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A 2.B 3.C 4.①首先由纪念袁隆平的场面,引出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的贡献。②接着从精神、品格两个方面阐释他的精神财富。③又从时代的需要、人生的需要阐释纪念的意义。④最后引用钟南山团队的悼文,发出自我璀璨的倡议。 5.(1)仰望星空的理想。(要拥有为人类服务精神和坚定的理想)(2)脚踏实的品格。(要有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知难而上的精神)(3)锲而不舍的坚守。(要有执着于某一项事业,锲而不舍做到底“工匠精神”)(4)持之以恒的追求。(要有坚定的方向目标追求,并持之以恒)(答出三点即可)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A.“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表述有误,选文材料一第二段为“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砒霜治疗白血病、石杉碱甲治疗失忆、青蒿素抗疟疾”错误,由“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可知,只有芍药苷防止血管再狭窄是医活血化瘀治则。 C.“只要……就一定”说法过于绝对,由“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可知,原文是必要条件,选项是充分条件。 D.“都能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坚定目标、坚持下去’像袁隆平那样的自我英雄”错误,原文是“我们每个奋斗的个体,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我们可以像袁隆平那样,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坚定目标就能够坚持下去的人”。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C.从材料二第9段可以看出,作者心目中的“榜样”“英雄”是“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后来人,是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而选项中的周作人“曾出任南京伪政府要职”,不能支持文章“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观点。 故选C。 6.D 7.C 8.(1)书中语言优美。读完“词藻警人,余香满口”。(2)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吸引人。让林黛玉想象了很多,感觉非常“有趣”,甚至走神。 9.(1)惜花之情。林黛玉说贾宝玉把花放到水里“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写出了林黛玉爱花、惜花之情。(2)伤花之情。林黛玉听到戏曲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感慨缠绵,感叹世人不解曲中滋味。想到诗词中“水流花谢”“流水落花”“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触动了自己的内心,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不由得伤感。(意思对即可)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思想内容的能力。 A.“就比较委婉的批评了贾宝玉”错误,黛玉没有批评宝玉,只是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 B.“是因为林黛玉反对她看这些‘淫词艳曲’”错误,林黛玉没有反对宝玉读,宝玉只是说“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C.“说明林黛玉性格是比较活泼可爱的”错误,黛玉只是跟宝玉比较熟悉,并没有体现出活泼的性格来。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愁多病身’的林黛玉形象”错误,文中节选部分,只写出了多愁,比如“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但是看不出多病。 10.C 11.C 12.B 13.(1)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2)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 14.“赂秦而力亏”“韩魏附秦”(意思对即可)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尝读六国世家”,“世家”是《史记》种的一部分,是“读”的宾语,之后断开,排除AD; “以攻山西千里之秦”,“以”表目的,之前断开,排除B。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错误,山东,战国时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中的‘山东’就是这个意思”错误,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秦以外的六国。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是为了证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有所不妥”错误,苏辙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为了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苟”,表假设,假如;“以”,凭借;“天下之大”,定语后置,这样大的国家;“故事”,先例。 (2)中“委”,对付;“休息”,休养生息;“阴”,暗中。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论证观点的能力。 苏洵《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赂秦而力亏”的精辟论点,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苏辙《六国论》从“韩魏附秦”的角度立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参考译文: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选自苏洵《六国论》)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苏辙《六国论》) 15.B 16.同:两首诗歌都写出了诗人登上岳阳楼,面对宏伟壮丽的景象,喜悦激动,心潮澎湃,表达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 异: (1)李诗心情喜悦,豪情满怀。大雁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为诗人衔来好月,作者流放遇赦,心情轻快,喜不自禁。结尾又写自己观景醉酒,凉风吹醒,其超脱豁达,潇洒自如,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2)杜诗心情沉重,凄苦悲伤。在壮景之后转笔写无亲朋音信的孤单、孤舟漂泊的凄苦、国家战乱北归无望的悲愁。国家满目疮痍,自己却报国无门,只能空倚栏杆,泪洒洞庭,悲苦至深。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的能力。 B.“虚写诗人醉后的感受”错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习习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因此不是虚写。 17.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沙场秋点兵 气吞万里如虎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注意“覆”“隔”“离”“德”的书写。 18.C 19.①“冻云阴雾”“病柳愁花”和“鲜艳的朝霞”既指自然景物,又暗示薛宝钗、林黛玉和史湘云三人。 ②双关手法丰富了文章内涵,使表达更含蓄。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组,酣睡:指香甜酣畅的睡眠,常用于描写人们睡得安静恬静。鼾睡:指熟睡而打呼噜,常用于描写人们睡得熟且打呼噜。语境指湘云在石板凳上因醉酒而睡得香甜,应填入“酣睡”。 第二组,红香零乱:花瓣零碎杂乱。红香散乱:花瓣分散杂乱。语境中指花瓣纷纷落在湘云的身上,没有“零碎”之意,强调的是多,故填入“红香散乱”。 第三组,不同流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与众不同:与其他人不一样。语境“就在于她既天真又热情的性格”,强调湘云不落入俗套的品格,故应填入“不同流俗”。 第四组,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专诚:专一而真诚。语境指湘云把得到的几个绛石戒指专门“分赠给朋友们”,故应填入“专程”。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冻云阴雾”指薛宝钗;“病柳愁花”指林黛玉,“态生两靥之愁”“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鲜艳的朝霞”,指史湘云,以一股魏晋名士的风流之态独立于众姐妹之外,如一片最鲜艳的朝霞辉耀天际。所以“冻云阴雾”“病柳愁花”和“鲜艳的朝霞”字面意思指自然景物,深层次又暗示薛宝钗、林黛玉和史湘云三人。 这种修辞手法叫“双关”,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手法丰富了文章内涵,使表达更含蓄,使读者反复品读才能悟出深意。“人会顿然觉得眼前一亮,心胸开朗”,可知史湘云很是被读者喜爱。 20.①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 ②多了解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 21.①删掉“使得” ②“感悟初心使命”与“追思先辈事迹”调换位置 22.①寄人篱下的命运。②多愁善感的个性。③前夜去宝玉处,晴雯不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她失望伤心。④次日正遇上饯花之期,心中无尽的感伤难以排遣,于是寄情于花,借葬花以解绵绵愁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