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2-23 09:21
参考答案
1.B“人文社会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自然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表述与原文不符合。原文为“还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人文社会学科教学中应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自然学科教学中应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
2.D
3.B中“邀请本地的蘑菇培育农场提供技术援助”“并将种好的蘑菇赠送给市养老院”体现了注重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可以说是最符合的。其它选项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4.①首先提出陶行知对于劳动意义、价值和路径的阐发对“劳动教育怎么搞”这一难题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的观点。②接下来作者详细阐述陶行知的思想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的启发和指导意义。③最后总结、重申我们不能忘记陶行知的思想。
5.①劳动教育要把握真正的内涵,即通过劳动,达到在劳力上劳心的效果,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②劳动教育应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③劳动教育应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运用技术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


6.C“意在强调我对故乡校办袜厂姑娘们织袜流程的熟悉”错误,从从前“我”听见那“‘喳喳’的声音,伴着她轻轻哼的‘的笃’调,让人感到凄婉和寂寞”,到现在“这机器我见过,这操作我熟悉,只是少了那凄楚的轻哼”“人家告诉我,这是造的校舍和教室,人家又告诉我,这就是用那‘喳喳’响的摇袜利润建起的……‘喳喳!喳喳!’地回响在我的心里。用它陈旧的方式……为了四个现代化,老老实实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可见,并非仅仅强调“我”对流程熟悉,更是为了形成今昔对比,反映一种时代变迁带来的不同感受。
7.D“体现了我对家乡生活积极热切的融入和对生命的敬畏”有误,“我赶紧回到了不是我家的‘家’里,把鱼放进淡水缸里,干搁了两个钟头的鲫鱼,居然又悠悠地游了起来”中并无对生命的敬畏,这句话有其象征意义,鱼回到水里,就犹如“我”回到故乡,故而即使“干搁了两个钟头”也能悠悠地游起来,正如“我”从小远离家乡,如今回到家乡却能够自然融入一样,故说有“对生命的敬畏”属于过度解读。
8.①文字清新质朴、自然流畅;选取常见景物与人物,融入自己对故乡的独特感受,让寻常景物也有了别样的优美;②多用数量词,让语言简练而生动,寥寥几笔勾勒出生动画面;③采用对比手法,以绿、白、乌的冷色调突出小女孩“红脸蛋”的暖色,让画面更为鲜明;④采用细节描写,把乡村小女孩受委屈的寂寞描摹得惹人怜爱,让人仿佛能透过她看到作者若在家乡成长的模样。
9.①少年时梦见故乡,凄凉荒芜,贫瘠冷清,这既是旧时代给作者留下的印象,也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拥有故乡的无比渴望和眷恋之情,并透露出无“家”可归的心酸悲凉;②解放时在军队里梦见故乡,是风景优美、物质丰富、人情美好的故乡,表达作者对祖国解放的喜悦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希望故乡能摆脱贫困,成为更加温暖、美好地方的期盼和对故乡的殷切思念与牵挂;③在参观袜厂时描绘自己对流水线自动化生产袜子的梦,既是为故乡此刻仍旧使用着落后工具的慨叹,也更进一步衬托出“我”对故乡人民勤劳能干,靠着落后工具仍能建设四个现代化精神的赞叹,同时表达对故乡能有更好发展的祝愿之情。
10.C
11.C
12.B
13.(1)当时正刮大风,将近拂晓,吕据未到。孙綝的军队已大规模会集,于是杀滕胤和他的几十个将士,夷灭滕胤三族。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4.(1)当时是半夜,部下都知道滕胤与吕据有约。(2)滕胤命令约束部下,说吕侯已在很近的路上。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的翻译是:滕胄善于写文章,孙权以宾客之礼待他,军事、国家的文书,常常让他修改润色,也不幸短命。孙权为吴王,追忆过去恩义,封滕胤都亭侯。滕胤从小就有志节操守,容仪俊美。成年后娶公主为妻。
“权待以宾礼”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权以宾礼待”,“军国书疏”是指军事、国家的文书,所以两句中间应该断开,排除B、D两项;“都亭侯”是官职名称,所以应从“都亭侯”的后边断开,“弱冠尚公主”,“弱冠”指成年,“尚”指娶帝王之女为妻,所以“弱冠尚公主”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排除A项。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诗经六艺’指内容上‘赋、比、兴’与手法上的‘风、雅、颂”’说法错误。“诗经六艺”应是指内容上的“风、雅、颂”,手法上的“赋、比、兴”。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诸葛恪不听劝阻,导致这场战争以失败告终”理解错误,原文第③段“恪不听,以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胤白日接宾客,夜省文书,或通晓不寐”,并没有说明这场战争的结果。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重点字词:比,接近;晓,拂晓;大会,大规模会集;
第二句重点字词:“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翻译为“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坚强的筋骨”;“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地下水;一,专一。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问题可知本题的答案在原文最后一段,从原文最后一段“时夜已半,胤恃与据期,乃约令部典,说吕侯以在近道,故皆为胤尽死,无离散者”,指出事情的时间是半夜,滕胤与吕据有约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滕胤“约令部典”,说吕侯已在很近的路上。
【点睛】
参考译文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县人。他的伯父是滕耽,父亲是滕胄。孙权为车骑将军时,任命滕耽为右司马,滕耽以宽仁厚道而著称,去世早,没有后人。滕胄善于写文章,孙权以宾客之礼待他,军事、国家的文书,常常让他修改润色,也不幸短命。孙权为吴王,追忆过去恩义,封滕胤都亭侯。滕胤从小就有志节操守,容仪俊美。成年后娶公主为妻。年三十,开始出任丹杨太守,转任吴郡、会稽太守,所到之处都受到赞赏。
太元元年(251),孙权重病卧床,滕胤回到京都,留下为太常,与诸葛恪一起受遗诏辅政。
诸葛恪准备率领全部军队攻打魏国,滕胤劝谏他说:“您在先王去世新君继位时,接受了伊尹、霍光一样的重托,入则安定本国朝政,出则摧毁强大外敌,名声传扬全国,天下无不震动,百姓的心愿,期望得以依赖您而安宁。如今在大兴劳役之后,兴师出征,百姓疲惫、国力亏虚,远方国家的君主有所防备,如果攻城而不能克,野战而无所获,这就会丧失以前的功绩而招致以后的责备。不如按兵息师,伺机而行。况且出兵作战是重大事情,此事要靠大众才能成功,众人如果不高兴,您岂得独自安心?”诸葛恪不听滕胤的劝告,任命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务。滕胤白天接待宾客,夜间批阅文件,有时通宵不眠。
孙权临去世前,孙峻受遗诏辅朝政,兼任武卫将军,此职按例主管宿卫军,封爵都乡侯。诸葛恪被诛杀后,孙峻被升为丞相大将军,督管朝廷内外各项军务、假节,晋封为富春侯。滕胤因是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竦的岳父而辞职,孙峻说:“鲧和禹罪过不相连累,滕侯您这是何必呢?”孙峻、滕胤内心虽相互不融洽合意,但外表上都相互包容,孙峻晋封滕胤的爵位为高密侯,仍像以前一样共事。
孙峻打算修筑广陵城,朝中大臣们明白那里无法修城,但都惧怕孙峻,故无人敢讲。只有滕胤劝谏他,孙峻不听,而此项工程最终未能完成。
第二年,孙峻去世,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兼管朝廷内外各项军务,接替孙峻主持朝政。吕据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恐惧,与众部督将领联名,共上表举荐滕胤为丞相,孙綝改滕胤为大司马,接替吕岱驻守武昌。吕据领兵返回,派人报知滕胤,想一道废黜孙綝。孙綝听到这一消息,派遣堂兄孙虑领兵在江都迎击吕据,派宫中使者去命令文钦、刘纂、唐咨等联合部队进击吕据,派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告诉滕胤攻取吕据,并有劝喻滕胤应速往之意。滕胤自认为祸患涉及到自己,神色不变,谈笑如常。有人劝滕胤领兵前往苍龙门,将士们看到滕公出来,一定都离开孙綝来归附滕公。当时已是半夜,滕胤仗着与吕据有约,又难于发动军队开进宫门,于是命令约束部下,说吕侯已在很近的路上,故此他的部下都能为他拼死,无人逃离。当时正刮大风,将近拂晓,吕据未到。孙綝的军队已大规模会集,于是杀滕胤和他的几十个将士,夷灭滕胤三族。

15.C“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乐观旷达”解说有误,应是“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16.①一发乡国之思。②一发人生如梦的慨叹。③一发今昔之慨,由今日凭吊昔人,设想后人凭吊自己,感悟人生,喟叹古今。

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州司马青衫湿    佛狸祠下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匪女之为美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8.B
19.C
20.内容上看原句修饰限制成分多,内容丰富,感受深刻。句式上看原句整散结合,富有变化,使用了排比、对偶,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表达效果上看,原句“打动”前面三个偏正结构的定语,突出了“眼神”“笑容”“样貌”的特征,“清澈”“纯真”“帅气”三个形容词,突出了人物的纯真、可爱、阳光、帅气等形象特点,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原句突出了“喜欢”的程度“赞叹不已”,名词意象“天空”“风景”突出了地区特色,“蔚蓝”“优美”两个形容词彰显了背景特色,富有画面感。与上下文的关系看能够更好地衔接,可见原句的表达效果远胜于改句。

21.这本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晦涩难懂    作者还善于用比喻来讲抽象的道理 

22.(1)具有抽象关系,控制力量,保护作用;(2)拥有共同意志、观念,可依赖凭借;(3)能维持公正性,具备赏罚权。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