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1年4月阶段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一)(19分) 1. B (A项,材料一原文表述:“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C项,“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是互联网上“群嘲”观点。D项,材料二原文“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 2. C (材料一原文:“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说的是《活着》,不是余华的小说。 3. D 4. (1)小说主题。余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 (2)题材创新。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前作少有着墨的清末年代,书写历史记忆。 (3)叙述特色。承续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 (4)艺术效果。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将历史和时代融入人物生活,忠实叙述、耐心聆听,令读者产生共鸣,具有独特的文学力量。 (评分参考:一条1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出别的观点,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 (1)可以引导考生思考人生、命运、时代等主题,书写属于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不是玩弄技巧。 (2)能够引发人们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的关注,呼唤教学改革,让青年学生爱上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3)语文和文学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16分) 6. B“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精神”有误,表现的是“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 7. B“线索”明晰单一,小说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为主线,游击队为副线。 8. (1)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有利于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描述人物如屈旺及日酋的形象和心理。 (2)设置多处悬念,使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引人入胜。如屈旺想“不妨陪这小子玩玩”,“那人看后不语”等。(文中也有伏笔、铺垫等) (3)采用双线结构叙述,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是主线,写得详细、完整; 游击队抗击日军是副线,则采用了只写结果、“省略”过程的艺术处理。 (4)以“穗儿红”九套壶为线索纽带串联起整个智斗日酋、保家卫国的故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 9. (1)家族传奇:屈家祖上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家中珍藏着一套祖传宝贝,全国独一份的 “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制作精美、功能奇绝的泥茶套壶九套壶。 (2)人物传奇: 屈旺生于制陶世家,练就了一手烧制“穗儿红”泥壶的绝技,远近闻名。为人机警聪明,正义爱国,不辱使命。 (3)情节传奇:情节曲折跌宕,传奇色彩浓厚。从戏耍石川到智斗石川,最终保全了祖上留下的九套壶。 (4)小说还写了游击队抗击日军的事迹,使日军损失惨重,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传奇色彩。 (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二、(35分) (一)(20分) 10. B (原文是: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11. D.“景桓”是褒扬霍去病英有勇作战、克敌服远、扩充疆土之功。。 12. C原文“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一句,说明霍去病军功显赫,也有他勇气可嘉、身先士卒的原因。 13. (1)(他)带领八百轻骑勇士,远离卫青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的敌人极多。 (评分参考:弃:远离。赴利:夺取战功。过当:超过相抵之数,即汉军失亡者少,杀获匈奴数多。每点1分,大意1分) (2)(他)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 (评分参考:传:传车,驿车。诣:去,往。行在所:皇帝巡行的住处。每点1分,大意1分) 14. 霍去病年轻时就身居高位,地位尊贵不能体恤士卒。生活骄奢,他率军出征时,他即使把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也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评分参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姐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因是皇后的姐姐的儿子,十八岁便为侍中。他善于骑马射箭,两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大将军根据皇帝的命令,拨给他一批精壮士卒,让他担任票姚校尉。他带领八百名轻骑勇士远离卫青所率的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汉武帝以二千五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的春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名骑兵从陇西出发进击匈奴,立有战功,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二千二百户。这年夏天,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一齐从北地郡分两路出兵。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一齐从右北平郡也分两路出兵。李广率四千骑兵先到目的地,张骞率领一万人马后到。匈奴左贤王带领数万骑兵包围了李广部,李广与敌人激战两天,伤亡过半,杀死的敌人则更多一些。直到张骞部赶到,匈奴才退走。张骞因为部队行动迟缓,应当斩首,赎罪为民。霍去病从北地出发后,深入匈奴地区,合骑侯公孙敖因迷失道路,没能够与霍去病会师。霍去病率军到达祁连山,捕杀敌人很多,汉武帝加封霍去病五千四百户。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滞留未能够与骠骑将军会师,应当斩首,赎罪为民。许多老将率领的兵马也不如霍去病。霍去病率领的士卒常常选拔骁勇善战的人补充,他自己也敢深入敌区,常和精壮士卒奔驰在大军的前面。他的部队也是有天幸,从没遭遇过很大的危险。可是那些老将却常常落在后面,不能得到良好的战机。从此霍去病日益受到武帝的宠爱而显贵,地位与大将军卫青相等。 这次战斗后,单于对浑邪王驻守西面而多次被漠军所败十分愤怒,浑邪王损失了几万士卒,都是遭到骠骑将军的打击,他想把浑邪王召来杀掉。浑邪王就和休屠王等商量投降汉朝,派先约汉方代表在边境上商谈。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修筑城堡,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乘传车报告皇上。武帝担心匈奴是用诈降的手段乘机偷袭边境,就命令霍去病率军前去迎接。霍去病的部队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军队遥遥相望,浑邪王下属的裨王、裨将看到汉军,很多人又不想投降,纷纷逃跑。霍去病立即飞马冲入匈奴军营,与浑邪王相见,杀死要逃的八千人,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投降的匈奴人有数万,号称十万。 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有勇气,敢做敢为。武帝曾经要他学习吴起、孙武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看谋略,不必学习古代的兵法。”武帝替他修建了一座宅第,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不消灭,就无以为家。”因此汉武帝更加重视和宠爱他。但是霍去病很小就在皇帝身边任侍中,贵宠惯了,不大关心士兵。他率领部队出征时,皇帝还要专门派太官为他带数十车生活用品,回来时丢掉剩余的米和肉,而士兵却有挨饿的。在塞外作战时,士兵们缺乏军粮,有的人饿得爬不起来,而霍去病却还要开辟场地,踢球玩乐。此类事情很多。 霍去病元狩六年去世。武帝很悲伤,调发附属国穿黑衣的士兵,从长安列队直到茂陵。在茂陵园为他修筑坟墓,形状像祁连山。并为他定谧号,合并“武”和“广地”两层意义称为景桓侯。 (二)(9分) 15. D 16. 和我一样谙熟你的人是谁呢?只有这西湖水底的明月。(1分)运用拟人手法(或以景结情的手法),用西湖明月之“识翁”代表欧阳修在颍州的功绩,抒发对欧公政事文章之敬仰与崇敬(2分)写自己“识翁”,表达自己与醉翁的深厚情谊,对醉翁的深情缅怀。(2分)未直接抒发对醉翁的崇敬与怀念,但情在其中,含蓄委婉,情深意长。(1分) (三)(6分) 17.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3)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20分) 18. A 19. C 20. (1) 原句使用整句,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展现了三个大泉的活力,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惊奇感。(2)原句三个“冒”字运用反复手法,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3)原句“疲乏”“退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对大泉这种自然的伟大力量的敬重感。(评分参考:每点指出原句特点1分,效果分析1分) 21. (1)却全然不知如何阻止疫情蔓延 (2)受疫情影响的人数相对较少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序号: 修改为:每隔几十年 序号: 修改为: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但频率较高的流行病 序号: 修改为:儿童的免疫力较低 序号: 修改为:因此也有人将流行病称为“儿童疾病” (评分参考:每处1分。仅标出序号不得分,标出序号修改错误不得分) 四、(60分) 23.参照2020年高考评分标准。 作文解析与评分细则 一、题目分析 本次作文命题材料有三个段落组成。第1段指出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意义,即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实现的先决条件。第2段则具体阐述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关键信息是“保护”“相得益彰”“高质量”,侧重于阐释保护乡村(村庄形态、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第3段阐释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理念,关键信息是美,指出了美丽乡村建设中个体“各美其美”到整体“美美与共”不同的发展层次与关联。“各美其美”是自我挖掘、特色发展,“美人之美”是尊重差异、和谐共存,“美美与共”是多元融和、共同繁荣。综上所述,材料提供了乡村建设的价值意义、保护与发展路径、“大美”思维三个“思考与感悟”的方向。考生的写作在内容上至少应体现上述三个方向的一个方向并有明确的观点与态度。比如,“实现乡村振兴,方能民族复兴”“保护与发展并重,方是乡村振兴之路”“各美其美,美丽乡村需要特色发展”“美人之美,乡村建设需要尊重文化差异”“美美与共,成就乡村繁荣新画卷”等等,都应是合题的立意。当然,如果能够就其中的两个甚至三个方向,进行综合的分析论述,只要逻辑上合理,也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任务指令则设定了一个“当代青年与乡村建设”论坛的情境。“论坛”在现实生活中是活动、会议组织开展的方式,亦或是网络所提供的发表议论的平台。论坛的名称一般有点明“论坛主题”和活动参与者范围的作用。这与“切合身份”与“贴合背景”的写作要求密切相关。文体选择上,应该以论说为主,选择小说、戏剧、记游类散文等文体的不符合情境的设定。任务指令明确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这是对本次作文写作内容的引导与限制。 二、评分参考 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本次作文评阅建议阅卷老师从内容、表达、发展三个维度对考生作文进行综合赋分。切入分建议44分。 一等卷。内容:对乡村建设的价值意义、保护与发展路径、“大美”思维这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思想深刻,态度鲜明,观点清晰;内容联系现实紧密,论据丰富,论述严密;切合身份,写出青年对乡村建设的正确理念、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行动、在乡村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表达:符合论说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发展: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四点中有一点突出。 二等卷。内容:能够对乡村建设的价值意义、保护与发展路径、“大美”思维这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表达出具体明确的观点;内容能够联系现实但不够紧密,有论据但论述不充分;有身份意识,能够提及青年的理念、行动、责任等相关内容。表达:符合论说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发展: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四点中有一点较为突出。 三等卷。内容:能够针对乡村建设的价值意义、保护与发展路径、“大美”思维这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立论,观点不够清晰,思想态度不够明确;内容能够联系现实,有论据但不够恰当;身份意识模糊,或者并不从“青年”视角认识或表达。表达:符合论说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比较通顺。发展: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四点中有一点相对突出。 四等卷。内容:偏离材料,与“乡村建设”无关;或者借壳套作,将“扶贫攻坚”等关于乡村的内容生硬嵌入,实际偏向于“责任担当”“奋斗”等主题,与乡村建设的价值意义、保护与发展路径、“大美”思维无关。 其他。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