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举进士,为祈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熙宁初,御史中丞吕公著言其有古学,神宗召见问政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帝悦,以为崇文院校书。他日见王安石,安石问以新政,载曰:“公与人为善,则人以善归公;如教玉人琢玉,则宜有不受命者矣。”还朝,即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学必如圣人而后已。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黜怪妄,辨鬼神。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吕大防荐之曰:“载之始终,善发明圣人之遗旨,其论政治略可复古。”乃诏知太常礼院。与有司议礼不合,复以疾归,中道疾甚,沐浴更衣而寝,旦而卒。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横渠先生。著书《西铭》。程颐尝言:“《西铭》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 (节选自《宋史·张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B.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C.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D.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学,指“儒释道”以外的其他学说、学派,涉及面广,对后世学说影响很大。 B.神宗,文中指北宋皇帝赵顼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的名号。 C.移疾,古时官员以生病为由请求朝廷准许自己归家休养,多为请求辞官的婉辞。 D.横渠先生,是对张载的尊称,古人有时以任职地、居住地等称其人来表示尊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载博览经典,著书立说。他早年研读了《中庸》和六经,后来屏居南山,读书著述不辍,所著的《西铭》获得程颐的高度评价。 B.张载尊礼贵德,教化百姓。他任云岩令时,定期置办酒食,宴请乡间年长者,并亲自慰问他们,向广大民众宣扬敬老爱老的道义。 C.张载议论政事,应对得体。他回复神宗,如果治理国家不效法三代,终究是苟且之道;他肯定王安石与人为善,对新政表示支持。 D.张载传道授业,化育后人。他在京师讲授《易》经,听者众多:离开官场后继续讲学,教导学生学习时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2)《西铭》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 14.张载受到二程的哪些积极影响?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致政吴虞部 王安石 白鸥①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②岂能多。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③会相过。 [注]①白鸥:此处用鸥鹭忘机的典故,传说如果人没有机巧之心,鸥鸟就会与之亲近。②疏广:西汉人,因才高而得美名。③雪舟乘兴:晋代王子猷雪夜乘舟访戴安道,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致政”的友人远离官场后,摆脱名利束缚,过上心无挂碍的生活。 B.诗人认为友人虽年事已高,但才华可与疏广相提并论,惋惜他不能为国效力。 C.友人为人孤高清净,实属难能可贵;为官之时能施惠于民,深得百姓的爱戴。 D.尾联借雪舟的典故,表达诗人在归休后拜访友人的心愿,可见惺惺相惜之意。 16.从这首给退休友人的赠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对为官的看法。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求学重视老师的引导,如《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也重视个人的努力,如《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通过不断学习领悟,才能够“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告诫后人在悲悼秦人之时,更要以史为鉴,否则他们就会继续上演“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剧。 (3)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的品行,如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荷花来表现自身的美德。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著书立说,为何要作序?一般说来, 两种情况:一是发乎衷愫,诚意推介。即在阅读时,被原著所 ,心有戚戚,于是付诸笔端,为之作序。其所序者,或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整人耳目;或构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较为典型的,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所序很短,但却被后世倍加推崇,清代文学家沈德潜甚至赞其“___,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二是承人之请,为序体现的是文友之间的一种情谊。譬如明代王思任的杂序九十七篇,绝大部分都是为旧雨新知而写。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其中许多段落,读来不禁令人____,一赞三叹。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外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叫绝 B.只有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而起 C.不外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叫绝 D.只有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而起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D.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B.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C.他的序文,绝非“好好先生”那种捧场的应酬之文,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D.他的序文,绝非“好好先生”那种捧场的应酬之文,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七、语言表达 21.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祝融号”登陆火星后,①__________,其中包括火星表面低温、地表沙尘天气不可预测以及与地球通信严重受限等问题。为确保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研究人员对“祝融号”进行一系列强化升级,使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比如,②__________。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已超出直接遥控操作的距离,所以,“祝融号”要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按计划完成传输、移动等任务。又比如,在不同模式间切换的能力。在白昼“祝融号”要执行探测任务,③__________,即启动“一夜好梦”的功能;天亮后,又能够探测到环境变化而从休眠中唤醒。 22.班级计划举行“中国梦·航天梦”主题班会活动。你作为小组代表发言,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向同学们简要陈述中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的原因(发言的开头已经给出)。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条理清晰,不超过90字。 相关资料: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火神“祝融”又象征着我们的祖先战胜黑暗,征服自然的顽强精神,一直以来,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我认为中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有三个原因。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上海到北京,坐高铁需要6个小时,花费500元左右;坐飞机只需两个半小时,打折机票不到500元。然而,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却选了更加漫长的道路。他用了6天时间来规划,又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1个站点,全程1810公里,耗时6天5夜,花了381元车费,才从上海到达北京。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是“又挤,又慢,又麻烦”。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说,这样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这些都是无法从教科书中得到的。他又反对那些鄙夷和排斥公交车的言论,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而这趟“公交之旅”让他看到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 唐同学的经历和观念引发了青年群体的热议。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对此事的讨论,校刊“自由谈”栏目确定了三个话题进行征稿,分别是:①快时代何妨慢慢走;②无字书更胜有字书;③小我如何变成大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投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