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题。(共 17分)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远释褐①江夏王国侍郎,转奉朝请②。高祖③见远,谓张弘策曰:“何远美丈夫,而能破家报旧德,未易及也。”板④辅国将军,随军东下。高祖践阼⑤,迁建武将军、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运水还之。其它事率多如此。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⑥,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⑦,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后起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双鹅为别。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刺史,缘道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然其听讼犹人,不能过绝,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焉。天监十六年,诏曰:“何远前在武康,已著廉平;复莅二邦,弥尽清白。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良二千石,无以过也。宜升内荣,以显外绩。可给事黄门侍郎。”远即还,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节选自《梁书》卷五三,有删改) 【注】①释褐:脱下粗布衣服,指入朝为官;②奉朝请:有参加朝会的资格。③高祖:梁武帝。④板:皇帝册封委任下属官员。⑤践阼:即位。⑥立:测立,一种刑讯制度。⑦款:服罪。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远与恢素善 善:交好 B.当时士大夫坐法 坐:犯 C.缘道剽掠 缘:沿着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怪罪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每以钱买民井寒水 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 B.进斗酒双鹅为别 特为豪右所畏惮 C.近代未之有也 周人之急 D.然其听讼犹人 其轻财好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馈遗秋毫无所受 对亲朋的馈赠,丝毫不受 B.其它事率多如此 其他事情也多是如此 C.所过若营家焉 (何远)所到之处就象商家对待自己的产业一样加以经营 D.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何远)给别人写信,无论贵贱,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 9.根据文意,下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远任武昌太守时,杜绝交游,尽职为官。 B.何远多次被免官,均是当地豪强诬告所致。 C.何远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贫穷人。 D.何远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建生祠表示尊敬。 10.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 11.第二段中说何远“视贫细如子弟”,请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此话的语句。(2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共7分) 12.阅读下面含有“直”字的《论语》五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②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③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④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⑤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1)概括“直”字的几种释义。(3分) (2)结合语句,联系现实,谈谈孔子认为的“直”带给你的启示。(4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3-15题。(共11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①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遭权奸谗毁,被排挤出长安之后。②谢玄晖:即谢朓,南齐著名诗人,被诬陷致死。谢朓遭排挤离开京城时,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是其中句。 13.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登楼地点和时间,“夜寂”“独上”等词透露出诗人登楼时的复杂心情。 B.颔联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摇”“滴”二字化静为动,情态逼真,异趣横生。 C.全诗写诗人月夜登楼所见所感,信笔挥洒,脉络分明,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 D.全诗用词讲究,韵律和谐,色彩协调,给人一种清新明快、幽邃深远的浪漫之感。 14.与“月下沉吟久不归”中的“月”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B.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C.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5.结合尾联内容,简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① ,松菊犹存”;《蜀相》中,杜甫借“② ,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武侯祠春意正浓;《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浔阳江头夜送客,③ ”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声声慢》中,李清照借“④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写杨花给人以飘零之感:“杨花落尽子规啼,⑤”;《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⑥,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春来“⑦”,入夏“⑧”,秋来“风霜高洁”,季节不同,景致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7题。(共5分) 17.脂砚斋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意思是说有缺陷的美人,才是真正的美人,活的美人。请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人物,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1题。 先生是水 ①沱江平静地绕过凤凰古城,温存地将古城半搂入怀。古城墙上的几朵秋花兀自绽放,开得寂寞而恬淡,在江风中瑟瑟抖动。花朵上积满了水珠,晶莹、可爱,随风微微颤栗。墙角里钻出的几株沧桑槐树,枝桠遒劲,斜斜伸向江面,皴裂的树皮在绵绵秋雨的浸润下变得潮湿而深邃。沿树攀爬的青藤,以不变的绿色阅读着江面的来往帆影。对面的山上长满榕树、槐树、竹子,密密匝匝的,如一道道泼洒开去的狂草墨迹。 ②细雨一直下着,石板地面被浸得湿湿的。独自在小巷里穿行,想着很多与雨有关的人与事,不觉间,到了沈从文故居。庭院不大却很精致,故居里挂有几幅妻姐张允和写给沈从文的书法条幅,字写得绢秀,文字也隽永。右侧的厢房内,陈列着一把破旧得已散架的青藤躺椅,椅边有文字介绍,这是先生生前用过的。我凝视良久,似乎看见他着一身布衣躺在上面,手中轻握一把茶壶,久久的望着沱江,当雾水迷糊了眼镜,他取了下来,用粗布衣袖擦了擦后又戴上,继续打量着“边城”日子。 ③沈从文心中的故乡之水始终以恰到好处的湿度,滋润着他的文字。“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先生笔下的故乡总是水样的漉漉欲滴,一点一滴,漫上心头,漫过记忆,在先生的心塬上情深意长地淙淙流淌。眼前的这一江水是属于先生的,在《边城》里,在翠翠的等待里一直缭绕不绝。故乡之水是先生的全部人生,他的生命已被水融化、被水诠释,文字里、日子里,寂寞时、苦痛时,水的柔韧给了他力量,伴着他淌过岁月中的坎坎坷坷。 ④沈从文注定走不出故乡之水,哪怕是在“北漂”的日子里,哪怕是在挨批斗的岁月里,哪怕是在故宫研究明代服饰的寂寞里。泪水滴落时,先生都会想起故乡的沱江,故乡之水便朝他奔涌而来,这是来自遥远湘西的一丝抚慰,会在瞬间止痛他的相思与伤戚。“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和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与先生都是温和的、强韧的,始终不屈而从容地面对荣辱。“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先生20岁从凤凰走出,是顺着沱江坐船离开的,清波之上的告别,开始了先生“横海扬帆的美梦”。在先生心中,故乡的沱江水即可让他阅读人间世故,亦可抚慰受伤的心。“我总那么想,一条河对于人太有用处了,我赞美我故乡的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验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条河。” ⑤我在靠城墙的一条青石凳上坐下,看着细雨中的沱江,思绪与流水一起缓缓流过。光滑的石板路,一直沿着江边逶迤而去,几个身着土家族服饰的湘西女子,头戴竹斗篷从我面前走过,紧跟身后的一只毛色很好的小狗,没一会就随主人转进了一条深巷里。眼前的翠翠们脚步盈盈,笑语嫣然,恐怕从没有过翠翠的孤独内心吧! ⑥沿江而下,在听涛山半山腰的一个平台后面,我找到了先生的墓地。墓地没有想象的高大坟茔,只有一拢松软的泥土,一块木板斜斜地插着,写着“沈从文之墓”。这里只有先生的一半骨灰,另一半在沱江里。地面镶嵌着不规则的鹅卵石,一排一排的铺开去,中央立有一尊多边的石块,算是先生的墓碑吧。正面刻着先生自己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行礼鞠躬后,坐在墓地前的一个石凳上,掏出《边城》读上几段,我想以这种方式追思先生是最好的,先生也可以在他熟悉的文字里,再次听到故乡的水声。先生一生坎坷沉浮,在不少的算计中打击中,依然执着地奔走在自己的路上,虔诚地珍惜一切相遇,故乡的水是理解他的,他以水的坚韧和柔情打量着日子,水教会了他“识人”,从而识辨斑驳陆离的炎凉人世。墓碑后面是张允和写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字面上看在高赞沈从文其人其文,其实张允和的苦心却不仅如此,挽联每句后面的字连缀起来即是:“从文让人。”张允和是懂妹夫的,“让人”是水的性格,是沈从文的性格,外表纤纤,内心不屈,遇险则回,遇急则缓。生活中沈从文一直选择让人,以一个湘西人的谦和让他爱着的人,让他愿意让的人,让出了不一样的风景,让出了一片“边城”风情。 ⑦据说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张兆和开始有些招架不住,便到胡适先生那里告他的“状”。胡适却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在长达4年的追求长跑中,沈从文的求爱信一封接一封的如雪花飞来,张家三小姐终于调皮地回过头来牵上了他的手。婚后两人时聚时离,离多聚少,沈从文却书信不绝,哪怕张兆和从不回信。1969年,67岁的沈从文收到了妻子张兆和的第一封回信,高兴地傻傻地举着信说:“三三来信了,三三来信了。”接着又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张兆和谢世后,选择将骨灰放在丈夫的身边,这里僻静清幽,与丈夫一起头枕青山,听涛水共眠。这或许是一种弥补,或许是一种慰藉,彼此都有时间了,得给丈夫讲讲当年没有回信的旧事。想必“让人”的沈从文不会太在意妻子的解释,他会再次似笑似哭地举着手说:“三三,你来了。” ⑧我敢肯定,先生心中始终有一泓清流,无声地滋润着一切,以“让人”的谦和去包容一切,去痛爱一切。故乡之水赋予他的一切,先生又以游子之怀全部反哺了沱江,反哺了故土。 ⑨先生是水,充满灵性涓涓不息。他荡漾的心里从来没有孤独,永远水波潾潾。他用一生的时光,用湿湿的文字幸福地滋润着自己的日子与爱情,滋润着“边城”两岸的山水和悠长悠长的往事。 (选自胡启涌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④段引用先生回忆“水”的文字,说明水对先生的人生影响之大,读来真实亲切。 B.文章多次提到“边城”与“翠翠”,表明先生作品流布广泛,在当今文坛仍有崇高地位。 C.第②段,作者展开想象,语言形象生动;第⑦段,叙述生活趣事,语言简洁幽默。 D.文章先写游览故居,再写拜谒墓地,以游踪为线,怀人抒情,表达缅怀崇敬之意。 19.纵观全文,有人认为第⑦段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简述理由。(5分) 20.本文题目“先生是水”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21.文章第⑤段说翠翠有“孤独内心”,结合《边城》的阅读,试举三例谈谈翠翠的孤独内心是什么。(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