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濬,字禹川,河间人。濬倜傥不羁,涉猎文史,好大言,为士友之所摈弃。不得志乃赢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 昭宗初在藩邸,深嫉宦官,复恭有援立大勋,恃恩任事,上心不平之。当时趋向者,多言濬有方略,能画大计,复用为宰相、判度支。上尝问濬:“致理何事最急?”对曰:“莫若强兵。兵强而天下服。”上由是专务搜补兵甲,欲以武功胜天下。 乾宁二年,三镇杀韦昭度。帝召孔纬欲大用,亦以濬为兵部尚书,又领天下租庸使。三年,天子幸华州,罢濬使务,守尚书右仆射。上疏乞致仕,授左仆射致仕。乃还洛阳,居于长水县别墅。濬虽退居山墅,朝廷或有得失,必章疏上言。刘季述乱,濬徒步入洛,泣谕张全义,并致书诸藩,请谋王室之难。王师范青州起兵,欲取濬为谋主。事虽不果,其迹颇泄。朱全忠将图篡代,惧濬构乱四方,不欲显诛,密讽张全义令图之。乃令牙将杨麟率健卒五十人,有如劫盗,围其墅而杀之,天复三年十二月晦夜也。 永宁县吏叶彦者,张氏待之素厚。杨麟之来,彦知之,告濬第二子格曰:“相公之祸不可免,郎君宜自为谋。”格、濬父子号咷而已。濬谓格曰:“留则并命,去或可免。汝自图之,勿以吾为累,冀存后祀也。”格拜辞而去。叶彦率义士三十人,送渡汉江而旋。格由荆江上峡入蜀。王建僭号,用为宰相。中兴平蜀,任圜携格而还。格感叶彦之惠,访之,身已殁,而厚报其家。 (节选自《旧唐书》《新唐书》相关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志/乃嬴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 B.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 C.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 D.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为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名字,其内容多与本名的意义有关联。 B.乾宁,是唐昭宗的年号。年号是帝王用于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离职。 D.晦,指农历每月的三十日,“戊申晦”(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晦”就是此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濬深受重用。皇帝认为他有谋略,能筹划大计,于是多次提拔他,先后授予他宰相、兵部尚书等职位。 B.张濬注重武功。皇帝询问治理天下最急迫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说建立强大军队才能让天下人慑服。 C.张濬关心国事。他一直关注朝政得失,即使在退居洛阳之后,还是经常上疏说明自己对朝政的一些看法。 D.张濬力图匡复。他曾经哭劝张全义,并且写信给藩镇请求勤王,这也是他后来招致杀身之祸的因素之一。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朱全忠将图篡代,惧濬构乱四方,不欲显诛,密讽张全义令图之。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叶彦是如何帮助张格逃离险境的?后来又得到怎样的回报?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张十八所居 韩愈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蛙讙桥未扫,蝉嘒①门长扃。 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 (注)①嘒(huì):拟声词,蝉叫声或乐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友人张十八居所的环境,虽是一条烂泥淤积的水沟,水面上却有着青青的浮萍。 B.青蛙在池塘声声欢叫,蝉儿在门前树上高鸣,张十八家门虽设而常关,写出了其闲适。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张十八不但官阶比一般官员高,而且写作诗文的水平也很高。 D.诗歌融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为一炉,没有太多华丽词藻,但写人写事高人一等。 16.从诗歌尾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态度和品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的调皮可爱和男子的憨厚痴情。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的原因。 (3)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分别写出了日出前后群峰的形态,运用比喻,生动传神。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关于“小年习俗”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灶壁称做“壁”,不准确,灶壁更像砖砌的格子橱。下部的格子是放油盐酱醋瓶瓶罐罐的,上部的大片空白处绘有灶画——无非是灵芝双燕、喜鹊登梅、五谷丰登之类的吉祥主题。烟突旁有个小小的壁龛,就是灶神老爷的办事处,称为“灶山”。 腊月廿三要送灶,送灶神老爷到玉帝那里参加年会,汇报工作,吃过饭,在镬盖上点上香烛,(①),家里男人过来打个拱,嘴里________:“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太平。”祭祀毕,将灶神老爷的纸马连同灶帘一起送到门外焚化,再化点纸锭什么的充做老爷的车马费,撒点黄豆什么的充做老爷坐骑的马料。当然还要放几个爆竹的,喊声“送灶神老爷上天了”就算完事。糖团子和麦芽糖都是甜的,有__________,讨好灶界老爷的意思,不管怎么说,人家毕竟是玉帝派来________的监督员,糖团子的皮用的糯米粉,很黏;(②)。吃了它们,就会把灶神老爷的嘴粘住,免得他在玉帝那里_________。灶神老爷回任的日子是正月十五,同样要点副香烛供点吃的。天下太大,人家太多,玉皇大帝管不过来,只能采用设置派出机构的办法了。人神之间能这么来调侃的,也只有中国人了,想想这类市井幽默,是挺开心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念念有词 临渴而掘井 长住 七嘴八舌 B.念念有词 临时抱佛脚 常驻 多嘴多舌 C.振振有词 临渴而掘井 常驻 七嘴八舌 D.振振有词 临时抱佛脚 长住 多嘴多舌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B.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 D.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七、语言表达 21.春联能增添喜庆气氛,抒发美好情感。下面是研究小组拟写的两副对联,但尚未写完。请你依据《乡土中国》的内容为其补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符合对联特点,注意平仄。 (1)__________________,和谐国家德当先。 (2)地缘虽远,几段视频宽母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有关元宵的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如果说春节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①元宵节强调“普天同庆”,②可以堪称中国百姓的“狂欢节”。③元宵之夜,全国各地无不张灯结彩,火树银花。④各式宫灯、鱼灯、龙灯、楼船灯,光彩耀眼,⑤让人目不交睫。⑥在唐代上元夜,百姓不仅燃灯庆贺,⑦就连皇帝也会出宫赏灯。⑧在宋代,随着城市的繁荣,⑨促进了夜生活的兴盛。⑩上元夜的城市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 (1)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2)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3)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4)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5)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八、话题作文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翻开课本,缤纷的色彩映入眼帘:热烈的红、青春的绿、纯洁的白、宁静的蓝、神秘的黑……这些色彩,不仅引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充盈了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课本上的那一抹抹色彩,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以“那一抹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