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山谷外集诗注原序 [宋]许尹 六经所以载道而之后世,而《诗)者,止乎礼义,道之所在也。周诗三百五篇,有其义而亡其辞者,六篇而已。大而天地日星之变,小而虫鸟草木之化,严而君臣父子,别而夫妇男女,顺而兄弟,群而朋友,喜不至渎,怨不至乱,谏不至讦,怒不至绝。此诗之大略也。古者登歌清庙,会盟诸候,季子之所观,郑人之所赋,与夫士大夫交接之际,未有舍此而能达者。孔子日:“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又日:“不学诗,无以言。”盖诗之用于世如此。周衰,官失学废,大雅不作久矣。由汉以来,诗道浸微,陵夷至于晋、宋、齐、梁之间,哇谣甚矣。曹、刘、沈、谢之诗,非不工也,如刻缯染穀,可施之贵介公子,而不可用之黎庶。陶渊明、韦苏州之诗寂寞枯槁,如丛兰幽桂,可宜于山林,而不可置于朝廷之上。李太白、王摩诘之诗如乱云敷空,寒月照水,虽千变万化,而及物之功亦少。孟郊、贾岛之诗酸寒俭陋,如虾、蟹、规、蛤,一啖便了,虽咀嚼终日,而不能饱人。惟杜少陵之诗出入古今,衣被天下,蔼然有忠义之气。后之作者,未有加焉。 宋兴二百年,文章之盛,追还三代,而以诗名世者,豫章黄庭坚鲁直。其后学黄而不至者,后山陈师道无已。二公之诗,皆本于老杜,而不为者也。其用事深密,杂以儒佛,虞初稗官之说,《隽永》鸿宝》之书,牢笼渔猎,取诸左右,后生晚学此秘未睹者,往往苦其难知。三江任君子渊博极群书,尚友古人,暇日遵以二家诗为之注解,且为原本、立意、始末,以晓学者,非若世之笺训,但能标题出处而已也。既成,以授仆,欲以言冠其首。 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虽然,论画者可以形似,而捧心者难言;闻弦者可以数知,而至音者难说。天下之理,涉于形名度数者,可传也;其出于形名度数之表者,不可得而传也。昔后山《答秦少章》云:“仆之诗,豫章之诗也。然仆所闻于豫章,愿言其详;豫章不以语仆,仆亦不能为足下道也。”呜呼!后山之言,殆谓是耶?今子渊既以所得于二公者,笔之于书矣,若乃精微要妙,如古所谓味外者,虽使黄、陈复生,不能以相授,子渊尚得而言乎?学者宜自得之可也。子渊名渊,尝以文艺类试有司,为四川第一,盖今日之国士、天下士也。 绍兴乙亥冬十二月,鄱阳许尹谨序。 (选自《山谷诗集注》) [注]黄庭坚魯直:黄庭坚,字鲁直,豫章(今江西)人,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下文所云陈师道,字无已,江西诗派的追随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B.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C.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D.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经,指《诗》书》礼X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经”。 B.大雅,《诗经》组成部分之一,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周人的正声雅乐。“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卫风”就是卫地的民歌。 C.摩诘,王维取字“摩诘”。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20,女子15)取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D.乙亥,是中国古代农历干支纪年中的一个组成。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序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诗》承载道义,且广泛运用于宗庙祭祀.政治外交.士人交际等场合,可见《诗》具有教化和实用的双重功能。 B.作者列举汉代以来的诸位诗人,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却对杜甫大为推崇,认为其诗有“忠义之气”,从中体现作者的诗学观念。 C.任渊已为黄.陈之诗做了周密的注解,可使读者明白晓畅,但作者又认为这与传世的训释古书之作仍有距离,勉励任渊要精益求精。 D.本文赞《诗》、杜诗,又谓黄,陈之诗“本于老杜”;赞许任渊为“国士”,又说是否注出精微之处应由读者评判,起到推荐作品的效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后生晚学此秘未睹者,往往苦其难知。(4分) (2)然仆所闻于豫章,愿言其详;豫章不以语仆,仆亦不能为足下道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②延山径,高斋次水门③。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大历元年(766)春离开成都的杜甫来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江边阁、高斋,皆指西阁。②暝色:暮色③次水门:位于水门。水门,指瞿塘峡口。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项是(3分) . A.首联中“延”有接引的意思,仿佛暝色是山径迎接来的一般,写出了苍然暮色自远而至之状,赋予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以生趣。 B.颔联中“宿”字,活化了深夜山间薄云停驻的情态;“翻”字,既写出了大江日夜奔流的气势,又烘托出诗人孤寂的情怀和难平的心绪。 C.颈联中空中鹳鹤之“静”和山谷间的豺狼之“喧”,动静结合,表现出了夜晚的寂静与悲凉气氛。 D.此诗卒章显志,点出了“不眠”的原因。全诗既写景,虚实结合;又写情,融景人情,是一首情景并茂的佳作。 15.同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文天祥,目睹国势衰落也写诗发出浩叹。阅读文天祥的《即事》,结合具体词句,比较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的异与同。(6 分) 即事① 文天祥 痛哭辞京阙,微行访海门。 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 白发应多长,苍头②少有存。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注:①1276年,元军兵临南宋首都临安城下,文天祥出使元营谈判,被扣留,后脱险。此诗作于诗人从通州逃至海门时。②苍头:这里指士卒、奴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1)在古今优秀的诗词中,往往有许多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富有魅力。《蜀道难》中“___ , ”,通过摹写--些动作细节,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刻画出来;《客至》中“___ , ”,写邀邻助兴这一-细节,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2)以典入诗,别有意趣。用典,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登快阁》中“___ ”一句巧用阮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扬州慢》中“___ , ”, 姜夔化用杜牧的诗句,虚写昔日扬州的繁华,实写今日扬州的凄凉,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3)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便是心之所向。《蜀相》中“___ , ”写出了春光虽好,诗人却无心赏玩,深刻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敬仰之情;《临安春雨初霁》中“___ , ”,用明快的字眼描写明媚的春光,与诗人的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4)《离骚>中“__ __”一句,书写了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相似的境遇。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古典诗词凝聚中华文化的理念、_____、气度、神韵,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完全从读者接受角度来读,我们对一首诗的诠释不一定是作者原来的意思。意大利学者墨尔加利就曾经提出来一个术语“创造性背离",( )。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古人写爱情的小词说明“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当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要摸索作者原意,更要读出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从你内心兴发出来的一种东西。几千年,中国有这么多伟大诗人留下这么多诗篇,让千古之下的我们读过之后内心震动,从而______兴起,这是一件多么关好的事情! 今天我们诵读诗词,如果只为能背会写,无异于______。我们要体会一颗颗诗心,用今人的生命体悟和古人交流,用诗人的生命品格滋养今人的生命质地,这个过程本身将产生强大的感发作用,使作者、讲者与听者都得到的力量。在这种以生命相融会、相感发的活动中,自有极大的乐趣。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旨趣 豁然 买椟还珠 源源不断 B.志趣 霍然 南辕北辙 源源不断 C.志趣 霍然 买椟还珠 生生不已 D.旨趣 豁然 南辕北辙 生生不已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项是(3分) A.即作品的创造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这个创造不完全同于作者原意 B.即我们对一个作品的闸释有自己的创造,这个创造很可能不同于作者原意 C.即我们对一个作品的闸释有自己的创造,这个创造不完全同于作者原意 D.即作品的创造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这个创造很可能不同于作者原意 19.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要探究作者原意,更要读出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从你内心兴发出来的一种东西。 B.当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要摸索作者原意,更要读出一种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从你内心兴发出来的东西。 C.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要摸索作者原意.更要读出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从你内心兴发出来的一种东西。 D.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要探究作者原意,更要读出一种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从你内心兴发出来的东西。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渣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 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江海可以泪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节选自贾平凹《进山东》)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逝者如斯夫”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B.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 D.经过“三个代表”教育,村委会的面貌大大改观。 21.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的修辞效果。(5 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学校校报开辟“经典重读”栏目,面向全校同学征集稿件,邀请大家积极推荐自己喜欢的经典诗歌或赏析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请您结合本学期开学以来的中外经典诗歌、戏剧、小说学习,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从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撰写一篇赏析文章;或选择戏剧、小说中的某- -人物形象,从人物性格、典型意义、塑造手法等方面选择--个角度,撰写一篇赏析文章,参加征稿.分享你的审美体验。 要求:(1)以“某首诗歌(或人物形象)赏析”为副标题,正标题自拟;(2)要结合自己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经验、体会写作,言之有据,言之成理;(3)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