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经世致用”错误,材料二原文是“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不是“……的研究”体现。 2.D “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错,“认识人类的命运”是是出发点不是结果。 3.C A项,材料一只说“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未说“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B项,错在假设关系不准确。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未必就会误解胡三省的注释的意义。D项,材料二中是“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而不是“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 4.首先,开门见山,提出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的观点;接着,选取《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史书,详细阐述如何“史论结合”。最后,总结全文,解释发挥史论优长的意义。 5.以史为鉴,认真研究、总结史论结合的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史学体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 6.C “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分析不当,这里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7.D “委婉表达了再有如钱穆般大师出现的期待”无中生有。这段景物描写意在表现虽人世沧桑,但对故乡的遐思永远不会改变。 8.①钱穆先生晚年远离故土,落叶难归根使他内心有无限乡愁。②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有深沉的思考,他感慨其颓势却因年老力衰而无能为力备感惆怅,这种担忧远比乡愁更深重。 9.①钱穆写荡口鹅肫荡优美热闹的自然景致,抒发亲近自然、逍遥自在之情,反衬出自己对时局动荡的担忧。②对湖畔古镇居民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回忆,使得钱穆思考历史人生、过去未来。③晚年寓居他乡,故乡湖荡带给他的美好回忆,让他反思中国文化的现状。④对故乡湖荡的恒久记忆,让钱穆思索中外思想的差异。 10.D 11.A “成年(男18岁、女15岁)取字”错误,男子20岁成年,此时取字。 12.B “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错误,这一信息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并没有说韩愈认为自己得到认可,而且“愈发言真率”是客观陈述韩愈的表现,并不是“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说话越来越直率……”。 13.(1)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尝”,曾经;“上”,动词,呈上,递上;“章数千言”,定语后置句,数千字的奏章;“论”,劝谏;“不听”前省略主语“皇帝”;“为”,动词,做,担任。) (2)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管严寒或酷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张籍最终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荣耀。(“振”,显达;“称荐于公卿间”,状语后置句,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成科第”,考中进士;“荣于禄仕”,状语后置,在仕途上很荣耀。) 14.(1)主动求学,积极上进。从小刻苦学习,不需要别人敦促。 (2)操行坚定正直,敢说真话。对宫市的弊端敢于进言揭示。 (3)为人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自己得宠或失意他都不改变态度。 (4)乐于援助他人。对后辈给予照顾,即使自己的早饭供不上了也不在意。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是昌黎人。父亲是韩仲卿,没有什么名望和地位。韩愈三岁时成了孤儿,被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等待(别人)劝勉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时,韩愈把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极力为他宣扬美名,由此他在当时出了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召(韩愈)为巡官。董晋幕府被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韩愈到他的幕府充当自己的宾佐。韩愈说话真诚坦率,没有什么畏惧和回避的,操守品行坚定正直,不擅长应付世俗事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不能专心于机要事务。对于宫市(宦官到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的弊端,谏官述说这件事但德宗不听。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后酌情让他改任江陵府掾曹。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多次被排挤贬黜,作《进学解》来表明自己的心志。主持政事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后很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上奏朝廷)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负责编写史书)。过了一年,(韩愈)改任考功郎中、知制诰,被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如果开就会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皇上派中使杜英奇押着三十位宫人,手持香花,前往临皋驿站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宫中,留在宫中三天,才送它(佛骨)到寺里。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施舍,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论佛骨表》。表疏奏上,宪宗很生气。过了一天,把表疏拿出来给宰相看,准备对韩愈处以极刑。裴度、崔群上奏说:“韩愈冒犯了皇上,确实应该获罪,然而如果不是由于内心忠诚,不回避罢黜、斥责,又怎能如此呢?请求对他稍微赐予宽容,以引来谏诤的人。”皇帝说:“韩愈说我信奉佛太过分,我还可以宽容他。至于说东汉信奉佛以后,帝王的寿命都短促,怎么能说得这么悖谬呢?韩愈作为人臣,竟敢如此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人们都震惊惋惜,就连国戚权贵也都认为对韩愈的惩处太重了,由于人们依顺事理求情,这才贬他为潮州刺史。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自己得宠或失意他都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管严寒或酷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张籍最终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荣耀。韩愈后来虽然通达显贵了,每当办完公事空闲的时候,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那些权贵豪门,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颇能引导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毫不在意。他大概把振兴礼教和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就有十人 。 15.BC B项,“翠微”代指齐山。注意“上”字及重阳登高的风俗;C项,注意结合三四句表现的是诗人趁着重阳节躲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16.①节日登高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②人世多忧苦的感叹。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③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④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 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18.B 19.①原句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三个分句结构整齐,充满诗意和韵律美。②原句使用拟人修辞,赋予菜地里的葱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③改句是没有修辞的一般陈述句,缺乏文采。 20.①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②一串剧烈的爆响之后 21.第②句,“不可替代地发挥重要作用”修改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③句,删除“随着”或“使”。第⑥句,“实现”修改为“取得”。第⑦句,删除“存在”或“严峻”。 22.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该成果近日刊发在《科学通报》杂志上,科研团队基于这项成果提出了新的地球生命起源假说。 23.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