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21 届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认真阅读文本,理解作者观点,再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既有……同时也有"说法错误。选项句式表达的是并列关系,而原文"不仅有….还有.…..."的句式表达的是递进关系。B项,"我们都有义务"于文无据,原文无此意,属于强加的内容,原文是说"我们的目的是推动它重新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组成部分"。D项,"现代汉服是当代青年彰显文化自信的最鲜明的表达方式"错误,原文是"最鲜明的表达方式之一",选项说法绝对化。故选C。 2.(3分)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D项,前后说法颠倒,根据原文意思,应是"汉服重'规矩方圆'的文明理念,西装崇尚开放性感、强调人体曲线审美,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认识的差异"。故选D。 3.(3分)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直领、圆领、交领、右衽、大袖(宽袖)、对襟、宽松等都是汉服的特点根据原文内容看,到明代末年,汉服就已经出现断层,可见清代旗袍不应属于汉服,且"紧绷"不是汉服的特点,故选D。 4.(4分)现代汉服是现代人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以"平中交右、宽椽合缨"八个字为主流典型特征,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找到种差和属差,然后根据被定义对象来辨别,突出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然后按照"...是…..."的句式整合作答。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椽合缨'八个字""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然后找到主谓宾,即现代汉服是民族传统服饰体系。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是....."的句式作答。 5.(6分)首先从历史原因的角度指出汉服的接续传承出现断层,以此引出当下汉服传承的论题;进而通过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汉服考据的分析,指出重构汉服体系要适应社会和现代时代发展的需要;最后重申、强调重构汉服体系需要考据、传承,要回到汉服复兴的初心。(每点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第一至三段,指出汉服传承因历史原因出现断层,当下需要复兴、传承;第四至八段,写汉服的设计、复兴、传承要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需要。第四段指出汉服和其他事物一样要顺应社会发展;第五段、第六段分别从对错误观点、汉服文献等考据角度论述汉服的设计复兴第七段、第八段运用比喻论证方法,通过不可再造原样的被毁森林,来形象论述不可全盘复制汉服的道理。第九段,写汉服需要考据、传承,但又不能唯考据、不能照搬,只有回到汉服复兴的初心,才能真正做好汉服的复兴、传承工作。 6.(3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A项,"更是以此象征了'我'与师姐间融洽和谐的关系"不正确。这种理解完全背离了文章的主旨。故选A。 7.(3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选项带入文中比对分析,寻找差别,得出正确结论。B项,"也描写了他们有清香的共同特点"错误。文章再写蝴蝶兰、茶花时没有写它们的清香,故选B。 8.(4分)"我"初到京华时,桂花树沁人心脾的清香,让"我"消散了初来乍到的孤独感"我""刚调回金华时,远离家人、独自生活和工作,是开得"忘我""精神抖擞"的茶花让"我"感动、让"我"消散了心底的落寞; 人们聊起茶花、梅花时,有自豪感、幸福感与喜悦感。(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作答时,首先根据文章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语段出现的关键词等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然后依据写作主旨、语段位置等回答其在文中的作用。本题作答时,要考虑在不同环境背景下,各种花木所给予人的不同感受,考虑他们给人带来的种种好处。 9.(6分)"金华花木"是本文的核心意象;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前半部分主要回忆"我"在金华读书、刚到金华工作时与花木相关的片段,后半部分回到现在,写"我"现在在金华工作,写了"我"、父亲等人日常中与花木有关的事件; 最后,以"花木可养人",表达出"我"对"金华花木"的热爱,升华主题。(每点2分) 10.(3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另外还需要注意对一些专有名词、文化常识的理解、把握。解答时,可先忽略停顿相同的地方,重点分析停顿不同之处,用排除法进行选择。本题原文标点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会南都议立君。凤阳总督马士英前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勤王"是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的一种做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封号,把它断在下句开头,就理解成了一种封号,成了"渡江"的主语,据此排除A、D两项。"潜"是暗中、暗自的意思,做"与阮大铖计议"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C项,故选B。 11.(3分)D【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D项"官员间相互拜访时"说法有误。袍笏只在官员数见天子时才可以用。故选D。 12.(3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易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既能发现问题。本题B项,"马士英等人发兵迎送福王即皇帝位,他只好迎立新君"说法有误。从原文看,马士英等人只是迎送福王,没有让福王马上即位,福王即位,是在史可法出京后的四月十五这天。故选 B。 13.(8分)翻译 (1)(4分)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为得到战士的拼死效力。(采分点"行、授衣、死力"各1分,句意1分) (2)(4分)马士英对人说"他想按防河将士之功授官罢了。"怠慢不警觉。(采分点"渠、叙、省"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14.(3分)不一样。第一次因他人在福王面前构陷他,他主动要求驻防。第二次大清军队逼近,他移兵前沿迎敌因盱眙已降清,授将全军覆没,形式孤危不得不回扬州防守。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答案。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题分两问。然后,阅读翻译原文,勾画关键语句。结合语段"以可法七不可书奏之王""可法移军驻泗州。可法檄诸将盱眙。俄报盱眙已降大清,泗州援将侯方岩全军没。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分析即可。 15.(3分)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庆幸各人还有仕禄傍身"错误,颈联说的是我们各自享禄仕宦的政治清明的时代已经过去,幸好还有几个知己能互诉衷肠。所以诗人庆幸的是此时依然有知己共处,而非各人还有仕禄傍身。 16.(6分)第一个"龙门",指现在所游的龙门,第二个"龙门"既指曾经游玩过的龙门,也指科举中试。此句流露出是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心中的悲凉。暗指朝廷选用人才的方法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清明。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 17. (6分) (1)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2)奈何取之尽镉株 用之如泥沙 (3)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8.(3分)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省略号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掌握省略号常见的几种作用,如表示说话的断续,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的中断,表示语意未尽,表示引文的省略。文本"金罂、金庞、沃丹、丹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举例)的省略。A项,表示语意难尽,(一言难尽);B项,表示列举的省略;C项,表说话的中断; D项,表示引文的省略。故选 B。 19.(4分)句中把朵朵石榴花比作簇簇火苗,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石榴花和火苗的外观形状相似石榴花的"红艳"和火苗的红在颜色上相似; 石榴花和火苗所给人的暖暖感觉相似。(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比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了解比喻的定义、常见类型、作用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常见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等。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扣住题干中"比喻具有相似性",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可分析出"把朵朵石榴花比作簇簇火苗,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从形状角度分析本体与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分析出"石榴花和火苗的外观形状相似"; 从色彩角度分析石榴花和火苗的相似性,联系上文"红艳剔透的石榴花",可分析出"石榴花的'红艳'和火苗的红在颜色上相似",从给人的感觉(或"象征意义")看,联系语境意义,可分析出"石榴花和火苗所给人的暖暖感觉相似"。 20.(4分)从句式特点看,该句句式单一、简单;原文四个短句句式整齐,构成一组排比(整句)。节奏明快、明朗上口。从语势角度看,该句语势平淡无力;原文因使用排比(整句)语势较强,且能给人丰富想象。从语体风格看,该句口语化浓,过于随意,缺少文学美感,原文文学性强,更适合整个文段的语体风格。(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从所用句式来看,该句"火红、多籽、甜蜜、团结的石榴"就是一普通句式;原句"火红的石榴,多子的石榴,甜蜜的石榴,团结的石榴"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构成一组整句,句式特别整齐,极具外观美感,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抒情气势来看,该句"火红、多籽、甜蜜、团结的石榴"非常平淡,毫无气势可言原句"火红的石榴,多子的石榴,甜蜜的石榴,团结的石榴"如排江倒海,气势非常强。从语体风格来看,该句"火红、多籽、甜蜜、团结的石榴"表达比较普通;原句"火红的石榴,多子的石榴,甜蜜的石榴,团结的石榴"语句优美,富有文学色彩,与整个文段的文学色彩相一致。 21.(4分)语句修改为"面对某部火爆的影视剧"语句修改为"悉心探寻(或"寻找")适宜的图书策划突破口"语句修改为"以前的跟风出版营销是'影视剧+'1.0版";语句修改为"如今这种融入图书采编营销者慧眼、巧思的方式"。(每处 1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某部影视剧的火爆"语序不当。结合下文看,出版社面对的应是火爆的"影视剧"而不是影视剧的"火爆";"探索.突破口",动宾搭配不当"营销出版"语序不断,应该先"出版"再"营销"; 滥用介词"对于"导致句子没有主语。 22.(5分)示例 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13日在成都开幕,该大会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四川省政府主办,大会主题为"网络视听赋能美好生活",大会将以云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展示网络视听行业的年度创新成果。(每点1分) 23.(60分)【审题参考】这是一道材料型作文题。材料的重点在第二、第三两段。第二段列举了生活中的几种典型的自律行为,这些自律行为带来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第三段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他律性为,这些他律性为带来了社会的文明、富强。无论自律还是他律,生活当中缺一不可,它们从不同角度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言行。对此可有如下立意 生活需要自律和他律自律彰显品格,他律规范言行;自律和他律都是一种责任自律是爱,他律也是爱;自律、他律彰显大义;让自律、他律成为习惯自律、他律规范你我他自律、他律让社会越来越美自律、他律点亮人生之路自律、他律点亮社会文明之光 等等。 【评分细则】 说明1.切入点48分;2.没有题目扣2分,3.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4.错别字每处扣1分,重复出现不计,最多扣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考中崇祯元年进士。 崇祯八年,升任右参议,兼督江北诸路军。黄梅贼军劫掠宿松、潜山,将要犯将要侵犯安庆,史可法追击威军到潜山的天堂寨。史可法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得到战士的拼死效力。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军进犯京城,史可法是誓师援救京城。军队渡口抵达浦口,听到北都已经沦陷。适逢南都正在商议拥立新君。风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主张拥立福王。马士英与黄得力、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到仪真,于是史可法等人迎接福王。史可法仍然掌管兵部事务,马士英仍然在凤阳督师。当时,马士英随时希望入内阁任宰相。等到命令下达,大怒,把史可法七不可的奏书进献给福王。史可法便请求外调督军,出京镇守淮、扬。四月十五日,福王即皇帝位。史可法离开后,马士英等人更加无所忌惮。黄得功、刘泽清、高杰争着要驻守扬州。高杰先到大肆杀人抢掠,尸横遍地。刘泽清也大肆抢掠淮上。临淮因不接纳刘良佐的军队,也遭到刘良佐得进攻。朝廷命令史可法前往调解,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都听从命令。六月,大清军队击败李自成的贼军,李自成抛弃京城向西逃走。史可法请求颁发监国、即位两道诏书,以抚慰山东、河北一带居民的心。开设礼贤馆,招搅四方才智之士。八月出外巡视淮安,检阅刘泽清的军队。 等到大清军队已经攻下邳州、宿州,史可法飞章向朝廷报告。马士英对人说"他想接防河将士之功授官罢了。"怠慢不警觉。而各镇也犹犹豫豫没有进军的意思,并且多次互相攻占。第二年,粮饷缺乏,各路军都出现饥荒。 当时大清军队以夺取山东、河南河北,逼近淮南。四月初一,史可法转移军队驻防泗州。史可法传撒诸将救援盱眙。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泗州援将侯方岩全军覆没。史可法一天一夜奔回扬州。史可法传撤各镇军队但没有一阵军队前来。二十日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众文武官更分城牌拒守。旧城西门险要,史可法亲自守卫。过了二天,大清军队迫近城下,炮击城西北角,扬州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例未死,最终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杀死了他。 史可法死后,寻找他的遗骸。过了一年,家人举袍笏为他招魂,埋葬在扬州城郭外的梅花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