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7-07 14:45
答案以及解析
1.D
2.B
3.C
4.材料一整体而言是总分结构,分说部分是平行并列关系。第一段给公众考古下定义并揭示存在问题引出下文四个层次。
首先是公众考古的基本层次,即实现其公共性;其次,公众考古应该主要面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实现其教育功能;再次,满足部分文化修养和精神文化需求更高的社会公众的需求。最后,吸引专业人员参与研究,这个层次主要是面对素质较高的专业研究人员。
5.(1)不同主题的公众考古项目,着力挖掘和打造常州大运河沿线文旅特色的当下实现了第一个层次,即公共性,引导普通大众欣赏古代文化和文物之美,提高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水平,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大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
(2)2014年8月5日,常州组织了第一次公众考古活动,150多名高中生参加;2021年4月10日,王偈人带领数十个亲子家庭,实地参观常州大王庙遗址挖掘现场,现场普及考古科学知识,让大家亲身体验和感受大运河沿线文物古迹的魅力体现了第二个层次“教育性”。
(3)组织考古爱好者聆听专家的讲解更好地理解了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关系体现了第三个层次,面对部分文化修养和精神文化需求更高的社会公众,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对文物背后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

6.B
7.A
8.①神态描写。如“宽大的嘴边满是胡髭,脸上泛起孩子似的笑容”写出了鲍里斯遇到渔夫后的喜悦;“说得越来越热烈”表现出鲍里斯以为回到祖国的激动。②动作描写,如“用一块木板当桨在笨拙地划着”“他举起一只手向对面指着”表现出鲍里斯急于回到祖国的迫切;“他蜷缩在旅馆的桌旁”“他的双手哆嗦起来”表现了鲍里斯发现自己并没有回到祖国的悲伤和孤独。③语言描写,“结结巴巴地说着一个词”“他都重复地、疑问似地说”“他胆怯地提出一个问题”,表现出鲍里斯急于回家的心理。
9.①“无字碑”指的是鲍里斯坟墓上竖的一块没有字的碑。②“无字碑”是当时欧洲许多无名军人悲惨命运的象征。③“无字碑”是作者对战争的谴责与控诉,对普通民众在战争中背井离乡、悲苦死去的同情与悲悯。

10.D
11.A
12.C
13.(1)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于是告诫他说:“儒学之士自有名教感到可乐,为什么要谈论兵事呢?”
(2)《西铭》发展了从前圣贤们所没有讲到的道理,与孟子的人性本善、修养气质的论点是同一个道理,自从孟子以后大概再没有见到过。
14.①知道自己对《易》的理解不够深刻。②专注儒学,创立了自己的学说。

参考译文: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年时代喜欢谈论军事。二十一岁那年,以书信拜谒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于是告诫他说:“儒学之士自有名教感到可乐,为什么要谈论兵事呢?”趁机劝告他读《中庸》。张载读了这本书,还认为不满足,于是又访寻学习佛教、道家之书,长年累月探究这种说教的深刻含意,无所收获,便反过来求之于《六经》。曾经在京师讲解《易》,跟随他听讲的人很多。一天傍晚,程颢、程颐二兄弟来了,与他讨论《易》,第二天他告诉别人说:“等到见了二程,觉得他们对《易》的理解透彻,是我所比不上的,你们可以拜他们为师。”于是撤掉师座,停止讲学。同二程谈论道学的要义,精神焕发地、很自信地说:“我求得的道义已满足了,还有什么其他的事值得追求啊!”于是全部抛弃了其他的学说。张载考取进士,被任命为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治理政事以敦厚根本完善民俗为首先要办的事务,每个月的吉日,准备酒菜食物,召集乡间老人会聚在县衙署,亲自为他们敬酒,使人们都知道奉养老人和侍奉年长的人的道义,趁机询问民间的疾苦。熙宁初年,御史中丞吕公著进言张载具备古人之学,神宗召见张载,向他询问治国之道。他回答说:“治理政事如果不效法三代(夏、商、周)的话,终究是苟且之道。”神宗很高兴,让他担任崇文院校书。有一天他见到了王安石,王安石用新政来问他,张载回答说:“您与人为善,那么别人也以善道报答您;如果像教导玉工雕琢玉器那样,则应该有不接受听从命令的人了。”回到朝廷,随即因病迁移隐居在南山脚下,整天端端正正地坐在一间屋子里,座位左右都是书籍,俯身读书,仰坐思考,有所心得就记载下来。有时半夜起床坐着思考、学习,点上蜡烛来照着写作。他穿的是破旧衣服,吃的是蔬菜粗食,给他的学生讲习学业,每次都教以学业一定要像圣人才罢休。所以他的学问是尊崇礼教,以德为贵,乐天安命,黜除怪诞妖妄,辨清鬼神妖怪。他家里婚、丧、葬、祭之礼,大概都用先王的本意,而附之以现在的礼节。又议论考定井田、宅里、学校的礼法,都想编排条理写成书籍,使之可以成就于他的学术事业。吕大防推荐他说:“张载自始至终,善于发现圣人遗留下来的旨意,他所谈论的政治是稍可复行古制。”于是召他知太常礼院。因与太常礼院官员议论礼仪不一致,又以生病辞归,到半路上病得很厉害,晚上洗澡换衣后去睡觉,第二天清晨去世。张载博学古识,努力实践,成为关中士大夫们的一代宗师,当时的人都称他为“横渠先生”。写有《西铭》一书。程颐曾经说:“《西铭》发展了从前圣贤们所没有讲到的道理,与孟子的人性本善、修养气质的论点是同一个道理,自从孟子以后大概再没有见到过。”
15.B
16.男儿有才有德应当为官报国,不宜过早隐退;为官要廉洁,有节操;为官要造福百姓,有所作为。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诗人认为友人虽年事已高”错误,“年抵冯唐初未半”指年龄还不到冯唐的一半,应该是指年龄不高。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中作者观点的能力。
由“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可知,诗人认为友人正当壮年,且满腹才华应当为国效力,据此分析,王安石认为应该在大好年华为官报国,不宜过早退隐。
“孤清楚国知谁继”,感叹友人为人孤高清净,实属难能可贵。据此分析,王安石认为为官就要正直廉洁,有操守。
“遗爱郴人想共歌”,为官之时能施惠于民,深得百姓的爱戴。这是赞颂友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据此可知王安石认为为官当有所作为,造福百姓。
17.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受、知、鉴、芰、芙蓉。
18.A
19.B
20.C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不外:指不超出某种范围以外。只有:唯有,仅有。句中“一般来说”即不是很确切,选用“不外”更合适;
触动:因外界某种因素而激发(思想、情感等。感动: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语境为读书激发了思想感情而要写作,应选用“触动”;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朗朗上口: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大而顺口。语境不是指诵读文章,指语言特点,应选用“抑扬顿挫”;
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语境是赞赏文段好,应选用“拍案叫绝”。
故选A。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划线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有新意的文章比喻为赏心悦目的美景;把深邃的思想比作难寻到的宝物。
A.借代,“红袖”代指女子;
B.比喻,把琵琶声比作珠落玉盘,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C.借代,“花时”代指赏花好时节;
D.夸张,形容蜀道高耸云天,在上面仿佛能触到星星。
故选B。
20.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主宾搭配不当行,结合句意,整个句子陈述主体应是文章;二是语序不当,“载道明理”比“文采斐然”更深一层,应放在后面。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
故选C。
21.会面临一系列问题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夜晚进入休眠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后句的“其中包括……等问题”是对①进行的举例,因此这里应填一个与“祝融号”登陆火星后出现问题相关内容的句子。因此,此处可填: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②,根据后文的“又比如”所举出的例子,这里应填一个和“在不同模式间切换的能力”结构相近的句子;根据对问题的描述,“祝融号”登陆火星后,地面无法直接遥控操作,需要“祝融号”独自完成传输、移动等任务。因此,“祝融号”需要具备的是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此处可填: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③,根据文中对“不同模式间切换”的解释,“祝融号”在白昼时探测,天亮后“从休眠中唤醒”,因此“祝融号”在“一夜好梦”功能启动时,应处于夜晚时的休眠状态。因此,此处可填:在夜晚进入休眠。
22.祝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火神,与火星探测的“火”有关,寓意着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火是光明的象征,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祝融象征着我们征服自然、征服宇宙的顽强的科学精神。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段扩展、发言稿的写作的能力。
本题要求“简要陈述中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的原因”,这是在主题班会上小组代表的发言稿的开头,这就要从题目所给的资料中进行概括和阐发。首先,祝融是我国的火神,和火星有关,寓意着我国进行深空火星探测的开始,点燃了星际宇宙探测的火种;火,在我国又是光明的象征,“象征着我们的祖先战胜黑暗”;在火星探测中,我国科学家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正与火神的寓意相契合。由此可以概括出答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