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2-02 14:52
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游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然而,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等人的模仿,《红楼梦》香菱的摘句,无数书房和花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这个偏向到清末才矫正过来,读者痛心国势的衰弱,愤恨帝国主义的压迫,对陆游第一方面的作品作了极热烈的赞扬,如:“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扫胡尘”、“靖国难”的诗歌在北宋初就出现过。靖康之变后,宋人的爱国作品增加了,不过,陈与义、吕本中等人在这方面跟陆游显然不同。他们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束手无策地叹息或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没有说自己也要来动手,要“从戎”,要“上马击贼”,能够“慷慨欲忘身”,愿意“拥马横戈”、“手枭逆贼清旧京”。陆游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譬如刘子翚的诗里说“中兴将士才无双”“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语气已经算比较雄壮了,然而讲的是别人,是那些“将士”和“男儿”。陆游的“鸭绿桑干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尽管他把自己搁后,口吻已经很含蓄温和,然而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是《诗经·秦风·无衣》的意境,是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中箭身死长句》的意境,也是岳飞《满江红》的意境;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的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偶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气魄和心情,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刘克庄说陆游记闻广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的对偶,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可陆游时常觉得寻章摘句的作诗方法是不妥的,尽管他自己改不掉那种习气。他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弘大。……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又针对“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议论说:“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尝有一字无出处?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刘克庄赏识的恰恰是陆游认为诗家的穷途末路。什么是“诗外”的“工夫”呢?陆游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要做好诗,该跟外面的世界接触,该走出书本的字里行间,跳出蠹鱼蛀孔那种陷人坑。诗人决不可以关起门来空想,只有从游历和阅历里,在生活的体验里,跟现实碰面,才会获得新鲜的诗思。像他自己那种独开生面的、具有英雄气概的爱国诗歌,也是到西北去参与军机以后开始写的。
(选自钱锺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选本还是摘句,清末以前的读者偏重陆游咀嚼出日常生活滋味的诗歌,就此造成了陆游是“老清客”的印象。
B.从陆游开始,文人们的诗歌创作中才有了“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气概和心情,有了“扫胡尘”“靖国难”的凌云壮志。
C.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在他的作品集中,每首诗歌无一例外地表明了他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
D.陆游认为《西昆酬唱集》那种无一字无出处的创作方式,是诗歌创作的穷途末路。刘克庄赏识的正是陆游的这一观点。
2.依据本文,下列诗句不能体现陆游“拜鹃心事”的一项是(   )
A.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B.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下列关于陆游诗歌的创作特色的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
A.陆游有着广泛的阅读面,善于用典故,却又不推崇多用典故。
B.陆游在诗中寄寓了投身沙场之志,与杜甫的诗歌意境相吻合。
C.陆游在早期诗歌创作中一味追求文辞华丽,以对偶工致著称。
D.陆游认为只有体验过丰富的现实生活,才能创作优秀的诗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许多实体书店抓住时机,将自身定位为 24 小时“不打烊”书店。这不仅延长了营业时间,而且能使书店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在实体书店 24 小时经营的同时,店主要处理好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找到销售低谷时段的应对方法,并解决新鲜感过后顾客流失的问题。实体书店 24 小时经营,在营业员和电费上的投入会相应增多。到了深夜,24 小时书店往往变成“深夜图书馆”,选择深夜阅读的顾客往往只阅读,不买书。此外,当一家书店宣称自己“24 小时营业”时,媒体往往会在短期内集中报道,之后慕名而来的顾客会渐渐失去新鲜感,来实体书店的次数渐渐减少。
以创意产品拉动营业额增长是实体书店普遍采取的策略。日常使用的文具和茶具,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在审美和使用上满足了追求品位的顾客的心理需求。举办讲座和沙龙,给作家与读者提供交流的契机,也是许多实体书店拉动营业额增长的方式。还有书店采取会员制度,寻求更稳定的顾客群体。他们通过借阅图书、购书折扣、享用饮品、阅览区读书等服务,将实体书店运营成“图书馆模式”,这样不仅聚集了一批稳定的顾客,而且有利于资金回笼,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书店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
(摘编自《24 小时“不打烊”——实体书店的优势、困境与出路》)
材料二:
书店利润较低,资金实力也不雄厚,想要做出特色,就需要好的合作。乡村书店在选址上要特别注意,不是什么村子都适合。一般原则是,乡村要有自己的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建筑本身有特点且周边环境良好;而且日后有可能在图书品种规划、经营活动上独树一帜,充满个性。乡村书店的成功需要很多有利因素相互叠加。例如,云夕图书馆位于浙江桐庐畲族乡600多米的高山上,是夯土外墙建筑,由明星建筑师张雷设计。
乡村书店在产品结构上,以图书为主,兼营咖啡饮品等,还可以延伸自己的文创产业,深耕当地文化,利用民间工艺、“非遗”元素来创作,带动“非遗”传统保护,为村民增加收入。
(摘编自《在乡村,一家书店》,《海峡旅游》2016年第03期)
材料三:
疫情期间,先锋书店全部门店停业将近两个月。今年五一假期,先锋书店在艰难挣扎之后,又开出了云南首店——“先锋沙溪白族书局”。这是先锋书店全国第16家分店。此前,先锋书店已开出了碧山书局、云夕图书馆、陈家铺平民书局、厦地水田书店4家乡村书局。
大理沙溪古镇,历史悠久,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贸易集散地,目前仍保留着古道上唯一的古集市。“茶马蹄急,古庙晨钟”,珍藏在古柳斜阳道中。
一直以来,先锋书店都十分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造。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特有的文创产品等无一不体现其独具的特色。
门店建筑由黄印武负责设计。他将昔日粮仓改造成了书仓,将杂乱的场地打造成了景观庭院,还将高耸的烤烟房变成了极具精神性的诗歌塔,顾客可以沿着层层叠叠的扇形木阶梯旋绕直上,直达“心灵的高处”。
这里有装满一整面墙的云南主题图书,不仅有在云南生活创作的作家及云南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有与白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相关的书册,这充分体现了先锋乡村书店的“在地化”。
该书局根据沙溪本土文化打造了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甲马系列、瓦猫系列和云南采风系列。往后,先锋书店还将在沙溪镇挖掘更多的可能性。这家新店也将成为沙溪古镇的一个文化地标、文化公共社区。
(摘编自《先锋书店再开乡村书局,“全球最美书店”落地大理沙溪》)
4.关于实体书店多元化经营方式,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24 小时不打烊书店”延长的不仅仅有营业时间,还有购书时间,因而拉动了营业额的增长。
B.经过实体书店精心设计包装的文具和茶具等文创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一定的审美品位。
C.许多实体书店举办讲座和沙龙,给作家和读者提供了交流契机,这也是书店突破困境的方式之一。
D.书店会员制度一定程度上能稳定顾客群体,利于资金回笼,但并非扭转不景气局面的制胜法宝。
5.依据文意,以下做法不能推动乡村书店成为当地文化地标的一项是(   )
A.开设文化大讲堂B.举办艺术家沙龙
C.设立非遗创客教室D.筹办土特产展销会
6.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在地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令鲜花
(法国)安德烈·莫洛亚
这天又是星期四,艾惕安·卡尔吕手捧鲜花慢慢地朝公墓走去,他的太太吕茜尔就葬在那里。当医生贴着吕茜尔的心口宣布“走了”的时候,他的精神生命也随她去了。他每星期四都来看她,决定到死方休。
艾惕安原先是个只知道工作、别的都不以为意的人。五年前,吕茜尔下嫁给他后,就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那是一个多么好的女人啊,清新脱俗,娇媚无比,善解人意,从不做使人难堪和绝望的事,处处都能和他想到一起……这次,在离吕茜尔坟墓不远处,有一个身着重孝的少妇,她仪态不凡,神态肃然,满脸泪痕,面前也摆着一束美丽的鲜花。艾惕安在路过那座坟墓时,看到上面写着:安多华·龚斯当之墓。艾惕安猜想,这大概是她的丈夫。从少妇的神态上可以看出,他们夫妇的生活是无比和谐的。残酷的现实不仅使他失去了吕茜尔,也使这位少妇失去了爱侣。艾惕安感到,他和这位妇人真是同病相怜。
又一个星期四,他们几乎同时来到墓地,彼此眼波倏地掠了一下对方。这天,他拿的是郁金香,她拿的是康乃馨。
从这之后,每个星期四他们都见面。她有时早来,有时晚到,但恪守星期四不变。“不会是因为我吧!”他暗自思忖着。
然而,每次等的时候,情绪总不免会起点波澜。现在两人都很经心于花的选择,瞅另一位献什么花的眼神似乎也更坦然。彼此暗中好像在比赛,花的品种也愈趋名贵。
每次离去时,少妇总是行色匆匆,艾惕安怕她发窘,总是在她走得很远后,才离开墓地。
五月的一天,他来到墓地,发现墓地守卫抓着一个老妇人的胳膊,身边还有那位少妇。守卫告诉艾惕安,这位老妇人常偷少妇和他献上的鲜花。少妇神色惶遽,央求守卫放了老妇人。艾惕安便问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妇人低垂着目光,尴尬地说:“要是您儿子的坟在那儿……而丈夫手那么紧,别说是买剑兰,就连买点紫罗兰的钱也不肯给……您会咋办?”“我也会这么做的。”少妇面无惧色地说。
艾惕安转身对守卫说:“我和这位太太每周都来换花,花总是要蔫的,放了她吧。”
守卫放了老太太,艾惕安给了她一些钱,少妇又加了点,老太太含着感激的泪去了,剩下他和少妇相对而视。他们第一次开口对话。
“这真得感谢您,你们男人就是说话有力。”“因为我理解她,都是为了心爱的人。”
他们开始谈起了对爱侣的怀念。当彼此叫到对方的姓名时,都显得十分惊讶,之后又都变得很欣慰。看来,他们都在对方不在的时候,偷看过对方所去的墓座上的碑文。
他们的共同点太多了,都失去了最亲爱的人,都没有孩子聊以自慰,都是满腹哀伤和对爱侣的无尽怀念……紧接着的一个星期四,他们又都像有约在先似地走在了一起。
艾惕安讲起,他除教学外,还爱写剧本,在吕茜尔去世前,他的一个剧本已开了头,后来就再没有心思动笔了。安多华夫人也喜欢戏剧,曾专修过文学,他们在一起讨论了好一阵子。她还鼓励艾惕安要写下去,为了死去的太太。
在离开墓地时,下了一场大雨,只有一辆出租车,于是他们只好同车返回。
艾惕安有点激动,车外大雨滂沱,车内坐着一个与他有那么多共同语言的年轻女人,他心里突然感到惶恐,好像生的欲望又复苏了。
就在这时,吕茜尔的影子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不由地叹了口气。她十分解事地瞥了他一眼。
分手时,艾惕安畏怯地小声说:“是不是……总之……也许你会觉得唐突。但既然我们在同一天走同一条路,何不同租一部车呢?我来接你。”
她显得有些为难,踌躇片刻之后,决定还是由她叫辆出租车去接艾惕安,因为她比他住得远,况且这样也不会被家里的老妈子看见。
于是成了一项程式:每星期四,她乘车到泵浦路,鲜花搁在膝上;他在门洞下候着,手里拿着花束。这样几次后,他们几乎无话不说了。花当然是他们之间的一大话题。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艾惕安愈来愈发现自己离不开她。
在一次晚餐时,他大着胆子握住了她的手,她的目光里带着惊恐、恳切和爱慕。艾惕安肯定地说:“我以为跟你这样的女人一起生活一定很……”没等艾惕安把话说完,她马上缩回手去,脸上又挂起一层悲哀的帷幕,泪水滚了下来。
“别这样,并非一切对你都结束了……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各个时令有各种鲜花,一味浸润于过去,不是上策。回忆过去的可贵,在于帮助我们生活,而不是妨碍……我相信,我们失去的爱侣一定希望我们活得更幸福。”艾惕安说完这些话,自己也觉得奇怪,朋友们也曾这样劝过自己,可无济于事,今天,他也这样劝起她来。
下个星期四,他们又在一起时,彼此虽然很拘束、窘促,但他们终于挽起了手臂……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将吕茜尔与少妇并写,相互映衬。正是两人相似的性格,使得艾惕安关注到这位妇人。
B.小说插入艾惕安写剧本这一情节,引出安多华夫人的相关经历,表现出两人精神上的契合。
C.对艾惕安的心理描写体现其既有对安多华夫人的爱慕,又有对亡妻的愧疚,心情复杂。
D.小说结尾艾惕安宽慰安多华夫人的话,既呼应了上文两人对亡侣的怀念,也点明了小说主旨。
8.“老妇人偷花”这一情节虽着墨不多,但不可或缺。请简要说明理由。
9.简析小说以“时令鲜花”为题的妙处。




------分隔线----------------------------