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6-25 10:53
参考答案
1.B
2.B
3.C
4.同:三本古籍都强调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异:《诗经》涉及粮食储备;《周礼》强调政府及地方官员的作用;《管子》重视粮食贸易。
5.①仓储制度的历史沿革及价值;②宋朝仓储的种类及特点;③仓储制度的利与弊。
6.D
7.B
8.(1)第一次我称呼“老赖”,是想跟赖青久拉近距离,以方便开展工作;(2)第二次称呼为“老赖兄”“赖兄”,是想通过对赖青久的尊称来赢得好感,缓和关系;(3)第三次称呼“老赖”是被赖青久的言行激怒了,表达了对赖青久的不满。
9.(1)赖青久的笑,表面是笑“我”和村支书的无奈和滑稽,为抬杠难倒“我们”而得意; “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说明赖青久内心深处对扶贫干部是理解和感动的。(2)“我”和村支书的笑,表层原因是被赖青久的笑感染,深层意蕴是从赖青久的笑声中体会到了赖青久的理解和善意,是欣慰的笑。(3)以笑结尾,代表着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缓和,彼此的隔膜渐渐消除,象征着农村的基层工作、扶贫工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D.“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错。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主要是表现赖青久为人生冷硬倔,喜欢与人抬杠,两次买卖做不成不能片面地推断为致贫的真实原因。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错。最后一公里没有硬化,到正在硬化,到车开到了赖青久家门前不远,展示了扶贫的时代背景,不是小说的暗线;且“即将取得成功”说法刻意拔高,路通了是扶贫工作的进步,不代表扶贫工作即将成功。
10.D
11.A
12.B
13.①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虚弱到饿死,于是(皇帝)允许杜甫亲自往鄜州探望。
②(杜甫)游览南岳庙,孝庙突发大水,过了十天他没找到食物,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他,(杜甫)才能够回来。
14.①国家动荡导致常年漂泊,体弱多病;②不善经营料理自己的生活,导致饥寒交迫;③大水阻隔,久未进食,后又吃食牛肉,饮酒大醉,以致伤害身体而去世。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集贤院”前面省略介词“于”构成介词结构,后置,修饰“待制”,其前不可断,排除选项BC;“河西尉”为官职名,不可断,排除A。
故选D。
句子翻译为: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他的文才,提拔为河西尉,杜甫尚未到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孝廉是科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错误。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不是“科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唐玄宗大怒”张冠李戴。根据第一段“玄宗朝献太清宫……肃宗立”可知,应为唐肃宗大怒。
故选B。
13.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寓:寓居。弥年:终年。艰窭:艰难贫穷。省视:探望。
(2)遽:突然。涉旬:过了十天。乃:才。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从整个文章看,因为国家动荡不安,杜甫常年漂泊在外,体弱多病;
根据原文“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可知,杜甫不善经营料理自己的生活,导致饥寒交迫;
根据原文“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可知,大水阻隔,久未进食,后又吃食牛肉,饮酒大醉,以致伤害身体而去世。
【点睛】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客居在吴、越、齐、赵一带。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看望他。参加进士没考上,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在祖庙祭祀祖宗,到郊外祭祀天地。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他的文才,提拔为河西尉,杜甫尚未到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适逢安禄山叛乱,皇帝逃入蜀地,杜甫避乱奔逃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至德二年,杜甫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进的官职。
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当时房琯在陈涛斜被打败,又因为受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轻微,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亲自前往鄜州探视。(杜甫)(杜甫)从鄜州四到京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客居秦州,以背负木柴、采集橡果为生。
后来(杜甫)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有六十卷书籍,至今流传。
评价道:“唐朝兴起以来,诗人们继承南朝陈及隋朝的诗风余韵,崇尚浮华绮丽的文风并相互夸耀。到宋之问、沈伧期等人,研究揣摩音韵,做到平仄没有差池,称之为“律诗”。(以后)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渐渐地以典雅中正来衡量诗歌。然而倚仗形式华美的,其内容就会空虚,喜欢绮丽风格的,就会有违于雄壮。到了杜甫,他的诗歌雄浑开阔无比深广,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古今诗体兼善。其他诗人不足之处,杜甫却能做到足足有余。即便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也让后人受益很多。所以元镇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
15.B
16.①羁旅他乡的凄凉。诗人漂泊他乡多年,难以归去,迷失了归家的路,抒发了自己独在异乡的无奈、凄凉。
②壮志难酬的苦闷。西风一夜,壮心已老,面对无可奈何的处境,诗人深陷怀才不遇的哀怨苦闷。
③知音难遇的悲慨。尾联用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写出知音远去,无人理解的处境,表达出内心的悲怆。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B.“说明诗人对人生清醒认识和豁达之情”错,诗人写薄云未必能降雨,秋日从来多阴,体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清醒认识,但未体现豁达之情,而是认识到人生多阴,难有作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悲。
17.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舳”“舻”“旌”“蔽”“臾”“羡”“晏”“戈”。
18.B
19.①原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装有农具的辘轳车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人们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②原文先写车子,再写人,符合观察者视觉的先后顺序,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③原文将“农人”具体为“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麦子的成熟就像一场声势显赫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运用比喻;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运用引用;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比拟;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运用排比。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手法看,“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拟人手法,用“迫不及待”“走出来”等词将装有农具的辘轳车人格化,更好地表现了农人们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
从观察顺序看,从实际生活和情理来说,当农人推着辘轳车出小院时,先看到车子,再看到人,这样的先后顺序符合生活和逻辑的真实,车子与人依次出现,也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
从结构看,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原文将“农人”具体为“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生动形象地表现男人和女人面对收获时浑身憋足了劲。
20.
②“约”和“上下”重复;
④搭配不当,“竹林”改为“竹子”;
⑦缺少宾语,“冠以……称号”;
⑨“受……所”,改为“为……所”,或删去“所”。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约”和“上下”重复赘余,删去其中一个;
④搭配不当,前面定语是“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不能修饰“竹林”,“竹林”改为“竹子”;
⑦缺少宾语中心词,“冠以……称号”;
⑨“受……”“为……所”杂糅,改为“为……所”,或删去“所”。
2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