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年群体正处在人生体能和智力的巅峰时期,是就业市场的主力,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部分职业与岗位已经受到明显影响,有些职业尽管还未受到波及,但日新月异的技术加剧了失业的预期。人工智能对高技能者的需求和对低技能者的排斥,可能导致就业领域的“信息鸿沟”,进而加剧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自身拥有的技能被智能设备取代的青年将面临考验,而绝大部分青年和更年轻一代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当然,对传统就业模式而言,人工智能亦展现了相当程度的超越性。根据过往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技术进步最初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但这是经济增长暂时且必要的过程,随着技术加速进步产生的“乘数效应”,最终人工智能会改变和创造许多新行业、职业和岗位。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尽管人工智能挤出部分行业的低技能从业者,但其高生产率必然刺激劳动总需求上升,扩大相关行业的规模,为青年提供“虚拟世界设计师”“人工智能培育师”等涉及技术开发、机器训练、智能设备维护等极具潜力的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技术还将促进人类生活和就业质量的整体提升。一是技术进步与劳动者技能升级之间的正向促进关系显著,我们常说的“勤劳致富”可能要升级为“创造力致富”。二是人工智能提升了青年就业的自由程度,如对体力的要求宽松,更注重工作灵活性等。如今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涌现,未来就业地点和从业组织等时空束缚必然会更少。 不过,青年们也应意识到,尽管人工智能在许多特定领域会比人类做得更好,但从人工智能的本质来看,它始终是用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无法真正拥有人类一般的思维。人类能力的广度、灵活度和强社交性是机器人无法超越的,因此,大可不必排斥或限制新技术,或应从自身目的和需要出发,与机器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其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实现“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对青年的影响不仅在于就业,更与青年自我发展密切相关,后者也是更深层次的影响。由于人与技术双向影响将进一步增强,未来的人工智能必将紧密关涉青年自我建构的过程。社会环境和受教育情况是青年发展和实现自我认知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文化、社会和环境,它们的构成又不得不考虑技术因素。这意味着未来青年需要适应和人工智能共处,也意味着青年有了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的契机。人工智能让未来青年从体能、智能上获得解放和超越,有条件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共建、共享信息,也让人之独特实践——劳动更趋向于其本质:创造人本身。这或许是后劳动时代青年发展的一种可能路径。 人工智能与青年的互构互促也对青年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推进人工智能方面人力资源的发展。我国高度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如2019年10月,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特别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就业服务机构应给予青年更前沿的指导,如对青年的培养应更重视将技能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包括独特的审美情趣、终身学习的意识、跨学科的综合技能、变革与创新能力等。 (《节选自《人工智能技术会如何影响青年就业》窦畅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技术对青年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剧了他们的失业预期。 B.人工智能将低技能职业者排挤出相关行业,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超越性。 C.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智能的呈现,运算思维能力无法真正超越人类。 D.人工智能可与青年互构互促,但青年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必须提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提出论点,人工智能技术将冲击青年就业市场,对低技能青年造成就业威胁。 B.文章本论部分层进式推进,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青年就业及发展的影响。 C.文章尾段解决问题,重申中心论点,并提出解决人工智能与青年互构互促问题的办法。 D.文章辩证地分析问题,既肯定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又指出了它对青年就业的机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低技能和高技能者的收入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导致就业领域的“信息鸿沟”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B.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的人工智能能扩大了相关行业的规模,为青年提供相关行业的一些极具潜力的就业机会。 C.青年大可不必排斥人工智能,甚至可从自身目的和需要出发,通过它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 D.青年应该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重视相应技能培养,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经过几波产业周期的演绎,2020年是全球电动化“元年”。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在通过销量打入市场向逐步进入智能化的商业模式转型的阶段。“车企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特斯拉、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海外传统车企以及中国的传统车自主品牌。”曾朵红说,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已成气候。 从特斯拉的发展路径来看,造车新势力想要存活下来,需要达到年销量3-4万辆;年销量7-10万辆决定其能否盈利;年销量15-20万辆决定其现金流能否自给。“目前国内行业已经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消费驱动型市场转型。”王阳表示,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8万辆左右,2020年将达到120万辆左右,预计2025年将达到550万辆左右。 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摘编自搜狐网2020年11月25日《新能源汽车将驶向怎样的未来》) 材料二: 2020年第十八届广州国际车展在11月20日正式开幕,据统计,本届车展展车数量将达980辆,其中新能源展车共142辆。与不久前落幕的北京车展相比,新能源车在本次广州车展上展现出了更清晰的趋势:自主品牌集中迈向高端化,合资品牌产品更贴切实际;新能源车产品的市场走向逐步明朗,“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产业发展路径更为明确。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17万辆,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36万辆,增长了9.45%,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使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动、技术的革新、消费结构转型,这些都推动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进化”。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1月25日《新能源车观察:透视广州车展上的竞争新局》) 材料三: 记者日前从国家电网获悉,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充电桩超过103万个,覆盖全国29个省份、273个城市,服务电动汽车消费者550万人。 103万根充电桩接入智慧车联网平合,是我国充换电网络建设里程碑式的突破,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有“百万桩”和相应的智能充电网络作为支撑,未来电动车想象空间巨大。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充电服务首席运营官李厚志介绍,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致力于打造充换电服务全场景覆盖网络,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充换电体验。从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到遍布四五线城市的充电网络,从涵盖公交、环卫、物流等领域的专用充电场站,到深入社区实现智能升级的私人共享桩, 电动汽车车主通过APP,可享受到全国范围的充电服务。目前,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接入公共充电桩62.6万个,占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的93%。 (摘编自搜狐网2020年11月26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将走向聚合》) 材料四: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规划》提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愿景,并提出未来需继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和交流合作及建立保障措施。《规划》还提出,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摘编自网络2020年11月3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总量均超过了120万辆,同2018年相比,略有下降。 B.2020年1月至2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骤降,可能与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关。 C.2020年5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率连续6个月提高,产业恢复迅速。 D.2020年3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0月甚至超同期2倍以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0年是全球电动化“元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产业前景看好。 B.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以政策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的市场转型之中,竞争力提高。 C.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17万辆,预计2025年将达到550万辆左右。 D.智慧车联网平台接入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6.中国新能源车企要生存和发展,应如何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溃灭 这是一条不过三五十米宽的窄山沟,两旁耸立着七座险恶的山峰,紧紧夹着一条二级公路。贴着公路有一个小村,村边是一片树林。 郭祥带领这个排在树林里挖战壕。刚挖了不到半人深,就听见北面由远而近传来一片嗡隆嗡隆的马达声。 …… 俘虏们互相看了一眼,又用惶惑不解的神情注视着战士们。仿佛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在面前站着的,真是一支无法理解的奇怪的军队! (节选自魏巍长篇小说《东方》,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郭祥的视角展开叙述,他不但是这场战斗的指挥者、参与者,还是小说主人公之一。 B.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秦德让等志愿军战士的形象,生动细腻感人。 C.小说结尾写美军不理解志愿军拒收他们财物,意在和志愿军对比,揭示美军失败的根源。 D.小说通过塑造形象各异的战士群像,充分展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8.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以“溃灭”为题的意蕴和效果。(6分) 9.小说把叙事写人的场景聚焦在战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