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2.C 3.B 4.徽墨是一种起源于南唐,昌盛于清朝,因产于徽州而得名,有着制作原料和方法多样、制作工序繁复,质地坚硬、光泽如漆、历史悠久等特点,可以用于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墨锭。 5.①五代时期,全国制墨中心南移至徽州,标志着徽墨的兴起;②大宋王朝经济、商业、文学艺术活动及读书风气的大好形势,使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③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及形成的社会导向,使徽墨的生产规模、质量及艺术形式都得以拓展直至昌盛;④几任帝王及李氏父子等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 6.A项“谈到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直接表现了作者审美情趣”错误,从原文“源宁来看了西湖,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可知这是作者朋友的观点,并不能直接表现作者的审美情趣。 7.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写了作者游西溪的经过,从路上所闻开始,依次写到车里所见、船中所感,最后写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处处立体地展现了西溪的野趣;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写作线索,记叙了作者游赏西溪的两次经历,第一次为两星期前的雨天游览,第二次为前天的午后晴日游览,无不充满了文人的雅兴。 8.①作者笔下的“西溪的晴雨”,有着静莲庵堂的清茶涤荡、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西溪的回环秀美等景致,这些都为全文营造了朦胧素淡的诗意。②作者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文人雅士,午后斜阳里流连于弹指楼上,观景、挥毫、饮酒,晚烟中的洞箫,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闲情诗意,增添了文章的文学底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③如此写来,文人的雅兴和自然的野趣便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9.A 10.B 11.B 12.(1)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或“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或“官方的礼节”)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2) 你现在能够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13.(1)回应:范滂拒绝逃跑,慷慨赴死。(2)原因:他不肯连累别人,也不愿因出逃而让母亲流离他乡。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 “滂所劾甚多”是“责”的宾语,“甚”和“多”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项;“有私故”是“疑”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贪秽”“奸暴”是并列结构,都做“非”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故选A。 10. 本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指朝臣向朝廷列举民间诋毁官员的流言的一种制度”错。对“谣言”的理解有误。举谣言,指朝臣为了解民风民意而搜集民间评论官吏的歌谣等返奏朝廷。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不是“主动劾奏”,而是遵奉诏书行事。原文是“后诏三府椽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可见范滂是遵照诏书行事。 故选B。 12.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公礼”,官方的礼节;“格”,要求;“去就”,辞官;“得无……也”,固定句式,难道……吗?(2)“恨”,遗憾;“既”,已经;“令”,美好;“寿考”,长寿。 13.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题目是,当郭揖提出“与俱亡”的建议时,范滂是如何回应的?他为什么这样回应? 首先找到原文对应语句,“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可见范滂不愿意逃走,不愿牵连郭揖,不愿让老母亲因此流离他乡,因此慷慨赴死。据此总结,第一问:范滂拒绝逃跑,慷慨赴死。第二问,原因:他不肯连累别人,也不愿因出逃而让母亲流离他乡。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被推举为孝廉和光禄四行。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等他到达冀州界,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抛下官印绶带逃走。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裁决)不能违背。”宗资于是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14.C项,“直露心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错,颈联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 15.①直抒胸臆:首联“蹉跎”“自怜”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慨叹;②借景抒情:颔联借写秋景,表达了岁月蹉跎的悲凉之意;③用典抒情:尾联运用凿壁偷光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的心愿。 16.C项,“知音难遇”并不是本词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谁念”二字,极哀婉凄楚,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土的沉痛之情。没有“难遇知音”的感慨。 17.刻画了一位漂泊、孤独、满怀深沉故国之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抚今追昔,上阕浓艳,追忆往日宫中元宵节的热闹繁盛的景象,无限怀念;下阕凄婉,转入对眼前人世及自身的慨叹,语含悲酸。 18.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汶(2)凤凰、泣(3)鉴、琼。 19.D 20.前有“温婉雅致”作修饰,突出散文集的特点;“是淡雅的康乃馨”是比喻中的暗喻,两者在素淡、雅致、沁人心脾上有相似点。 21.①原文是短句,更符合文章整体灵动的语言风格;②原文中“错字连篇”“粗制滥造”作谓语,而其在改写后的句子中作定语,作谓语时对这类书的否定意义更强烈;③“就像石楠花一样”在原文中被放在“让人闻到一股讨厌的臭味”之前,与上文它的“是一树的泡桐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结构一致,表达自然流畅。 【分析】 19.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文中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A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项,表示引文的省略; C项,表示语意未尽; D项,表示列举的省略。 故选D。 22.(1)语句①将“机制”删掉;(2)语句②将“规范、科学”改为“科学、规范”;(3)语句④将“解决”改为“纠正”;(4)语句⑥把“科学精神……”改为“让/使科学精神……”或“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 23.《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他是一个知识分子,热衷功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未曾收获功名,同样的是封建制度下的可怜人,但可怜之人终有可恨之处,本身自命清高,穷困潦倒且好吃懒做,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闲谈嘲笑的人物,最后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 孔乙己的形象启示我们,一个人的人生如何,他的身世从不起决定因素,决定他成败的往往只是他自身的奋斗和能力。面对别人的讥笑和嘲讽,我们要泰然处之,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人生奋发向上的动力;面对时代的变革,有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