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茂名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3-20 16:26
参考答案
1.D  A.“勤俭节约……重新成为当代青年人新的消费价值观念”错误。原文是说新节俭主义折射出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B.“克制消费欲望”错误。原文并无此意;“不追求超前消费和生活享受”与原文“不刻意追求”的表意有出入。C.“致力于消除贫富差距”与文中“希望在贫富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意思相悖。
2.B  “化解了物资短缺与生存需求的矛盾”表述不当。原文是说新节俭主义“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
3. A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传统的节俭方式,与新节俭主义观念不符。
4. ①青年人面对当下社会生活的重压,作出了理性务实 的选择;②青年人的消费观念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③对西方消费主义观念的理性反思使青年人觉醒;④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对青年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5. ①强化自我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把新节俭主义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②积极宣传倡导,带动他人加入新节俭主义者行列。
6.A   “而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错误,真正使奎尔陷入紧张慌乱的应是瑞恩斯提到了兰德被杀一事。文中当瑞恩斯提到兰德被杀时,“奎尔心里暧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 继而“咬紧牙关",表明其内心高度紧张,濒临崩溃。可见选项张冠李戴。
7. C  “用意有别”错误,根据前后文意可知,两处动作描写表达效果相近,都是表现瑞恩斯的从容自信和对奎尔警官的蔑视。
8. ①“审讯”本来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一种“审讯”。②从全文主旨上,“审讯”也可以理解为从正义和道德的角度对邪恶势力的严正“审讯”。 
9. ①人物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紧凑。②人物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性格乃至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加以表现的。③人物对话是揭示小说主旨的主要途径。小说张扬正直正义、批判腐败丑恶的主旨是在人物对话中逐步揭示出来的。④凝练生动的对话增强了读者的在场感,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10. B
11. A  “以后军为尊”错误。应是以“中军”为尊。
12. C  “不顾诏令,率军东进”错误。原文是说因为防御北方的敌人,诏令不许他东进。
13. (1)郗鉴把得到的财物再作分配,用来接济宗族亲戚和家乡的孤寡老人,依靠这活命的很多。(“恤”,接济;“赖”,依靠;“全”,保全。)
(2)郗鉴遭遇永嘉之乱,在家乡非常穷困饥饿,同乡人因他德行好,轮流给他食物吃。(“穷馁”,穷困饥饿;“以”,因为;“传”,轮流。)
14. 行为:①周翼辞去县令的职务,②以苫为席为舅舅守丧三年。原因:③感念舅舅当年在最困难的时候对自己的抚育之恩。
参考译文:
郗鉴字道徽,是高平金乡人。年少丧父而家道贫寒,博览经书,亲自耕作,吟诵歌咏不知疲倦。以儒雅著称,不接受州府征召。赵王司马伦提拔他做掾吏,他知道司马伦有不忠的行为,称病离职。司马伦篡权后,他的党羽都位至高官,而郗鉴闭门自守,不与其交往。当时家乡正闹饥荒,州中士人有平时就感激郗鉴恩德的,资助供给他财物。郗鉴把得到的财物再作分配,用来接济宗族亲戚和家乡的孤寡老人,依靠这活命的很多。于是共同推举郗鉴为首领,带领一千多户到鲁地的峄山避难。咸和初年,担任徐州刺史。等到祖约、苏峻作乱时,郗鉴听到消息,就打算率领军队东进。诏令因要防御北方的敌人而没有同意。于是郗鉴派司马刘矩带领三千人作为京都的防卫部队。不久王朝军队大败,刘矩退兵回来。中书令庾亮宣布太后口诏,晋升郗鉴为司空。郗鉴距离敌军很近,城池孤立无援而粮食断绝,人心惶惶,没有坚守的意志,接到口诏后痛哭流涕,设祭坛,杀白马,面对三军发下誓言,郗鉴登坛慷慨激昂,三军争相表示献身赴命。于是派将军夏侯长等抄小路行进,对平南将军温峤说:“现在贼军打算挟制天子向东进入会稽,应该事先设立营垒,屯兵据守要害,既可防止贼军越境逃跑,又可断绝他们运粮的道路,然后静守京口,坚壁清野来对付敌人。贼军进攻城池不能攻克,又没有可抢的东西,东面的道路已经断绝,粮食运输困难,不过一百天,贼军就一定自行溃散。”温峤认为十分有道理。当时贼帅刘征聚众几千人,泛海劫掠东南各县。郗鉴便驻守京口,并且统管扬州的晋陵、吴郡的军事,带领兵马讨伐平定了盗贼。晋升为太尉。后来因患病,郗鉴上疏请求离职。不久郗鉴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成帝朝夕在朝堂哭泣,派御史持节护卫丧葬事务。当初,郗鉴遭遇永嘉之乱,在家乡非常穷困饥饿,同乡人因他德行好,轮流给他食物吃。当时他哥哥的儿子郗迈、外甥周翼都还幼小,郗鉴常常领着他们前往就食。乡亲们说:“我们各自都饥饿困苦,因为你贤良,想接济你,恐怕不能兼顾其他人。”都鉴便独自前往,吃完饭,就把饭含在颊边,回家后吐出来喂给两个孩子,后来他们都得以存活,共同渡过长江。郗迈位至护军,周翼任刻县令。郗鉴病逝后,周翼追念他的抚育之恩,辞官回乡,以草苫为席守丧三年。
15. B   “痛惜亡友生前未受到重用”“担忧自身也难免继亡友之后遭受迫害”理解都不正确。两句是将亡友与自己的关系比喻为弓箭和唇齿的关系,强调两人友情的深厚。
16. ①诗中具体描绘了诗人自己痛哭亡友的情形,突出了朋友去世给诗人带来的巨大悲伤;②诗中多角度表现了诗人与亡友关系的亲密和友情的深厚,使哀悼亡友之情更为真挚感人;③诗中多处表现了自身的衰老将亡,将痛悼亡友与感伤自身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更能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7.(1).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8. D
19.B  A.运用了对偶手法,“人”对“月”,“悲欢离合”对“阴晴圆缺”。B.运用了比拟手法,“护花”赋予花以人的动作感情。C.运用了对偶手法,“两个”对“一行”,“黄鹏”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D.运用了比喻手法,战马就像的卢马(刘备的坐骑)一样飞快,弓箭像雷声一样惊鸣。
20. 示例1:再苦再难,都要不忘初心,把坎坷不平的乡路走下去,走出一片山清水秀、人乐年丰的前景来。示例2:再累再烦,都要走进胡同,把光滑曲折的石板 路走下来,走进一个远离喧嚣、幽静平和的境界里。示例3:再远再久,都会想起小河,把长存心底的思念 铺开来,铺出一片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乡愁来。
21. ①老年群体也不例外②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便 ③又操作简单 
22. ①否定句:数字时代不要遗忘了老年群体。②疑问句:如何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
23. 【审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也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所给材料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从“80后”“90后”到“00后”历代年青人受到的各种负面评价;
二是“80后”“90后”在汶川地震、新冠疫情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现实表现,以及由此引发的对“00后”的推断;
三是对我国青年一代的整体评价和期望。显而易见,第二部分是用事实否定第一部分中对青年的差评,第三部分则是整个材料的“主旨"所在。
综合材料的这三部分内容,可以确定作文的基本立意应该是:青年一代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肩负起国家和 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题目中“联系自身实际”的要求值得格外关注。一方面,材料虽然涉及“80后”“90后”“00后”三个时代的青年,但重点却在“00后”这一代,而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正是“00后”。另一方面,这类题目的立意比较“宏大”,作文很容易流于空洞和浮泛,“联系自身实际”恰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不二法门。联系自身实际和身边的现实生活,选择一个比较小的恰当的切入口,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构思并完成这篇作文,无疑是考生的上佳选择。
另外,对于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还必须严格遵循任务要求。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成人仪式”“学生代表”“发言稿”是关键词,写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成人仪式的特定场合、学生代表的特定身份以及发言稿特有的文体要求。
【立意】1.自古英雄出少年;
2.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3.青年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敢于创新,勇于拼搏,有激情、有担当;
4.青年与我的中国梦;
5.青少年成长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