕”的主语,“帝”前断开,排除D。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以头叩地后停留而不抬起”错。顿首是以头叩地即抬起而不停留。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同僚们一直支持他”错。由“独抗言”可知他并未得到同僚的一直支持。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无,不论;楚掠,拷打;属,交付;验,证据。
(2)得分点:凡,所有;景,大;殷,深;道著,治道显著。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可知,唐介本人抗言直谏,有忠直之行;
由“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可知,有大臣为其求情;
由“帝旋悟,改置英州。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可知,仁宗有所悔悟;
由“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可知,梅尧臣等人写诗赞美。
参考译文:
唐介,字子方。科举考试及第,担任武陵县尉,调任岳州平江县令。百姓李氏富有但是很吝啬,官吏们向他索取财物得不到满足,就诬告他杀人祭鬼。岳州郡守拘捕他们全家,不论老少都进行拷打,他始终不肯承认。改换交付唐介审讯他们,没有别的证据。太守大怒,向朝廷报告,朝廷派御史方偕换到别的监狱另审,他审讯结果与唐介相同。太守以下都获罪。方偕受到朝廷赏赐,唐介从未自己谈起这件事。唐介任丘县知县,正处在辽使往来的道路上,驿吏因为辽使勒索以致耗尽家产,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下令说:“不是规定所应该提供的,一切都不给。(只要)谁稍微毁坏我们的东西,就把他抓起来。”(辽使)都顺从地离开了。唐介被召回京城任监察御史,皇家寺庙启圣院新造“龙凤车”,皇宫拿出用珠宝美玉来装饰,便进言说:“这里是太宗的牌位所在,不可喧闹亵渎;后宫稀奇奢侈的器具,也不能超出制度的规定。”仁宗皇帝立即下令毁了龙凤车。张尧佐突然被任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四使,唐介与包拯等极力争论,又请中丞王举正留下百官集体在朝廷上向皇上论争,削去了他的两个使职。没多久,又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兼任河阳知府。唐介对同僚说:“这是皇上要给张尧佐宣徽使这一职位,而借何阳知府这个虚名罢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同僚们都模棱两可,只有唐介上言抗争。仁宗大怒,唐介被贬到春州担任别驾。王举正向皇上说这种处罚太重,皇上马上有所醒悟,改贬英州。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梅尧臣、李师中都写诗赞美唐介,从此他的忠直声誉传遍天下,士大夫都称他是真正的御史,称呼他时一定称他唐子方而不敢直呼他的名。几个月后,征召他担任殿中侍御史,派使者催促他赶紧到京城。皇帝慰劳他说:“您从被贬官以来,从没有写秘密书信到京城,可以说是不改变自己所坚持的事。”唐介叩头感谢,进谏更加没有顾忌。过些日子请求说:“我既然承担言官的职责,进言不能实行将会坚定的争论,争论严重了会连累陛下,希望能够解除职务。”调任江东转运使。治平元年,唐介被召任御史中丞。英宗对唐介说:“你在先朝有敢于直言的声望,因此我才任用你,不是因为大臣们进言。”唐介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陛下太过相信别人对我的夸奖了,我愿意尽忠尽力。自古以来想求得天下大治的君主,也不一定要有超凡的谋略,重要的是顺乎人心罢了。”唐介为人正直孤高,凭敢于进言被人忌惮,每次言官空缺,大臣们都希望唐介来担任,看他的风采。等到病情危急,皇帝亲自慰问流泪,后来亲自到他家中哀悼哭泣,因为唐介家中的画像不像他,命令把皇宫中过去收藏的画像赐给他家。
15.B
16.①对友人功成身退的赞誉之情。友人在中年时被委以重任,受到两代皇帝的恩宠,晚年辞官被批准,恩遇不浅。②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友人从此别去,以垂老之身远赴万里之外的黔川,诗人既有不舍又有担忧。③对友人晚景凄凉的悲伤之情。友人只因父亲曾在黔川任职,于是去投靠异乡的门生,孤苦哀愁,后世难继。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表达的心情完全相同”错误。并不完全相同。孙德谕虽然思乡心切,但辞官后仍感到孤苦哀愁,后世难继,有悲观情绪;而陶潜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弃官后如释重负,归心似箭。
17.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覆压三百余里 骊山北构而西折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覆”“骊”“澄”“簇”。
18.C
19.D
20.C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否则:连词,如果不是这样。相反:连词,用在下文句首或句中,表示转折或递进关系。此处“对于不是真正读者的人来说”已经列举出“不是这样”的情况,不能再用“否则”,否则就重复了,故选“相反”。
凝聚:聚集;积聚。会聚:聚集(多用于人)。此处搭配的是抽象的“精神”,应用“凝聚”。
无所不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众所周知:人们普遍都知道。此处与后文“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相对,“人所不知”的反义词当然应该是“众所周知”。
自惭形秽:泛指自愧不如别人。自愧不如: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此处没有与具体的人比较,应选“自惭形秽”。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下文“换言之,唯有读书,才能使一个人加入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传承中”可见,要衔接上文,其陈述对象必须是“读书”,排除AC;
再从后文“对于不是真正读者的人来说……他们无法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可知,应该先享用,再占有,排除B。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把书籍比作“人类精神文明的食粮”,把从书籍中获得的知识和道理比作“吸收营养”,运用比喻手法。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运用夸张,“猿猱欲度愁攀援”说猿猱发愁,运用拟人。
B.“丝竹”代指管弦音乐,“案牍”代指繁忙公务,运用借代手法。
C.把漂泊的征人比作“征蓬”,是比喻手法。
D.把明月拟人,说自己的愁心能随风到夜郎西,采用比拟手法。
故选C。
2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 越国以鄙远,意思是“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当作(秦国的)东部边邑”。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故选B。
2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B.判断句,标志是“是……也”。
A.省略句,“辞曰”前面省略主语“烛之武”:
C.省略句,“军”后省略介词“于”;
D.省略句,“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之”。
故选B。
2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
D.“贾政看了喜不自胜,便分别奖励了宝玉和贾兰两把扇子”错误,就奖励给宝玉两把扇子,贾兰没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