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A。B范围扩大,“历代法典”错,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这些规定”仅指前文所列举的法令规章;C.张冠李戴,“法律是道德的主宰,道德是法律的配合和支撑”错,应是“道德是法律的主宰,法律是道德的配合和支撑”;D“与统治者积极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密切相关”错,材料二第一段原文为我国历史上的盛世与“道德教化、政策保证、法制建设三者联结交叉,密切配合”有关。 2、D。原因丢失,还有政策、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保障。 3 C。A.与“德法共治”有关;B.与“以民为本”有关;D与“宽养民”有关。 4、①确立明确统一的德法共治的理论基础;②实现持续一贯的政策保证;③给予法律的多方面确认和保证;④建设相应的制度予以密切配合。(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5、①首先以中国法文化的传承为背景,指出对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必要性;②接着从以民为本、德法共治、严治官宽养民等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中华传统法文化的史鉴价值;③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借鉴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6、 D。主题概括失当,“表现出热爱以戏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主题”错,主题应该是“义”,一方面重义轻财,知恩图报;一方面讲民族大义,为抗战出力。 7、B。手法错解,“比喻”错,应是拟物。 8、①表现了主人公出身的卑微,以此反衬“他”的性格和精神,彰显了人物的人格魅力;②以“他”称之,使之成为一类人的代表,增强了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使作品更有普遍意义;③使作品显得含蓄蕴藉,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的兴趣。(每条2分,任选两条作答,意思对即可) 9、①他痴迷于戏,有戏剧天赋:看戏入迷,演啥像啥。②他重义轻财,为人硬气:做饭、唱戏,报答村里人的恩情;拒绝重金礼聘,拒绝给保长的爹唱戏;舍己救人,为救二大爷和小孙子被门柱砸死。③他支持抗日大业,彰显民族大义;主动为19路军义演,把自己一半的积蓄捐给19路军。(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0 、C。从语法角度看,“有宠于齐武帝”为被动句,中间不能拆开,排除A、B项;从语意角度看,“卒”是副词,是“最终”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动词“去世”,“卒不能伤也”中间不能断,排除B、D项。 11、 B。南北朝时科举考试尚未出现,这里指出自荐举的才能秀异之士。 12、C。“司徒和竞陵王使他们解除禁令”错,从下文“王答之曰”可知,“司徒竟陵王”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 13(1)顾宪之到任之后,审查案件情况,命人把系牛的绳索解开,任凭牛去哪里,牛径直回到原来主人的宅 院,偷牛的人才供认自己的罪行。(“覆”“径”“伏其辜”各1分,句意1分) (2)顾宪之用道理劝导百姓,为他们陈述活人死人的区别,指出疾病并非由死人引起,当地的风俗于是得以改变。(“晓喻”“相由”“遂”各1分,句意1分) 14、①顾宪之时任建康县令;(1分)②他治政清廉、机智、公正、勤勉如同美酒,清淳甘美。(2分) 【参考译文】 顾宪之,字士思,是吴郡昊县人。顾宪之还未满二十岁时,就被本州征召为议曹从事,被举荐为秀才。元徽年间,顾宪之任建康县令。当时有人偷牛,偷的牛被牛主人认出,偷牛的人也说牛是自己的,两方面的言辞证据差不多,前后几任县令没有谁能断决这个案子。顾宪之到任之后,审查案件情况,命人把系牛的绳索解开,任凭牛去哪里,牛径直回到原来主人的宅院,偷牛的人才供认自己的罪行。顾宪之揭露隐藏在暗处的奸人坏事,有很多就像这类事,当时人称他为“神明”(指明智如神)。至于对待权贵显要的私下请托、手下官员的贪赃残暴,他根据法律公正判决,毫不放纵姑息。顾宪之生性又清廉俭朴,努力处理政事,深受民众信赖。所以京城饮酒的人得到淳厚甘关的好酒,往往称酒为“顾建康”,这是说酒清淳味美。顾宪之被任命为衡阳内史。 他到任以前,郡里连年发生瘟疫,染病死去的人有一大半,棺木价格特别昂贵,于是百姓全都用苇席卷裹死人,丢弃在路旁。顾宪之刚一到任,就分别通告所属各县,寻找死人的亲属,命令他们把死人埋葬。对于那些已经全无亲属的死人,顾宪之就拿出自己的俸禄,命郡里的主簿营办埋葬事宜。另外,按照衡阳当地民俗,山中百姓患了病,往往说是先人带来的祸害,就都挖开坟墓,打开棺材,用水冲洗死人的骨头,把这种举动称为“除祟”。顾宪之用道理劝导百姓,为他们陈述活人死人的区别,指出疾病并非由死人引起,当地的陋俗于是得以改变。当时刺史王奂刚刚到任,只有衡阳一郡没有到刺史府来告状的人,于是感叹说:“顾衡阳的教化算是达到最高境界了。假如本州所属的九个郡全都这样,我还有什么麻烦事!”顾宪之兼管会稽郡事务。山阴人吕文度受到齐武帝宠幸,在余姚建立府邸,任意横行,肆无忌惮。顾宪之到会稽郡上任,立即就上表启奏,拆除吕文度的府邸。吕文度后来回家乡埋葬母亲,郡县的官员争着赶去吊唁,顾宪之却不与他交往。吕文度心中对顾宪之深深怀恨,但最终不能中伤他。顾宪之迁任南中郎巴陵王长史。当时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在宣城、临成、定陵三县交界处建立兵屯,封堵几百里山、湖,禁止百姓进入打柴采果,顾宪之坚决地陈说不能这样干,言辞恳切而直率。竟陵王回答他说:“如果不是你,我就无法听到这么恳切的好话。”竟陵王当即下令解除禁令。中兴二年,朝廷征召顾宪之任别驾从事史。等到顾宪之赶到京城,因为中风,他的病情渐渐严重,因此他坚决请求返回家乡吴县。顾宪之虽多次担任州郡长官,但连一点积蓄都没有。到他回到家乡,家徒四壁,免不了遭受饥寒。 天监八年,顾宪之在家中去世,死时七十四岁。临终的时候,顾宪之预先写好对丧葬礼制的嘱咐,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放进棺木的其他东西,一样也不需要。下葬时用輴车装运棺木,用粗布覆盖棺木,为的是不要使人厌恶。” 15、D。语言风格错解,本诗不具有“典雅清丽”的特征。 16、①类比、衬托:作者将自己和盂郊比作李白、杜甫,表现了二人友谊的不凡;②对比:作者对比自己和孟郊的处境、现状和性格,凸显对孟郊品德和才能的推崇及对其老大而未得重用的惋惜;③比喻、用典:青蒿倚松、駏蛩负蟨、寸筵撞钟、云伴飞龙等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希望两人友谊长存、尽快相逢的愿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每空1分,错字、丢字、多字则该空0分) 18、D。D项叹号和文中叹号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A项叹号,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B项叹号,表示感叹语气;C项叹号,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 19、就算我们承认了月亮约略圆是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3分) 20、句中把初生的绿芽和此时的花当作人来写,赋予绿芽和花以人的情态与动作,(2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刚刚发芽时的特点,流露出对不算完美的绿芽的喜爱和欣赏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21、在边缘插有“复兴之路”路标的跑道上,(1分)两个头上扎着巾带、胸部标有“五”的运动员正在跑步中传棒和接棒,(1分)巾带上标有“十三”的运动员把棒传给标有“十四”的运动员。(1分)左下角是我国的国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1分) 22、示例:①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实现(2分)②多少伟大的梦想,在胼手胝足中绽放(2分)③才能努力在全球创造非凡的中国奇迹(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