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 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劳动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就一般的日常理解而言,劳动是付出体力或脑力进行工作,以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或者换取酬劳的活动。但如何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人”推演出劳动的育人价值,却不能一蹴而就。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要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就需要说明劳动教育有哪些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地方,其他四育薄弱和缺失的环节又如何能通过劳动教育得以完善。 首先,需要厘清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是劳动教育的首要目的,甚至认为“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毫无疑问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对劳动价值观的过度强调,也有可能遮蔽更加丰富的教育意义。劳动作为对体力和脑力的使用,对外部世界的改变和对人自身的塑造,应该具有从身到心,从体到德更加丰富的内涵。如果只聚焦于价值观的培养,就有可能又把劳动教育变成了某种变相的德育或政治教育,这同样是对劳动教育整体目标的偏离。 其次,需要辩证地理解劳动教育中体力和脑力的关系。部分研究者认为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并不包括“狭义的脑力劳动’’和“纯粹智力活动’’。另一部分研究者往往又强调不能仅仅把劳动视为体力劳动,要重视当下“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新形态的劳动不断形成’’的特征,若一味强调“出力流汗’’,劳动教育就会严重脱离时代与社会实际。这种冲突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怎样考虑劳动教育中的身体和智力的关系?劳动形态的扩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成人劳动世界的结构和分类,然而这种变化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劳动的应然参照吗?教育者需要深入反省身体和精神的对立,将其还原到身心发展的层次和顺序上去,形成可供劳动教育参照的身心关系。 最后,劳动教育也要区别于生计教育或职业教育。诚然,从学校毕业之后,多数人都会进入各类劳动岗位,这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但是,从教育本身的立场而言,如果没有生计或者职业的需求,我们还需要劳动教育吗?劳动教育对人还有意义吗?只有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肯定回答,劳动教育才有本质的合法性,而不仅是外在的功能性意义。 因此,就教育学意义而言,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不是因为不劳动就吃不上饭,也不是因为当前社会对劳动者有迫切需求,而是劳动这种自由自觉、带有创造和改造意义的活动,拥有对“人’’的普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所谈的才是真正的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青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需要还原到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和身心发展过程的形态上去,也要体现对“全人’’的培养价值。也就是说,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应该体现在对儿童的身体、技艺、心灵的每一方面都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培养。一方面,“体、技、心”是属于人之个体的,因此,对这三方面的培养,都真正地属于“育人”,而非外在的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体、技、心”这三者涵盖了人的身体与精神、内在与外在、生存与活动,并能以多种方式勾连个人与群体。因此,这是一个可以完整体现“育人’’的框架。 (摘编自娄雨《什么是“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和恩格斯虽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论断,但无助于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问题。 B.部分学者将“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作为劳动教育核心价值目标,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C.目前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分类,不可简单地作为青少年劳动教育身心关系的参照。 D.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是,劳动教育带有创造和改造意义,它拥有着对“人”的普遍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出发,结合目前学界“劳动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B.文章反复强调“教育学立场’’,鲜明地标示出了本文区别于一般结论的研究角度和研究价值。 C.文章在多方面的比较和反思中层层推进论述,充分体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浓厚的辩证色彩。 D.文章结构严谨,“体、技、心”三方面分别照应中间三段,综合体现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弄清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区别及其对四育的完善途径,有助于从教 育学的立场理解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B.劳动教育研究中关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现有研究结论存在着冲突,也有欠缺之处,但仍为作者的深入思考提供了帮助。 C.即使没有生计或职业的需求也依然需要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特性决定的,推广劳动教育无需考虑生计或职业的需求。 D.在某班“热爱劳动’’主题班会上,一名同学“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赢得尊严’’的发言要点,与本文作者所持观点不尽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C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我国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下的减排路径,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201 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分别连续10年和1 1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专利数、装机数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投资额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52%的公共慢速充电站和82%的公共快速充电站都在中国,城市公交几乎实现全部电气化。20 1 9年NASA公布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约占全球1/4,贡献比例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放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重要力量。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上的投入让其印象深刻,无论是开发低碳技术还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都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摘自吕剑锋《绿色复苏,中国减碳按下“加速键”》,环球网2020年10月17日) 材料二: 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在1 1月3日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达标标准为年均浓度3 5微克/立方米,选的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一个达标标准,未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会不断提升。“只有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协同,才能使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 现在,很多研究者在开展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例如,目前已有60%的城市达标,未来到“十四五”结束,可能会有80%的城市将达标,到那时201 2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已实施1 3年,我国是不是应该将空气质量标准提升到新的阶段?我国PM2.5达标标准什么时候从3 5微克/立方米提升到25微克/立方米,从25微克/立方米再提升到1 5微克/立方米? 贺克斌表示:“其中一个研究的结果是,2030年到203 5年期间,所有城市会达到空气质量PM2.5浓度3 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203 5年之后,进入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二阶段,我们的分析表明,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 “要实现PM2.5浓度1 5微克/立方米是非常难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治霾和减碳的结合。如果仅仅是单独治霾,要治到1 5微克/立方米,没有跟碳的结合、跟能源结构的结合,那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贺克斌强调。 (摘自刘毅《贺克斌院士:治霾与减碳的目标须协同实现》,《人民日报》2020年11月9日) 材料三: 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市,近五年碳排放只增长了400万吨,主要因为深圳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单位产出增长和碳排放开始逐渐脱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介绍,建设坪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是深圳降低燃油车排放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深圳淘汰低端企业上万家,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深圳还最早在全国设立生态县,规定内的土地不能开发,并且不断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建设生态景观林,对空气和碳减排有很重要的作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是减少煤炭的使用,自“十一五”以来,中国在每个五年规划中都确立节能减碳的约束性目标,并分解到各省区市,强化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为实现达峰目标,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规划将有一系列硬措施,不仅包括指标设定,还包括更好地借助市场手段,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 (选自凤昇、张悦《减碳按下快进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 1月24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连续1 0年位列世界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连续1 1年位列世界第一。 B.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50%,公共慢速充电站和公共快速充电站全球占比分别为5 2%和82%,城市公交基本实现电气化。 C.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如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而且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 D.为实现达峰目标,中国将在坚持把节能减碳作为约束性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同时,还会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多种措施,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多个指标稳居世界第一,从而赢得世界舆论的良好赞誉。 B.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PM2.5达标标准,要让中国城市完全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连续几十年的努力。 C.要让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就必须协同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 D.要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非常困难,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中国势必采取综合措施。 6.中国为何高度重视减碳工作?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成 熟 【美】谢立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的那本经满满地记着我家老二凯的叛逆。凯已经大半年不和我说话了。 “你回家过感恩节吗?” 快感恩节了,我再一次尝试着以手机短信这种古老、也是凯接受的唯一方式,去接通我们之间的联系。 “再说。”凯回复道。 这也是凯这半年回复我的唯一单词。总是以太忙为由拒绝接我的电话和所有社交媒体联系渠道。即使是短信也不肯恩赐再多一个字。 我心里愤愤不平,养儿这么大,就对我这个态度?气愤之余,心想,能回一个字总比一声不吭好,至少知道他还好。这年头,新冠肆虐,能健康活下来已经不错了。 这半年被疫情憋在家里,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我常在想,在养儿方面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年申请大学,他妈一直希望他报哈佛、耶鲁等名校。可他和高中几个好友自作主张决定只上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不上名校就不上吧,可最气人的是还要顶嘴:“你自己没考上名校,想要我圆你的梦啊?” 大学毕业前,他妈跟他谈话:“你本科没去名校就算了,我也不计较。剩下几个月好好准备一下考研。你看谁谁家孩子,也是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去了哈佛读研。’’ “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打算考研。”凯反唇相讥。他最反感的就是他妈妈老拿别人家孩子说事。 凯说到做到,真的没考研。挑了一个离我们最远的西部城市西雅图找了一份亚马逊的工作,远走他乡。 转眼快两年过去了,他很少回家,跟我们沟通也不多。2020年3月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首先从西雅图暴发。这又让我们替他担心。正好亚马逊号召员工回家工作,于是好说歹说把他劝回家了。 趁一起在家这机会,他妈又时不时提醒他考研。家里好不容易轻松下来的气氛顿时又开始凝固。 6月初,凯说因为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他决定回西雅图。 “疫情这么严重,这时回西雅图怎么能行?参加婚礼不是更危险吗?’’我们一致劝他别去。 凯给了一大堆理由:同学情谊重要,婚礼有人数限制,在户外举办,符合政府防疫规定,路上他会保护好自己,等等。要我们别为他担心。 我们想继续劝阻他,可每次都以我们不再坚持己见收场。 那天我把他送到机场。他一路无语。我预感冷战即将开始,也就没多说,只是默默地给他整理了一下口罩,拍拍他的肩膀,让他路上多小心。 凯离开罗利之后,他妈妈成天为他担心,可又不去给儿子打电话,总是要我去联系。我得到的回复总是一个词“再说”。虽然我自认为挺想得开的,不像凯他妈那样有名校情结,但儿子关闭微信等社交软件、不愿跟我沟通这件事渐渐成了我心里一个梗。凯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拒绝和我沟通? 在信息时代,我忽然想起了互联网的人肉搜索功能。毕竟我手里有他的个人信息。输入相关凯的词条,一条条有关凯的信息映入眼帘。 9月1日美国各大媒体报道:亚马逊无人机业务获得美国航空管理局适航批准,凯被任命为该项目技术总负责。 10月1日凯被评为亚马逊优秀员工,技术职称一年内提升了两级。 这期间亚马逊内部批准了他向美国专利局提交的两项发明专利,并授予他亚马逊发明家称号。 在工资上,他已远超过我了。 掌握了他这段时间的行踪,我准备尝试着以新的方式跟他好好沟通一下,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说来也巧,那天晚上凯主动打来电话,要我帮他预订感恩节前一天回罗利的机票。 凯回家已整整一个月,昨天凯拿着他心仪的一所藤校计算机系的研究生提前录取和奖学金通知对他妈说:“这是我花6个月时间给妈妈准备的新年礼物。” 孩子长大懂事了。 可他妈妈这时却突然哽咽无语。 “妈妈谢谢你的礼物!这些年妈妈一直希望你进藤校,谢谢你圆了妈妈的梦想!虽然妈妈一直觉得是为你着想,但你念不念藤校已经不重要了。你为此付出太多。请原谅妈妈!无论下一步你的人生怎么走,是继续工作还是读研,妈妈都支持你。你的人生你做主。望你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追求你自己的梦想。你已经很优秀,今后妈妈只希望你做健康快乐的自己!”凯他妈今天像换了个人似的,发出以前从没发出过的感慨。 我忽然觉得是孩他妈成熟了。 (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题目中的“成熟”,前半部分好像只是指向凯,说他不成熟,不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但是结尾让我们发现原来也是指向母亲。 B.凯重回西雅图,给了父母一大堆理由,这说明凯还是理解父母之心的,因为这理由能用来打消父母对他的担心,而且虑事还算周全。 C.“他妈妈这时却突然哽咽无语’’,这既因为妈妈担心儿子的安全,也因为妈妈突然间内心充满自责,为自己当年逼迫儿子感到愧疚。 D.作品中的“我”是丈夫也是父亲,是故事的见证者也是故事的讲述人,他表现得理性克制,积极尝试与儿子沟通,又不使关系僵化。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谢谢你圆了妈妈的梦想’’含意的理解。(6分) 9.凯与父母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造成这一家庭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