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1-29 21:10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辟出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越来越多的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验的更新。
②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对于中国诗人来说并不陌生。当曹操面对大海时,首先征服他的是大海对日月经行的容纳:“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但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海洋的书写也预示了诗人的位置与书写范式:一种海边眺望式的感性书写。这种书写一直延展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诗人的立足之地仍然是坚实的陆地。诗人用想象中的春暖花开遮蔽了对大海本身的恐惧,拒绝了直接面对大海不测的幽深与辽阔。这种对于海洋的眺望式书写构成了审美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双重自闭。在眺望中,海洋成为陆地的中断而不是延伸,作为陆地的限制而不是开放。用黑格尔的话说,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③现在,到了必须与海发生积极关系的时刻。诗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海的眺望与想象,而是真正地朝向海洋,投身海洋,置身于大海之中。“一带一路” 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三沙抒怀》《诗遇三沙》《海天集》等诗集的陆续出版,展示了诗人们跃过陆地的边界,朝向海洋,投身大海的积极努力。诗人们终于摆脱了眺望式、观光式、想象式的海洋书写,而真正让海洋作为一种诗歌元素内化为诗人的生存视野,从而在诗歌中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感受与诗歌审美经验。
④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经验的开拓。在诗歌中,海洋成为祖国的具体构成部分,被诗人具体地感知。诗人李琦在《三沙笔记》中写道:“祖国在此,有了颜色、气味、形状和声音/蓝色的系着白浪花飘带的祖国/贵重的被波浪簇拥的乡土。”诗歌更新着人们对于祖国的认知:无垠的大海的蓝也是我们贵重的乡土。
⑤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海与诗”构成一种丰富而微妙的互喻关系。海洋在拓展诗的经验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激发诗歌本身的形式与语音的潜能。诗人蒋浩的作品《诗》是一首典型的“海之诗”。在诗中,“诗与海” 之间具有非常微妙的互喻、互文关系。诗歌采用的体例具有波浪般的片段性、一种海水涌动的语法和一排排浪式的句群。“岛是这颗心脏。波浪是,船也是。”诗人不再仅仅把海洋作为一个观光的对象,而是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重新展开诗人的语言和诗人的世界。
⑥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审美经验的体验。当诗人被命运驱使,来到大海之中,他总会从大海里获取他所寻找的东西。许多震撼的瞬间会楔入诗人涌动的生命的潮汐中。这样的瞬间,要求诗人更新自己的诗歌语言与诗歌经验来适应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或者说,为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找到一种恰当的诗歌表达。如果再用以前的“风、花、雪、月”的诗意经验模式,显然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和海洋化的新的生存秩序。
⑦当一个诗人敢于站在大海边上,敢于出海,敢于像海燕置身于海洋的风暴中,他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 (摘编自田一坡《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诗歌审美方式的嬗变促使诗人们拓宽诗的题材,把笔触伸向大海去抒写海洋意象和海洋经验。
B. 从李琦和蒋浩的作品看,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通过海与诗的互喻,能更新我们对祖国的认知。
C. 当诗人跃过陆地的边界,投身大海之中,那些震感的瞬间总会使他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存经验。
D. 当诗人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而不是观光对象时, 诗歌语言就不再是以前的“风花雪月”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就提出了“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的背景与意义。
B. ②至⑥段从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以论证中心观点,各段之间构成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C. 在论证对待海洋的态度上,作者列举《三沙抒怀》等,与曹操和海子的诗形成对比。
D. 文章最后指出诗人们要敢于置身海洋的风暴中,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收束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只有摆脱眺望、观光、想象式书写,让海洋内化为诗人的视野,才能带来全新的诗歌感受。
B. 诗人如果恐惧大海,拒绝直面其幽深辽阔,就容易造成审美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双重自闭。
C. 想要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海洋化的生存新秩序,就要摒弃传统的诗意经验模式。
D. “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可见时代呼唤诗人也造就诗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份意见特别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方面显示了党中央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今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紧迫性。
(光明网《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材料二:
《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直面当今的教育现实问题一一“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一定程度被忽视,劳动教育被矮化、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旨在补齐教育短板。为了从客观层面更全面真实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前不久,华东师大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及学生发放了近7万份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和三角印证后,初步得出结论:仅有30.1%的教师认为学生有着极强的劳动观,21.9%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强,28%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一般,2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弱。在对劳动观念的自我认知上,青少年与教师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47.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极强,29.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较强,2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一般,3.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淡薄。同时调查显示,98.4%的家长赞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仅有1.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1日)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要注意到,面对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的地位和条件同党和国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的期望还不完全适应。比如,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受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被弱化境地;一些学校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比较陈旧,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脱节问题比较明显;有的乡村学校劳动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学生不喜欢学、没机会学等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在一些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师资队伍较弱、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欠缺等问题。(《破除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瓶颈》光明日报2020年3月30日)
材料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表示,劳动教育和全部教育工作一样,都是一个专业性的事业,离不开对于教育规律的尊重。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
“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比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城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檀传宝说。檀传宝表示,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中,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劳动,教育不能缺失那一环》中国青年报2020年4月1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方面显示了党中央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今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紧迫性。
B.在对劳动观念的认知上,近七万份问卷显示:学生认为自己劳动观念从极强、较强到一般再到较弱的比例均比教师高。
C.目前学校中的劳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被弱化境地。
D.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大呼隆” “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B.直面当今的教育现实问题,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有利于补齐教育短板。
C.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面对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劳动教育在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全适应的问题。
D.劳动教育应该有广阔的加强空间,中小学各学科中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都应该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
6.学校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学校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应履行的职责。(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转换的空间
郝景芳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日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第二日清晨的六点到夜晚十点,而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只能拥有第二日夜晚10点到第三日清晨6点的黑暗生活,他们活跃在垃圾站、酒吧、夜宵档……剩下的40小时,受胶囊定时释放出的气体催眠,身子随着世界颠倒来去,头脑却一无所知,到次日晚上再睁开眼睛。
老刀从小生活在第三空间。他上了小学、中学。考了三年大学,没考上,最后还是做了垃圾工。第三空间有两千万垃圾工,他们是夜晚的主人。另三千万人靠贩卖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险过活,但绝大多数人心知肚明,垃圾工才是第三空间繁荣的支柱。
老刀每天上五个小时班,从夜晚11点到清晨4点,快速而机械地用双手处理废物垃圾,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传来的生活碎屑转化为可利用的分类的材质,再丢入再处理的熔炉。他每天面对垃圾传送带上如溪水涌出的残渣碎片,从塑料碗里抠去吃剩的菜叶,将破碎酒瓶拎出,把未受污染的材料,丢入可回收的圆筒。
如今这个世道,一份炒面三百元。他们就这么干着,以速度换生命,以数量换取薄如蝉翼的仅有的奖金,保持着每月一万块钱的标准工资。
“回家啦,睡觉啦,转换马上开始了。”车上有人吆喝着。
彭蠡瞪着老刀:“你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就不告诉你怎么走。”老刀飞快地讲了事情的始末。他要去第一空间送封信,送到了挣十万块,带来回信挣二十万。“你躲在垃圾道里去?”彭蠡皱着眉,“最坏的情况你可得知道,万一被抓着,可不只是罚款,得关上好几个月。”
“二十万块。”老刀说,“值啊。”
“你就这么缺钱花?”
老刀沉默了一下。“糖糖还有一年该去幼儿园了。”他说,“你没看见,她每次在外面听见音乐,就小脸放光,精神得很。”之前老刀去幼儿园咨询的时候,着实被吓到了。好一点的幼儿园招生前两天,就有家长带着铺盖卷在幼儿园门口排队,等上四十多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排进去。前面的名额早用钱买断了,只剩寥寥几个名额分给苦熬排队的爹妈。
规矩是死的,人却要活着。只要路径和方法对,被抓住的几率并不大,挣的是实实在在的钞票。老刀不知道有什么理由拒绝。
老刀装好信,滑进了垃圾道。转换开始了。
他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四十八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一切。
他的日子总是从胶囊起,至胶囊终,在脏兮兮的餐桌和被争吵萦绕的货摊之间穿行。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世界纯粹的模样。
老刀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
太阳缓缓升起,天边是深远而纯净的蓝,蓝色下沿是橙黄色,有斜向上的条状薄云。太阳升起时,天的蓝色变浅了,但是更宁静透彻。老刀站起身,向太阳的方向奔跑!他想要抓住那道褪去的金色。蓝天中能看见树枝的剪影。他猛地停下,心狂跳不已。他从来不知道太阳升起竟然如此动人!
他回过神来,在宽阔的街道上小心翼翼地走着,直到看见一座园子。园子外面两排银杏树庄严茂盛。他要传信的人就在园子内。园里的人多半穿着材质顺滑、剪裁合体的西装,女士们清脆的高跟鞋声在老刀耳旁嗒嗒作响。园内的人看上去都有一番眼高于顶的气质。
街上人很少,老刀一个人站着极为显眼,他尝试着向园子里走。两个小机器人左右逡巡,其他人走过都毫无问题,到了老刀这里,小机器人忽然发出刺耳的声音,转着轮子向他冲来。
他慌了,他低声对小机器人解释,说他的西装落在里面了,可是小机器人只是嘀嘀嗒嗒地叫着,头顶红灯闪烁,什么都不听。园里的人们停下脚步看着他,很快,从最近的建筑中走出三个男人,匆匆地向他跑过来。老刀紧张极了,他怔住了,愣愣的想,完了,彭蠡说的那种“最坏情况”已经发生了……
(文章改编自郝景芳小说《北京折叠》)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垃圾工是第三空间繁荣的支柱成为了第三空间人们的共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第三空间脏乱差,垃圾工的福利待遇最好。
B.父母为支付子女教育的高费用承担着难以言说的苦楚,冒风险、博机会,影射了当下社会底层小人物维持生计的步履维艰。
C.节选部分多是平凡的人、事、物,这种平凡营造出了贴近真实的氛围,笔触踏实淡定,使故事在平铺直叙中富含深意。
D.节选部分主要用大量对话、心理、动作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在情节发展变化过程中,老刀的性格、情感也得以逐步体现。
8.请概括小说中“老刀”的形象特征并简析之。(6分)
9.小说画线部分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